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药女:富贵临门(405)
如今方圆几十里的百姓都认识卖豆腐的王族妇女孩子,却不认识王族的男人。
一些百姓见到王族几十人的队伍,好奇的打听,得知是礼村的人,立即高看一眼。
至于去李家学豆腐方子的事,王族的男人才不会嘴快的说出去。
王海说了,要闷声发大财!
王族人下了官道进入青石板路,李家就在眼前。
哪怕今天李家要传授王族的人做豆腐,早晨的买卖也没有停,只是停了一部分小批发买卖,这其中包括王族。
这几天长平县一带将会买不到豆腐,等王族人学会了做豆腐,才会售卖。
李如意为了让王族人做的豆腐售卖红火,一炮打响,特意想出的这个主意。
守门的奴仆很守规矩的朝王海鞠躬,道:“王老爷早,我们老爷已在豆腐房等您,您这就带人过去?”
王海带领族人迫不及待的去了豆腐房,那里已经人满为患。
李山兄弟正带着几个奴仆脚不停地的做豆制品。
做的最多的豆腐,然后是能做凉菜下酒还能生吃的豆腐皮、豆腐丝,再是豆腐干什么的。
空气里浓浓的熟悉的豆腥味。
王族人激动紧张的睁大眼珠子环视豆腐房,都不知道该看哪处好。
“来。”李山跟王族人毫不见外,吆喝道:“你们过来帮忙,帮着就会了。”
“好。”王海答应的特别痛快,还很高兴,挽起袖子就去灶前烧火。
李山又道:“驴子拉磨得有人看着,快过去两个人。”
“我和大虎去。”王春分平时在家里,油瓶子倒了都不扶一下,到了豆腐房抢着干活,一把扯过憨笑的快不知道自己叫啥的长子王大虎,去了隔壁的磨房。
豆腐房再大,一下子多出二十几个人也拥挤起来。
不过,李山倒是挺会指挥,给王族人都安排了活计。
王族人一边干着活,一边心里那个美滋滋。
干活为什么还高兴呢,原因是以前豆腐房是禁止外人进入。
现在李家让王族人进来,还让他们干活,那就说明真心要教他们做豆腐。
人多力量大,原本两个时辰的活,一个时辰出头就干完。
李家的厨房特意多做了王族人的早饭。
今日的早饭是鸡蛋青菜面条、肉丝青菜面条、葱花饼。
面条汤都滴了芝麻油,香喷喷。有那早上不喜吃油大的人就吃鸡蛋青菜面。
葱花饼多放葱,还放了少许盐,用菜子油烙的,两面浅金黄色,葱、盐、油、面混合在一起,那叫一个香。
513杜绝失败
一开始,王族人不好意思吃,还是王海带头,大家才跟着放开吃。
所有人歇息一刻钟,消了消食,就由李石传授做豆腐。
李石已有在总营传授军队厨子做豆腐的经验,那次的人可比今天多的多,板着脸道:“我只教你们做豆腐。”
李如意早就给李石嘱咐了,只教豆腐,其它的豆制品,让人们自己去摸索。
其实豆制品当中的豆腐是最难做的,只要学会,别的就可以慢慢琢磨出做法。
“好。”
“多谢李二老爷!”
“石头老爷就是我们的大恩师。”
王族人都知足的不得了,哪怕王春分这种的混人,也是一脸的感激。
这边李石给王族传授做豆腐,那边王燕在赵氏那里说话,心里还惦记着族人能不能学会?
赵氏大腿上坐着穿着红衣红裤虎头虎脑的小儿子李腾高,道:“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如意说我们家做豆腐最好的就是你二叔,想做成软豆腐就是软豆腐,想做成硬豆腐就是硬豆腐。”
王燕则是抱着快两岁脸蛋红扑扑的小叔子李飞跃,语气敬佩,“是。二叔在做吃食方面比许多人都强。”
“我也学过做豆腐……如意手把手的教我,我竟没学会。我挺没用的。”赵氏压根不怕被长媳笑话,这就是儿子低娶媳妇的好处。
突然间,王燕抬起头一脸期待的问道:“娘,我能不能学做豆腐?”
“技多不压人。你当然可以学做豆腐。让你妹妹、二叔教你都行。”赵氏微笑道:“你应该能学会。”
王燕激动的满脸笑容,亲了一口小叔子李飞跃的额头。
不过,一会儿,她心里有些郁闷,到现在都没有怀上李家的种,还要学到李家的豆腐。
唉,她真是个废物,对李家没有一点贡献!
眼瞧着吕婷就要进门,她跟出身官家的四弟妹相比,更是什么都不是。
她莫明的有了危机感。
一个时辰之后,豆腐房。
李山望着垂头丧气的王族人,又望望做出来不成功的几十份豆腐,高声道:“做豆腐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学会,也不是点几次豆腐就能点好。”
“至少得学五天。”李石传授豆腐方子的时候全程板着脸。这是李如意嘱咐的,让他不要笑,若是笑了就会被人质疑他做的豆腐不好。上次他在总营做到,这次也坚决做到。
“我这人笨得跟猪一样,五天能学会吗?”
“豆腐好吃,做豆腐难。比种地难百倍。”
“我的手就跟被刀剁了一样,这么一抖就点多了,那么一大块豆腐都废掉。唉,得有一斤多,好几个铜钱。我心里这个难受。”
王族人骂自己笨,还愧疚短短一个时辰竟然浪费这么多的豆腐,真是对不住李家。
李山又跟王海等人道:“我们家点豆腐最好的就是石头,我家如意都没有石头点的好。你们瞧,如意那般聪明,都不如石头。你们这才刚点了几回豆腐,不要气馁。”
若问礼村人,李家谁最聪明,男女老少都会答李如意。
既然那么聪明的李如意点出来的豆腐都不如李石的好,王族人觉得自己初学做豆腐失败也情有可原。
被李山念叨的李如意正在传授三狗子医术。
今日是三狗子来李家学习医术的日子。
这几个月,三狗子通过在作坊药铺实践,医术进步很快,最重要的是每每看到被病情折磨痛苦呻吟的患者,学医当郎中的信念就更加坚定。
辩识草药、背药方、采药、熬汤药、制药、诊断、确诊、开药、复诊等等,当一名合格的郎中,需要掌握的知识非常多,在众多行业当中高风险,非常辛苦。
只有坚定信念,才能在这条充满荆棘的道路中走下去。
忙了半天,终于可以休息一下,李如意还特意跟三狗子道:“有一句话叫,失败乃成功之母。这句话可以用在很多的地方,比如学做豆腐,几十次的失败才能获得成功。”
三狗子仰着脑袋倾听。
“但是我们当郎中不能用这句话。”李如意问道:“你认为这是何故?”
三狗子想了想,心里有想法,就是不知道怎么表达,“郎中不能失败。”
“我们郎中面对的是患者,是人命,容不得半分闪失。郎中这个行业杜绝失败,必须成功。”
“是。”
“特别是你这种初学者,对患者用药要慎之。”
“是。”三狗子一脸崇拜望着眼前的小师父。
三狗子可是亲眼目睹别的郎中在大厅广众之下大声训斥药徒,声音大的都要把屋顶掀起来,药徒缩着脖子像个鹌鹑站着不停的点头,任由旁人的取笑。
李如意的医术比长平县、金鸡镇药铺的郎中高明的多,但是在给三狗子传授医术时却很少发火,哪怕发火也是单独跟三狗子说。
“秋天,北方不像南方那么湿润,我们人体需要大量的水、蔬菜、水果。”李如意发现三狗子喝水少,还不爱吃水果,总是会好心的提醒。
“师父,我吃梨子,您要吃一个吗?”
“那梨子是我的院子的梨树结的果,挺甜的,你给我也拿一个。”
师徒二人坐在梨树下,享受秋日的清凉及安逸。
三狗子仰望蔚蓝无云的天空,回想前几天在作坊药铺时,坐诊的名医说她跟别的药徒不太一样,具体是什么,也说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