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七零年代小温馨[穿书](140)

作者: 堂堂海棠 阅读记录

第二天,为了感谢林场的照顾,温欣和赵胜军按照昨天商量的,在黑子娘家买了三大坛上好的高粱酒,让刘司机带回林场去。温欣又把自己带回来的山货给黑子娘,刘月如,刘悠悠,福气嫂子等村里的几个家里都送了一点。

七十年代过年,人们才会吃点瓜子花生什么的小吃,虽然阳石子每家都会种一些花生之类的副食品,但是大多都是为了到供销社换点钱,家里都不舍得吃。温欣带回来的山里的山货榛子松子之类的,又好吃又高级,各家都很喜欢。

阳石子的生活又封闭又寂寞,温欣和赵胜军走了两个月,回来一切仿佛都没变,黑子娘知道温欣怀孕了,自家又领了一直大猪头没舍得吃,非要温欣晚上来吃饭,刘悠悠也领了一副猪下水,正愁不知道怎么烧呢,大家一拍即合,决定大年之前的这个小年夜在黑子娘家吃饭。

黑子娘是烧菜的好手,别人烧不来的东西在她这里都成了美味,温欣回去跟王德花说一声。

王德花一听说温欣跟这些右,派和地主成分不好的人又混在一起,又开始说教,“这你家的成分本来就不好,你忘了上次纠察队到咱家来抄家了?”。

温欣蹙着眉头捂着肚子,“娘,我知道,可是这肚里的娃就想吃猪头肉和猪大肠了么,我今天一听就馋上了,我就吃一顿。”

王德花舔了舔嘴唇,“我这昨天烧的好好的烧肉,那么一大片的,给你夹了那么多片你都不吃,全都给你留着呢,你要吃,我再给你切点,这大肉多好吃,吃啥猪下水哩,那都脏,不好吃。”

王德花的肉昨天是刚割下来的鲜肉,烧出来香是挺香的,但是有点腻,王德花又因为家里有温欣的工分加成,分猪肉的时候很靠前,挑的都是最肥最肥的猪肉,白花花的温欣实在没啥胃口,温欣昨天吃饭的时候都是咬了瘦肉把肥肉都夹到了赵胜军碗里。王德花对此到没觉得温欣矫情,还觉得自己这个媳妇儿挺识大体,知道心疼她儿子了。

“娘,不是我想吃,还不是你孙子要吃?你要不让我吃,我这一年都得惦记着。”温欣使出了杀手锏。

小儿子,大孙子就是王德花的命根子,既然是小孙子要吃,王德花再怎么不愿意最后还是点头同意了。

猪下水很不好烧,不止不好烧,还不好处理,关键是调料还少,做不好还有一股腥味儿,因此阳石子人不喜欢猪下水。分猪肉的时候,这个东西就留在了最后面。

今年阳石子不止庄稼长得好,猪也吃的好,养的肥,六头两百多斤的大肥猪,大家分的肉又多又肥。刘悠悠,黑子娘这样工分少的就只能捡最后别人没人要的东西了,黑子娘挑了一个大大的猪头,到了刘悠悠那,连猪头肉都没了,只好提了一副猪下水回来了。

刘悠悠虽然经过了阳石子的生活改造,已经脱去了她以前大小姐的壳,可是,简单的做饭还行,这猪下水也实在超出她的能力范围了。

但是这些猪下水,大猪头这样的边角料,在黑子娘这就全成了好东西。往年的日子就算分到了也都是草草的做了吃,但是今年有了温欣上次从阳山市带回来的调料,就更能发挥出黑子娘的做饭绝技了。

温欣跟王德花说完就从家里偷偷找了一些山里带回来的蘑菇木耳之类的,提着到了黑子娘家,一进门,黑子娘正拿着一个盆在处理那只大猪头。这是一只货真价实的大猪头,虽然昨天分配了之后已经冻了一夜了,但是那猪头还是保持原来的狰狞面孔。温欣和刘悠悠都有点怕,黑子娘到是很开心的处理着猪头,“这今年这猪长得大,你看这一个头,这个正月都有的吃了。”

黑子娘办事仔细,这一个生猪头仔仔细细的洗的干干净净的,猪头上的杂毛全部都被她仔仔细细的清理了一个干干净净,那猪头被处理的白白净净的,看起来十分安详。

黑子娘灶火上坐着一个大锅,里面咕嘟咕嘟的放着黑子娘已经调好的卤水,其实也就是之前煮猪大骨的汤,加入了生姜,已经冒出了阵阵香味。

黑子娘拿着大菜刀,把那半个锅大的猪头一劈两半,轻轻放入那卤水中。小黑子一边咽着口水,一边在下面小心的烧火,这样的小火要煮一个小时。

一个小时之后之后黑子娘又搭配了一些调料,八角花椒小茴香桂皮香叶姜醋糖等等调料,放到了那锅汤中,小黑子在下面加火,那火开了。顿时,整个屋子都弥漫在一种香味中。

黑子娘笑着感叹,“哎呀,这锅卤可是卤好了,从没见过这么好的卤。”

温欣当然知道老卤多值钱,多次使用的卤汁是为老汤,有的老汤还有上百年历史呢,温欣笑说,“要是好就一直留着,卤汁可是越老越值钱呢。”

黑子娘意外挑眉看了温欣一下,“是这个理儿,不过这卤汤还是不行,材料太少,好卤得有好调料,咱们这调料还太少,也就是家里吃吃。”

黑子娘说着又给那卤汁中加入了半碗酒,整个屋子里都是卤猪头的香味。

大火煮开又煮了半个小时,黑子娘捞出猪头,这个时候的猪头还保持半个珠帘的形状,主要是还有骨头,黑子娘把猪头放在案板上,一只手按着那猪头,另一只手,拿了一个剪子,从猪嘴的地方夹住那已经露出来的猪骨头,用力的来回拉扯,那骨头就被整个取出来了,取出来的骨头和猪头,又重新放进去卤,小火煮开,又煮了大概一个多小时,熄了火让那猪头继续在卤汁里浸泡,又过了一会儿,黑子娘把它拿出来。

一整个下午的时间,那猪头才算卤好了,黑子娘把猪耳朵切下来放在一边,把猪头肉切了一大盘子,加入了小葱蒜汁和醋,最后又滴了几滴香油,才把猪头肉端上了桌。

那个味道,猪肉软糯,猪皮更是弹牙,温欣只吃了一口,就觉得自己已经爱上了那个刚刚还有些狰狞的猪头了。

第95章 (一更)

温欣吃完了饭回答家, 家里正热闹呢。全家总动员的在糊墙,王德花今年家里都是喜事, 心里高兴, 特别从阳山镇上买了专门用于糊墙的篮花印纸。七十年代的房子,基本上都是草坯房,为了让家里显得好看,也为了让墙上也不掉渣显得干净,有的家庭房间里的墙上都糊着纸,供销社里有卖这种专门糊墙的纸,但是要花钱,而且一刀也得一块钱,还算一笔不小的花费,因此大家基本都是选用报纸。

但是今年不同,一方面阳石子今年的分红多,二就是赵队长家终于要迎来新的小生命了,王德花高兴, 特地斥资去买了这种一尺见方, 花朵硕大的极富民俗味道的七十年代房间装饰品来给小两口装饰, 温欣和赵胜军结婚的时候, 房间里面是什么都没动过的,除了那大炕, 四面墙上连报纸都没糊, 睡觉的两面墙两边, 都有赵胜军之前想对象那一个个难熬的晚上睡不着觉扣的一个一个的大坑。

眼下大孙子也要生了, 王德花觉得新年就要有个新气象,特地给小两口的房间糊上了纸,温欣回去的时候,赵胜军正嘴里叼着一把小笤帚,手上一丝不苟的贴着壁纸,王德花在炕上把糊糊涂到裁好的壁纸上,赵胜军糊完了一张,用那小条子从上到下的刷一下,压平那因为黏贴不均产生的褶皱,整个墙面变得凭证起来。一个晚上下来,本来灰突突的小两口的房间,瞬间就变的焕然一新了,还颇有些过年的喜庆味道。

大年三十的当天赵队长家格外热闹,七十年代过起年来更有年味儿。早上天还没亮,赵胜军就兴致勃勃的起来贴了春联儿,贴年画。七十年代家家户户都要贴对联儿,而且都天不亮就起来,村里人都在暗暗较劲,都想成为阳石子第一个贴春联儿的人,寓意取个头彩的意思。平时对这个活动并不在意的赵胜军这次破天荒的起了个大早,在温欣还在睡梦中的时候,黑布隆冬的就出去了,昨天熬好的浆糊往外面一放,院门,屋门,窗棂,鸡舍,狗窝全都贴上了春联。小两口的屋里也被他贴上了一个金童抱着一个大金鱼的胖娃娃年画儿,温欣一睁眼就看到,蓝花花的背景上,一张大红贴画,又俗气又喜庆,过年的气氛极其浓郁。

上一篇: 戏精修罗场[快穿] 下一篇: 末世2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