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身淘宝:皇家小地主(373)+番外
要不,你派兵去剿几波匪?
路上太平了,再将那几段不太好走的官道休整一下,那我们每年还能会槐树村过年、祭祖!”
楚羿那有不答应的,对带兵的人来说,剿匪可是好的。
真有那些老百姓过不下去上山为匪,但不伤平民百姓,过往商队也只取一点儿过路费,不伤人,不抢人祸害良家女子的,还能把他们拐带到辽东去落户!
要知道,现在的辽东可是十室九空!
“对了,你不是说辽东现在打仗都把人打没了么?这次咱们回去瞧瞧还有多少流民,要不然,转移一批流民去辽东!”
楚羿闻言唇角就翘了起来:“我正有这样的打算,只是要想个法子瞒住皇帝才好。”
对啊,人口迁徙可是大事,根本瞒不了任何人!
这就难办了!
瞧云娇皱眉为他的事儿发愁,楚羿心里暖的不行,他忍不住伸手去揉了揉云娇的眉心,然后低声轻语道:“娇儿,这事儿咱们慢慢想办法,不着急。”
云娇点点头,不过她忽然想起天朝历史上某位将军在荒无人烟的边疆采取的法子,顿时就有了主意:“楚羿,现在辽东无战事,其实可以鼓励士兵们在辽东成家立业!
凡是在辽东成家的士兵,给安家银子十两,土地十亩,分批次给他们假,回家跟父母商量。
每多带一个人来辽东,多给两亩地并二两银子!
但凡他们的子女,男孩子六岁开始就免费上学堂启蒙,但仅限于启蒙,学完启蒙篇章和简单算筹,之后若是他们想继续进学,就要自己给银子了。
女孩子要是愿意的话,也可进女学免费启蒙,除了识字算筹之外,还可以学习简单刺绣等手艺。
无战事的时候,每年给一个月时间的假期,只是休探亲假的时间不由他们,而由上头的军官来安排,轮流休息。
但一旦有战事,所有人取消休假,立刻返回军营报道!
我想,如此优厚的待遇,至少有一半的人抵不住诱惑!”
楚羿哈哈大笑:“娇儿,你真的是我的小福星,你的小脑袋瓜到底是怎么长的?
把夏侯先生他们愁得胡子都白了,也没想出来解决的办法,没想到跟你一说,你就有主意了。
一人十两银子,即便有十万人马在辽东安家,差不多百万两银子的样子,加上其他消耗,应该不超过两百万两银子。”
而且,这样一来,就避免了人口的大规模迁徙,也就不会引起朝廷的注意。
再者,算算时间,再有两个月,云起岳那边的事儿就应该可以得手了!
到时候,更没有人能有心思关注他!
只是,这里要两百万两,那里要两百万两,再多的银子也不够花啊!
养兵,养民,哪一样不要银子?
看来,他得加紧再倒腾出几样赚钱的门路了。
“楚羿,你手中有兵,要不然咱们合伙儿做南返北卖,北贩南卖的生意吧!
地域跨度越大,差价越大,商队的贸易和利润,那可是惊人的!”
筹办商队的事儿云娇都想一个冬天了,要知道古丝绸之路,虽然充满危险和血腥,但是架不住利润丰厚,引得无数商队前仆后继。
在云娇的印象里,丝绸、茶业、瓷器等东西,是西方各国最为欢迎的货物。
嗯……她还可以在淘宝里买香水拿去贩卖!
香水这个东西,在身上尽是牛羊骚味儿的西方人那里定然是好卖的!
商品没问题,商队也好筹建,唯一不妥当的就是,一路太危险了。
但是若楚羿能参一脚进来,有军队护送的话,那就要安全多了。
楚羿闻言眼睛一亮,道:“娇儿,我正想开辟商道,但中间隔了个北齐,若是能通过北齐,便是夷人的地盘。
据说,夷人的金银多得很,但是其他物资却是很匮乏。
你这个主意不错,等我搞定了北齐,咱们就能把商队组织起来。”
北齐这个国度,是由很多个部落组成的,他们的大汗,就是从各个部落首领中选出来的。
那个部落最强大,那个部落的首领就当大汗。
可谁又甘居人下?
谁又不想要自己的部落强大,然后登上大汗之位?
这次北齐被楚羿击败,狠狠的削弱了庆格尔林的力量。他又派人乔装成庆格尔林的人去烧扰抢劫其他部落,引起北齐内乱。
这一乱,北齐就要重新洗牌,到时候,便是他的机会!
等北齐个个中大部落内耗得差不多了,他再乘机扶持一个小部落,这样一来,打通北齐和夷人国度之间的商道,就会容易很多。
楚羿是个有成算的,他既然说可以,那就没问题了,她自己就只需要考虑货源就是了。
……
槐树村,已经三月底了,可还没瞅见云娇他们回来,云守光就有些着急了。
这天,他又在村口打望,知道起庆从县城回来,他还站在村口呢!
云起庆忙让他上马车,两父子往家走的时候,云守光就叹气道:“也不知你二叔他们到哪儿了!这咱们的信都收到这么些天了,还瞧不见他们的人影儿,可是有事儿耽搁了?
老大,要不咱们找亲家商量商量,把老二的婚事儿往后头推一推?”
起庆也觉得若是二叔和娇儿莲儿赶不回来,起祥的婚事就会暗淡很多,便道:“我觉着成,亲家翁那边应该也是这么想的。”
第454章到家
云守光也觉得易老汉肯定能答应,可改已经订好的婚期,到底是他们家理亏:“老大,这样,明儿咱们备点儿礼去,到底是咱们做事不周到。”
云起庆点头应下,云守光又道:“等你弟弟成了亲,咱们就把家分了。”
云起庆闻言一惊,他急了:“爹,好好的分啥家啊,我不同意!咱们家又不像老宅,谁都有大心眼子,可劲儿的作。”
云守光就知道自己儿子会反对,可是他在老宅受了几十年的苦,分出来之后,跟着老二发财了,过上了好日子,就常常琢磨着咋样才能将家业长长久久的传承下去。
琢磨来,琢磨去,还是觉得孩子成家就分出去最好!
他笑着解释道:“分家不分户,你们两房人各人挣各人的银子,咱们家现在人口少,日子可以在一起过,但每户每月给你娘上缴五十两银子。至于人情来往,咱们没分户,都在公中出。”
见云起庆还想说什么,云守光接着道:“爹已经想很久了,要一个家长长久久的下去,就得分家,省得将来为了银钱心生间隙。
你想想老宅,闹成那样,还不是银钱给招的?
这一晃,你也是两个孩子的爹了,往后孩子还会更多。老二成亲也会有孩子,你们的小家越来越大,你们兄弟齐心,媳妇也是好的,可人多了难免有矛盾,特别是银钱多了,谁又多赚了,谁又少赚了,谁家的孩子又念了私塾多花了银子,谁家孩子又闯了祸了,赔了银子了……
老大啊,爹知道你和老二兄弟感情好,不分家也能过好,可是下一代呢?再下一代呢?
爹觉得,咱们家还是从开始就把家规定好,起庆,你仔细听了,回去就帮爹写下来。
以后咱们这一房的子孙,只要成亲就分出去单过!
初次分家,分走家里一成的产业、银钱和债务。
等上头的老人走了,除了嫡长子继承祖业之外,剩下的产业和银钱,由剩下的嫡子以及未出嫁的嫡女均分。
庶子庶女不能分一分家里的东西!”
云守光现在是大老爷了,盯着他的人可多了,赵氏不能生,不少人家就打起了他的主意,这几年明里暗里好多人跟他说,要把闺女给他做妾。
他要妾做什么?
他不懂什么大道理,就是想想自己以前的日子,那陶氏虽然不是妾是后母,可她生的几个除了老三,谁不可劲儿欺负他们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