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有了透剧系统[红楼](79)
诺大的贾府死个丫鬟并不是什么大事,何况前一天刚出了勾/引主子的事情,这个朝代对女子就是这般,不管你做事万般好,只要出了差错便是万人骂。
金钏的死没赢得别人的同情,反而证实了那些闲言碎语。
消息还未来得及传给贾宝玉,另一件事传了过来,转移了贾宝玉所有的注意力。
原是贾府终于答应尤二姐进门,以姨娘的身份。
能接进府上住便好,贾琏才不管尤二姐是以什么身份进来的,虽然他应了尤二姐一定要给她正经奶奶的位置。
于此同时,王夫人还从外面请来了寺庙里的得道师太来府上。
王夫人本就信佛法,她道想要请得道师太到府上讲经,一来给贾府祈福,一来给这太平盛世祈福。
说的十分冠冕堂皇。
想必大家都知道这个得道的师太是谁了,王夫人去过哪?水月庵。
静虚师太带着自己的徒儿智能儿来到贾府。
王夫人特意把她们安排道自己的祠堂这边住着。
因为尤二姐来了,贾宝玉忙的没有功夫去理秦钟,这般让秦钟很是郁闷。
本来秦钟是沾了贾宝玉的福气,能够在贾府作威作福,如今贾宝玉不理他,贾府那群见风使舵的对秦钟自然没有那么热情。
秦钟就不明白了,尤二姐作为贾琏姨娘进的府,这贾宝玉跟着忙前忙后的作甚,不怕外人说什么闲话?
秦钟往了这是贾府,想着在宁国府的时候贾珍去秦可卿那都没人说闲话。
身边没了贾宝玉,秦钟一人无聊的去了后花园,他在想该如何笼络贾宝玉才能让自己在贾府多待些日子。
想到这,秦钟便埋怨起他的那个姐姐,秦可卿。
明明嫁给了贾府这般富足的人家,却从未见她往秦家贴补点什么,还真真小气的很,枉他爹对她这般好。
秦钟和秦可卿接姐弟关系并不好,按理说秦钟是亲生的,可偏偏在秦府秦可卿的待遇比秦钟好的多,秦钟都怀疑自己是不是那个领养的。
“该死。”秦钟用脚提着石头。
刚提出一个,只能前面哎呦一声,秦钟抬头去看,只一眼就楞在原地。
只见离秦钟不远处站着一个小尼打扮的女子,别看青布素衣,可是五官长的十分清秀,白皙的皮肤吹弹可破,特别是那双含情的大眼睛,让人不住的想过去摸上一摸。
小尼朝着秦钟这边看了过来,秦钟僵硬的和木头人一般。
不知是不是秦钟的错觉,那小尼似乎埋怨的看了秦钟一眼,似是再说你打痛人家了,秦钟真是酥在了原地。
反应过来后,秦钟笑着朝小尼走了过去。
于此同时,尤二姐那边已经安置好了东西,贾宝玉忙前忙后的帮了不少忙。
贾琏一直在身边看着,这次他能把尤二姐弄到府上,贾宝玉帮了不少忙,可他真不喜欢贾宝玉这幅不避嫌的样子。
看的出,贾琏是真挺喜欢尤二姐的,这不连贾宝玉的醋都吃。
拎不清的贾宝玉丝毫没察觉,他只觉的特别开心特别快乐,只因尤二姐来了。
倒是尤二姐,表现的落落大方,对待贾宝玉她分寸掌握的特别好,即不让贾宝玉感觉到生分又不让贾琏觉的二人之间有什么暧昧关系。
“我准备些礼物要送给各方的太太还有姐儿们。”尤二姐拿出好多荷包来,都是她自己绣的,荷包中放着东西,送的人不同,放的东西也不同。
贾琏真觉的尤二姐贤惠,连这个都想到了。
“一会我便派人替你送过去。”贾琏握着尤二姐的手道。
“谢谢爷,姐姐那边我何时去奉茶?”尤二姐问道,作为姨娘理应给正房太太奉茶。
可如今王熙凤这幅境遇,哪里能喝的上尤二姐的茶。
“茶就不必了。”贾琏道,“她身子还没好。”
“是,爷。”尤二姐道,尤二姐十分听贾琏的话,贾琏说什么便是什么,这是让贾琏最喜欢的地方。
“你刚来府上,身边也没个丫鬟,一会我去问太太给你要几个。”贾琏道。
“不急,爷,我自己能收拾了。”尤二姐道,来的匆忙,尤二姐身边一个丫鬟都没有。
尤二姐这般说,贾琏更觉的她懂事。
“我去安排,你就不必管了,忙了一天,赶紧休息,我晚些过来找你。”贾琏对尤二姐道,找你二字特意加重了语气。
尤二姐害羞的低下了头。
交代完后,贾琏便出去办事情了。
尤二姐抬起头来,眼中闪着精光,她总算是进贾府了,只是当下的状况为何和梦里的场景不同?
没想太多,梦本来就是真真假假,尤二姐能做的便是不让梦里的“那些”事再发生,如今看来她完全能抢占先机!
黛玉从贾府离开了,府上多了尤二姐,多了水月庵的静虚师太。
贾府真是越来越热闹了。
二月有余,黛玉将到苏州,京城这边看似平静,实则发生了不少事情,比如方家……
第76章 第七十六回
且说方家这边, 方玉琴的香料买卖做的非常的好,她祖母的那个手册真真是发家致富的好帮手,整个手册就是一个生意经。
有了手册,在加上黛玉之前额相助, 方玉琴把方家经营的风生水起。
不光按照手册来, 方玉琴还尝试了不同的香料添加, 每次都有意想不到的结果, 比如玫瑰加上百合, 菊花加上牡丹, 香气的碰撞带来不一样的感受。
本来只在京城卖的香料已经传到了京城外面。
有不少的外地商人来京城扫货, 原本价格已经很高的胭脂, 在京城铺子里卖五钱银子,被商人倒手后卖到外地炒到了二两甚至更高,这般还有市无货。
方玉琴祖母的手册上不仅有制作香料刺绣的方法,还有制作香皂和香水的方法, 方玉琴暂且不知这两样是什么东西,不敢擅做主张做出来,就像黛玉说的, 罕见的东西不进贡反而出现在市井,并不是一件好事。
方玉琴想着等方家真正强大后再做这些东西, 商人的直觉告诉她,这些东西绝对能引起轰动。
除了制作工艺,手册中还有经营方式,其中一条叫做饥饿营销的引起了方玉琴的注意。
饥饿营销是指好东西明明可以生产很多, 但特意少量生产,限量销售,供不应求,以此来刺激人购买的欲望。
方玉琴理解许久,大概理解了她祖母的意思,书上有很多新鲜词汇,方玉琴要靠猜的。
理解之后,方玉琴照着做,落实在实处就是明明可以生产一千盒的香料,她只生产五百盒,抢到就抢到,抢不到就没有。
这般方法真的凑效,每次铺子上香料都会排队去买,基本一开门就一扫而空。
照这个形势发展下去,很快方家在京城就有一席之地。
因为方玉琴和杨莫兰的关系,之前有商人眼红方家生意好,找人来找过麻烦,杨莫兰亲自过来解决。
现在市井都传着方家有杨家作为靠山,一般人不敢惹方玉琴。
方家发扬光大,影响最厉害的便是薛家,可薛蟠还没一点反应,照样的吃喝玩乐,而薛宝钗在京城找了教养嬷嬷,已经随薛姨妈回金陵了。
在贾府住着虽然吃穿不愁,但心细的薛宝钗怕影响自己的清誉,贾宝玉进她的闺房和进自己家会客厅一般,让人好生恼怒。
原本住在贾府是想通过贾政走走关系,可贾政压根就不理这些事情,薛姨妈又想去拜托王子腾,可正赶上了王熙凤的事情,王子腾只说了一句到时候在说,这下让薛姨妈心凉了半截子。
薛宝钗看透了世态炎凉,对公主伴读的事情更加势在必得。
公主伴读这般好?说白了不还是皇家的奴才么?
话不能这么说,那大臣还是皇家的奴才呢,当年陈老太君也做过公主伴读,后来的人生可用传奇来形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