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八零年代好生活(148)+番外

苏长荣听着老太太这话,心里忍不住想喊一声亲妈。

关键时刻,丈母娘还是好啊,自己平时没白孝顺她老人家的。

孙秋芳给自己妈几分面子,再加上也不想真的和苏长荣为了这事情伤了夫妻情分了,所以脸色也没刚才那样难堪。

她板着脸道,“这事情就算了,但是以后家里的钱都给我管着。反正咱们也只有敏子这一个闺女,以后都是给敏子的,我帮着她管着。”

苏长荣小声道,“两个人一起管着成不?”

“不成。”孙秋芳坚决道。

这事情也给她提了个醒儿,这男人耳根子软,现在说着坚决,以后咋样谁知道的。反正为了闺女,她都要把家里的钱给收好了。

要是再发生今天这种借钱还不讨好的事情,她真是要气的吐血的。

第70章

苏长荣虽然不乐意,但是这件事情到底是他理亏,不乐意也没法子。

只是想着以后都不能管钱了,总觉得不大自在。

中午两口子到孙海这边吃饭,见孙秋芳和李檬在聊天,苏长荣偷偷跑到厨房和孙海说道了一番,让孙海帮着劝劝孙秋芳。男人不管钱,这咋像话啊。

孙海笑道,“姐夫,男人管挣钱就行了,这管钱的事情就得交给女人,女人心思细,比咱们会管钱。”

“你们家里钱都是你媳妇管?”

“我结婚的时候都交给檬檬了。当时店子也没开多久,也没多少钱呢,后来这店子也算是我和檬檬两个挣下来的,一开始我就让她管着的。”

听着孙海说了家里的情况,苏长荣觉得自己这之前还挺自在的,秋芳就没管着他这些,平时进货卖东西,他手里都有钱。秋芳这边虽然管着钱,但是也只是家里的一部分。要不然这次四千块钱,他也没这么容易拿出来了。

相比之下,苏长荣觉得自己媳妇真是好,当初一起创业,钱也两个人都管着,没像孙海他媳妇和大嫂那样,都管着家里的家当。

这次也是因为他办错了事情,才让秋芳这样不高兴的。

这么一想,苏长荣这心里也算想通了。这都是自己作出来的,就得受着。

好在孙秋芳也不是拘着自己男人的那种女人,所以晚上回娶,苏长荣教出自己手里的存折之后,孙秋芳就给他拿了一百块钱。反正紧着花,花完了来拿。只要说的出名目,就肯定不会不给钱。

苏长荣把钱放口袋里,想着这一百块钱咋花。结果想来想去,都没想到自己有啥子地方要花钱的。衣服都是媳妇给置办的,吃的都是媳妇给准备的。店子里啥子都有,就是想喝两口,孙海那边也有地方。还真是没有花钱的地方。

秋芳对他这么好,他竟然还背着秋芳给长贵借钱,也难怪秋芳生气了。

晚上苏长荣就亲自做了一餐饭,给孙秋芳赔礼道歉,又请苏敏说些好话。

这次苏敏倒是没拒绝。好歹也是她爹,也不能真让这两口子长期吵架,把感情都吵没了。

“妈,你看你都掌握咱家的的经济大权了,就别生我爸的气了,我替他保证,以后保准不会再坐着事情了。”

苏长荣表现的还算不错,再加上苏敏帮着捡了个台阶下了,孙秋芳这才动筷子吃饭。

看着孙秋芳动了,苏长荣这心里才算踏实了。

不过这次借钱出去后果严重,不止让媳妇生气了,还不能管钱了,苏长荣也算吃了个大教训,心里暗道以后再不做这糊涂事了。这才第一次,媳妇就生气成这样子,要是再一次,估计真要活剥他了。

“妈,你没看我爸刚刚那个样子,你可真是能行。”吃完饭晚饭后,苏长荣去希望,苏敏陪着孙秋芳看电视,边说起刚才的事情。

孙秋芳笑道,“我这也是出来了才知道,男人不懂事,那都是女人惯的。知道咱店子里那个吴婶子吗,她家里男人管的服服帖帖的。她说咱这出事了,也别和男人吵。你和他吵架,他心里烦,还不听你的。咱得反着来,冷一冷。”

苏敏是知道这个吴婶的,长的粗,就是干活勤快,但是她男人对她很不错,有时候店子里做活动,下班晚了,人家还骑车过来接的。“吴婶真是个厉害人物。”

孙秋芳道,“你爸这人吧,是个好人。但是咱现在日子变了,谁也不知道以后咋样。哎,这次你爸做这事情我是挺生气的,心里其实也担心。你爸爸以前都不这么对我的,现在咋敢这么做了?”

苏敏这下子明白了,要是以前,别说四千了,就是四十块钱,她爸也是不敢随便往外拿的。现在往外拿钱,还不是财大气粗了,觉得这钱不算个事儿。要是继续发展下去,他爸就该破产了。

“敏子,你以后也要聪明点,别以为过了一辈子了就放心了,咱这一辈子没过完,谁都不知道能不能过一辈子呢。”

孙秋芳感慨道。

苏敏听着孙秋芳说起自己以后的事情,冷不丁想起了之前给她告白的薛勉了。

话说,她现在还不知道咋和薛勉说呢。

她听说,感情的事情处理不好,很多青少年会形成不好的影响,有的会堕落,有的还会想不开。

她心里是把薛勉当朋友一样喜欢的,不希望薛勉这个年纪就为了她受到不好的影响。

过了两天,苏敏接到了薛勉的来信之后,这心里的纠结才放下了。

还没拆开信的时候,苏敏担心信里会说什么,紧张的拆开之后,发现这信里的内容和说话的语气,都和以前的没两样,还鼓励她好好读书,考个好大学。

苏敏心里想着,要么是自己误会了,要么就是薛勉心里也就那么一下子而已。这没见面的时候,也不会想这些事情了。

她松了一口气,想了想,也给薛勉回了一封信。

八月初,分数就下来了。

苏敏考了全校第三名,县中学在县里算是最好的学校了,苏敏这个全校第三,在整个县里,也是前五名的。

这个分数完全可以上市重点了。

廖招娣也考上了全校第十名,比起最后一次摸底考试要好许多,市重点也能上,但是廖招娣的意思,还是上县高中。

“招娣啊,听妈一句劝,你这读书真没出息,读了高中还得读大学,这一下子又是七年的时间。咱这也太耽误了。你就跟着我和你朱叔在菜场里面干活,现在咱家已经在菜场有三个摊位了,那么大的地儿就咱们家用。你朱叔都说了,明年咱也去买房子,到时候你和小兵去住新房子,我和你朱叔住这边方便做生意。”

廖招娣低着头洗衣服,对张慧的话充耳不闻。

她从学校回来开始,她妈和她说这些话了,来来去去的一堆话其实就一个意思——别读书了。

为啥不读书,她考上了,为啥不能读?

想着刚刚学校里,好些同学没考好,还在大人面前哭。人家家长都还说好话,有些虽然抱怨,但是也是想孩子考上的。为啥她考上了,家里人不知不高兴,还要让她别读的。

廖招娣紧紧的抿着唇,眼睛却开始发酸,眼泪从眼角流出来,落在嘴里苦苦的。

张慧还在一边劝着。

她都不知道这孩子怎么突然就变了,之前明明就说好了不读高中的,怎么今天一回来,就说准备去读县高中。

读书有什么用啊,而且要是读下去,还得七年的时间。这七年里,朱强要给招娣拿钱读书,吃穿都要护着,人家得咋说闲话啊。

要是朱强的亲闺女,她也不说啥子了,但是招娣是她带进门的,朱强能够收留招娣,已经很难得了,她哪里还能让朱强难做。而且小兵的外婆家里都看着呢,要是知道招娣去读书了,小兵在家里做生意,人家这还不打上门来啊。这街坊邻居的也要说她这个做后妈的没良心了。

见招娣还不说话,张慧叹气道,“招娣,你咋就不听话呢。你朱叔这些年养你也很难得了,这三年家里吃穿都有,还给您读书,你还想咋样啊?这高中,咱不读了,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