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请按套路出牌(281)

她看了看快要哭出来的于若岚给她递了一张帕子,然后叹了一口气。

“这已经是破底线的方法了,你也尽力了,莫要太过于伤心,也可能你真的不是他喜欢的类型。”太后挥退众人,口中劝慰着于若岚,于若岚是她曾经的老乡,现在的侄女,比之原身的骨肉景元帝关系都要更亲近一分。

再说了,于若岚失败了,对她的损失也不少。

想到自己将来用的东西都会符合宫里的规矩,太后就对那个未来皇后心生不喜起来,哪怕以皇后的身份管不到她头上去,但是皇后一来就拿走了她的宫权,这才是让她心生不爽的源头。

她养尊处优多年,早已容不得旁人来指手划脚了。

就是皇帝今天不服从她,她也打从心底感受到了一股不爽,不过她并不傻,不会直白的把情绪给表露出来。

看于若岚应该是拉不下来脸皮继续做了,这样也好,有些手段虽然也能成事,但是会让皇帝对着她这个生母一同看低的。

“你以后自己在宫里多多保重,我是帮不了你了。”于若岚眼眶微红的道。

“三条腿的□□不好找,两条腿的男人满大街都是,我会让他知道我于若岚可不是什么追求者都没有的人。”于若岚说这话的时候满是咬牙切齿。

呵,人家既然已经看不起她了,她也为了自己自尊不再热脸贴人家的冷屁股了。

“那行,祝你在宫外找到自己的良人。”景元帝摆明了是不会让于若岚进宫的,那她就不再勉强了。

强扭的瓜不甜,别到时候把皇帝给惹恼了。

太后位置尊崇,那也是看在帝王的面子上才有的,太后不会自掘坟墓。

虽然其他女人身份和关系比不上于若岚,但是她可以拿量来凑。

于若岚回府后,曾云水不知道从哪里打探到的消息,知道于若岚被皇帝嫌弃,进不得宫,她也就停下了自己手头上的动作。

“既然她进不了宫,那她也就快到要议亲的时候了,也不知道是皇上给她下旨呢,还是让于家自己去找呢。”看了看自己走的一团散乱的棋盘,曾云水纤长的两根手指头伸出来,一颗一颗的把黑白棋子给捻回了黑白棋盒里面。

没几天,宫里就下了一道圣旨,皇上把太后的侄女许配给了一家新贵。

两人都有婚约在身,算是彻底的绝了于家一些人的另有打算。

曾云水听到于若岚未来的夫家眉头皱了皱,放弃了心里和于若岚做妯娌的那个计划。

于若岚的夫家是近些年来才起来的,时间和于家是差不多的,他们家配得上于家,却配不上她曾云水身后这样的老牌家族。

虽然接近于若岚能替原主快速的报仇雪恨,但那样的人家无异于拉低了原主曾云水的档次。

“宫里有太后在,于若岚还能得到这样一个结果,太后母子两人的关系想必也和睦不到哪里去。”

只是,上辈子于若岚顺利成为皇后的原因又是因为什么呢?

皇后的人选直接换成了沈家女,那个沈家女又是否是其中的一个变数呢?

眼看离帝后成婚的日期越来越近,所有的东西都即将准备妥当,元真嘴边的笑意也就越来越浓。

太后怒气冲冲过来找元真看到的就是他那副含笑的嘴脸,一时之间她更是气不打一处来。

“皇上,你若是不喜欢你表妹也就罢了,又何苦让那种低贱的人家来作践她呢。”

太后说的是元真给于若岚的婚事,“一个区区四品官员又如何能配的上帝王的表妹,太后的娘家女。”

“母后,若是没有您,于家这会可是连配上人家的资格都没有呢。”元真冷笑的看着太后,反正他不在乎和这个‘母亲’撕破脸面。

“嗤,是,于家是靠着我才兴起来的,可是你呢,别忘了你还是从我肚子里爬出来的呢。”

“说于家前你先想想你自己的出身。”太后被元真的态度给激怒了,一时之间热血上涌,她伸出手来就想扇元真一巴掌。

身份身份,就因为儿子是皇帝,所以从小到大她从未对他动过一根手指头,哪怕他做错了事也要给他担着,而不是她亲自动手好好的收拾这个便宜儿子一顿。

久而久之,她能对这个打不得骂不得的儿子心里有好感才怪呢。

今天的事情只是把多年以来她积聚在心中的不满都给发泄了出来。

别人可以说于家,唯独从她肚子里爬出来的景元帝不行。

这是对长辈的不尊重,从小到大,太后多次都想给这个儿子一个教训,却碍于人前的身份而做不得,现在她要好好的教训一下这个便宜儿子。

太后的一巴掌来的又急又快,却在即将接近元真脸上的时候被一只手给抓住了。

她惊怒交加的看着突然出现的黑衣男子,男人蒙着面,一双眼睛就像看死人一般的看着她,顿时就让她从脚底心处冒上来了一股寒气来。

“皇上,她该如何处理?”黑衣男子喉咙沙哑的问道。

“折断太后两只手,让宫人这段时间小心的伺候着吧。”

黑衣男人用手捂住了太后的嘴,手下利索的‘咔吧咔吧’两声,太后的手臂顿时就不自觉的垂落了在她身体两侧,她想张大嘴喊人,嘴却被人捂着,一点声音也发不出来。

元真眸子寒冷如冰的看着她,“从小到大,孤从母后身上可是感受不到丁点母爱啊。”

“还是说,你并非朕的母后,而是从哪里来的一个孤魂野鬼。”

元真嘲笑的看着太后,瞬间就让太后身上惊出了一身的冷汗,她的腿肚子有些发软,心脏更是‘怦怦怦’的快速跳动着。

可是这么多年富贵荣华堆积起来的底气让她快速的回过了神来,“皇上这可是在说笑了,这世间哪有这么诡异的事啊。”想到这些年来入宫做法祈福的道士和尚们从未对她质疑过,太后的腿慢慢的直了起来。

哪怕这个皇帝就是心有怀疑他也找不出证据来。

想到此,太后深深的看了元真帝一眼,然后离开了大殿,出了门口,她长长的舒了一口气,刚才的情况真的好险,要是她露出一点怯意来估计就走不出来了,身份被戳穿的危险让她把身体的疼痛给忘到了脑后面,一出来,她立马就撑不住了。

元真没有吩咐人去阻拦,反正这个太后的寿命已经进入倒计时了,他没必要再多此一举。

太后回去后对自己身上的骨折闭口不言,引得她宫内的人议论纷纷。

毕竟宫里现在就只有两个主子,那人实在是好猜测的很。

太后喜欢八卦,所以并不禁止自己宫内之人禁言,可是元真却不会容忍这群长舌妇们把流言传出去。

但凡是在别的宫人们面前嚼了舌根子的宫人第二天俱都消失的无影无踪。

这让一向敏感的底层宫人瞬间知道了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底层的风起云涌并没有波及到太后的耳边。

可能是差点就被戳穿了身份的原因,日有所思,太后近些时日梦到了十几年前的旧事了,就跟连续剧似得,每一天的剧情都不带重复的。

那个时候,她还没来,彼时先帝的后宫中并没有皇后,元真母亲因为母以子为贵的原因生下了大皇子元真而被升为皇后,只是那个女人命并不好,在生下元真的第一天她被封为皇后,第三天那个女人就因为身上生产之时留下来的后遗症给去了。

然后她就过来了,她在原主生产过后才接手的身体和儿子丈夫,心里自然也就对他们没有多少认同感。

本来就没什么感情的便宜夫君死后,元真身为大皇子毫无争议的成为了幼帝,她则捡了一个大便宜成为了太后。

前朝有朝臣阻拦,她并不能摄政,但是她身为皇上生母,哪怕不能干预政事她也能从小皇帝那里得到她需要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