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农家药女:富贵临门(340)

作者: 冷香忆 阅读记录

“去你娘的,你才思春,你才想交配!我看院后面的几头母猪个头挺大,正好配你,一共七头猪,正好三妻四妾都有了,你做梦都得乐。”

说话的是少了鼻子的刘老兵及少了两根手指外号叫张大眼睛。一番话把众人逗的哈哈大笑。

“一共七头猪呢,张大眼睛一个人哪忙的过来,我看就分给刘老弟一半。”

“要不,今晚咱们摆几桌庆贺张大眼睛和刘老弟找到媳妇了?”

“一夜夫妻百日恩。这些猪横竖要宰了,我就怕张大眼睛、刘老弟回头到时舍不得。”

这些人都是燕军退伍下来的残疾老兵油子,每天干同样的活,十分枯燥,就耍嘴皮子逗乐,这样干起活来乐哈哈,心情舒畅,时间也过得快。

周英站在饭堂好一会儿,等厨房里面的一群汉子说荤话暂时结束,红着脸高声道:“有能出气的人吗,出来一个!”

突然间厨房安静下来,一会儿有个胖胖的黑脸汉子出来了,一脸的傻笑,双手不知道往哪放才好,惊喜还有几分恭敬,道:“原来是周英妹子,什么风把你给吹来了,快请里面坐,锅里蒸了放了糖的枣糕,马上就熟了,可要趁热吃一个?”

“下个月的菜谱。”周英认得这个黑脸汉子,他跟燕王府厨房两个面食师傅胡二、何三是同村人,至于叫什么名字就不知道了。

又有几个汉子出来跟周英打招呼,邀请她进厨房坐坐吃东西什么的。

总之,就是把她当成上宾了。

这样的待遇以前在燕王府是绝对没有过的。

自从她跟了李如意,就成了小神医的贴身奴婢,一下子脱颖而出,被许多人知晓。

这不,连胡二、何三的同村人黑脸汉子都知道她了。

众人去瞧菜谱,这可是一个月的菜谱,生怕有些菜、主食不会做。

“你识字,念念菜谱。”

“吃的真好。比我们那会在燕军都吃的好。”

“吃的好才有力气干活。我听作坊干活的人说,饭食吃好了,干活都不觉得累,比以前在老家能干的多。”

“酱油作坊、酱菜作坊没往外卖货没赚银钱,在那里干活的人担心成本太高,伙食会下降,这下好了,下个月吃的比这个月还好。”

周英问道:“可有问题?”

众汉子异口同声的道:“没有。”

周英要走,最先出来的汉子去用油纸包了刚出锅热呼呼的糖枣糕,让她拿走吃。

有个干瘦的汉子感激道:“多谢你主子小神医,要不是她,我们这些人,生计都没着落,哪能像现在这样活得人模狗样似的。”

张大眼睛一个劲的道:“我们嘴笨,不会说话。”

“没有小神医,这作坊开不起来。”

“你们好好做差事就是。”周英微笑。

“早走了。别看了。傻子!”

“你不也在看她吗?”

“我那是目送。”

“赶紧的把菜谱抄一份交给采买的管事。”负责厨房的黑胖汉子恶狠狠瞪了两个汉子一眼,警告他们不许拿周英开玩笑。

当日,周莫玄、江青云去见周景望,把马婉打的一摞白条交到他手里。

周景望看着白纸黑字,听完江青云复述马婉身边大奴婢说的话,再听了周莫玄说的一件事,气的脸都黑了,派人把大奴婢叫来问话。

大奴婢是马婉从娘家带来的陪嫁奴婢,对她忠心耿耿,但是白纸黑字,再加上大奴婢去作坊几趟,被燕城守军的军士看到过,证据确凿,不容抵赖。

“是。奴婢是奉世子妃之令去作坊取雪花盐、雪花糖。至于这些盐、糖用来做什么,就不得知了。”

周景望板着脸问道:“马婉向海盐场要过多少海盐?”

“此事奴婢不知。”

“你是她身边的人,你会不知?”周景望望向周莫玄,后者轻轻点头。

江青云若无证据怎会跟周莫玄说此事。

周莫玄叫了一声大奴婢名字,冷声道:“你曾经女扮男装去海盐场取海盐。你以为穿上男装就被人瞧不出来,你当守护海盐场的将士是瞎子。”

大奴婢今年二十三岁,身材丰满,穿着男装也能很容易被人识破身份。

她不止一次去过海盐场,见过的官员及军士多达几十人。

那么多人不可能都守口如瓶。

她一介女流能够随时出入海盐并带走许多袋海盐,自是引人注意。

周景望喝道:“说!”

大奴婢紧张的额头布满密汗,重重磕头,哭道:“奴婢什么都不知道。”

周景望怒道:“海盐场岂是她一个妇人能插手的,你身为她的奴婢非但不劝阻,反而参与其中,罪不可恕,来,拖下去重重的打,打到她说实话为止!”

对于燕王府来说,海盐场的重要性仅次于兵部兵器坊。

别说世子妃马婉,就算是秦太妃、高王妃也不能未经周冰的同意取走海盐场的海盐。

很快,奴仆打板子声与大奴婢的惨叫声从外面的院子传了进来。

432事发惊人

周景望目光阴沉,双手紧握。

这件事幸亏知道的早,也幸亏江青云、周莫玄先告诉他,而不是先告诉周冰。

周冰若是知道马婉能够从海盐场调走海盐,海盐场的官员都得死,并对周景望对马婉管教不严大失所望。

江青云道:“景望,你与马婉是夫妻,你还是亲自去问她,看她有什么说法。”

周景望沉声道:“我要看看她有没有担当,会不会护着下人。”

他就不信,派人把大奴婢叫来,然后在院子里重重的打,马婉会不知道是为了什么事。

他倒要看看马婉是来庇护亲信,还是把所有的事都推到亲信身上。

周莫玄嘴唇微张,欲言又止。

奴仆快步跑进来,目不斜视,十分恭敬的道:“世子爷,那个奴婢不经打,已经晕死过去。”

周景望冷声道:“我可曾让你们停手?”

“小的错了。”奴仆扑通跪下磕了三个响头,而后爬起来去了院子拿水把大奴婢泼醒,继续打。

三人又等了一会儿,外面的奴仆有些惶恐的进来禀报,说大奴婢死了。

周景望面色阴冷,派二总管赵义去把马婉跟前的另一个去过海盐场的大奴婢带来。

第二个大奴婢进来时,已经看到了院子里的尸体,而马婉压根没有保人的打算,她也是知道的,于是,在挨了几板子后便招了。

周莫玄审犯人习惯了,随口喝道:“说,除去海盐场,还有什么事!”

“不要打死奴婢,奴婢全招。”

原来,马婉自从生下周蔚之后,认为有了依仗,听娘家的话揽钱,把手伸到各个地方,派人到海盐场取海盐只是其中的一件。

海盐在北地并不值钱,一斤只卖六个铜钱。

五万斤海盐合起来三百两银子,但是海盐在狼国就会变得很值钱。

盐是必需品,没有盐,人会死。狼国大量缺盐,朝廷鼓励商人拿黄金跟国外的权贵交换盐。

凡是狼国的邻国不希望狼国强大,统统严禁国人把盐卖给狼国。

北地的商人为了得到金子,同意与狼国人交易。

燕王府对海盐控制的很严格,不允许官员、百姓大量购买海盐贩卖。

北地的商人弄不到大量的海盐,就找到马族,提出重金收购。

马族被几大家族压制的不行,想扩大实力想疯了,再加上又不是直接卖给狼国人,只是卖给北地的商人,哪怕事发也不是通敌罪,再说了还有世子妃马婉顶着呢,于是就同意了。

两年来,马婉先后从海盐场拿走近十万斤海盐,这些海盐全部交给娘家。

马族用海盐与北地商人交换得到不少金子,然后给马婉一部分。

不久前,海盐场所产的海盐全部送到周莫玄的作坊,然后炼制成雪花盐。

北地商人得知此事,跟马族说不要海盐,只要雪花盐,每斤价格是海盐的三倍。这个价格可不是六个铜钱一斤,而是高出整整二十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