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汉侯(403)

这些身份不明的骑兵委实太强,强到非是亲眼所见,简直无法想象。至于黑甲骑兵追逐的那些人,一样很强。虽然武器简陋,同等数量下,安息和大夏都未必是对手。

武器简陋?

两名将军都是一凛,之前发生在边界的惨事,瞬间有了答案。

可惜,他们没机会将猜测告知国内。

李当户和曹时率兵追了上来,飞舞的套马索兜头落下,包括两名将军在内,凡是参与这场战役的安息和大夏人,最后一个也没能逃出去。

自此,因边界惨事而起的误会,再也无法澄清。安息和大夏这场战争,注定还要持续下去。

李当户和曹时叫来通译,审问抓捕的将兵时,韩嫣亲自率人清理战场,希望能搜集到更多线索。

经过一个倒伏的匈奴人身前,韩嫣正要转身,突然察觉有异,脚步当下一顿。

用刀柄挑开匈奴人的尸体,看清藏在下面的女人,韩嫣先是一阵诧异。见她一身匈奴打扮,心中有了猜测,当即挑眉冷笑道:“陵翁主缘何出现在此地,又做匈奴打扮?”

刘陵坐起身,垂眸避开韩嫣的目光,嘴唇微微颤抖,染血的脸颊一片惨白。

第两百七十三章

冲出大夏军阵后,为护伊稚斜安全, 迷惑汉军, 三名心腹扮作左谷蠡王模样, 各率千余骑兵向不同方向奔逃。

赵嘉魏悦随之分兵,先后追上其中两支, 却发现马上之人根本不是伊稚斜。另一支汉骑折返,经过辨认,带回的头颅依旧不是左谷蠡王。

“将军, 是否再追?”

赵破奴和公孙敖本以为立下大功, 没想是个赝品。想到不知逃往何处的伊稚斜, 都是窝了一肚子火。

赵嘉同魏悦商议之后,命大军原地休整, 放出更多斥候, 分不同方向进行查探。

“鏖战一场, 又长途奔袭, 需补充体力。外围警戒,余者埋锅造饭。”

越是向西, 汉军对气候越不适应, 陆续出现水土不服的症状。好在有数名医匠随军, 迄今为止, 尚未有将兵非战殒命。

魏悦翻身下马, 走到赵嘉近前,见他手握此前缴获的弯刀,脸上若有所思, 开口道:“阿多在想何事?”

“之前的两支军队。”赵嘉将弯刀抛给卫青,摘下头盔,反手抹去额角的汗水,拧开水囊递到嘴边。

连续数月风吹日晒,赵嘉黑了许多,嘴唇也有些干裂。反观魏悦,像是天生晒不黑,顶多红上半日。等到一夜过去,又会恢复原样。

对此,赵嘉颇感到神奇。

“河边出现的军队?”见赵嘉水囊已空,魏悦从马背解下一只,随手递过去,道,“从衣着和武器来看,应为安息和大夏军队。”

汉朝边贸繁荣,除草原各部和西域小国,市中不乏安息、大夏和身毒商人的身影。士兵和商人的装束有所区别,相貌和武器总是类似。战时来不及多想,战后回忆,很快能联系起来。

赵嘉点点头。

在他看来,漠南和漠北的胡部臣服强者,轻易不敢挑衅兵锋,汉军自能畅行无阻。一旦离开草原,进入历史上中亚和西亚各国的势力范围,就需要多加谨慎。

以安息为例,能和罗马硬刚,甚至一度占据优势的帝国,绝对不容小觑。

其地理位置优越,从汉朝运往罗马的丝绸,基本都要经过安息。最强盛的时期,首都俨然是连接东方和西方的商贸中心,积累的财富不可估量。

仗着这份底蕴,安息才能和罗马掰腕子,而且一掰就是一个世纪。

汉军出境作战,一路追着匈奴西行,有极大可能过境安息,甚至会遇上安息军队。除非匈奴调转方向,远远避开安息。不过那样一来,和大夏照面就无法避免。

以目前的情况来看,匈奴选的路实在不太好,恰好位于大夏和安息之间。

先前河边一战,赵嘉忙着追击匈奴,没时间多想。如今伊稚斜不知所踪,斥候尚无消息反馈,回头想想那两支语言不通,战斗力却相当不差的军团,赵嘉不免皱眉。

“我朝通西域不久,乌孙、大宛未曾遣使,安息大夏诸国更不必论。”似能猜出赵嘉的想法,魏悦道,“况情势所迫,如不能当机立断,冲出军阵,恐匈奴将走脱大半。”

潜台词就是:没有互相遣使,没有递送国书,彼此就不是朋友。既然不是朋友,别说砍千百人,就算打到首都,国内也不会追究。

对承袭秦制,骨子里流淌霸道血液的汉来说,开疆拓土,战功彪炳方为荣耀,四海八荒,兵锋皆可指。

至汉武帝登基,这种强横和霸道更是达到巅峰。

看不顺眼就揍,蹦高作死更要揍。

管你是大国还是小国,管你服是不服,一概简单粗暴,揍趴下全都得服。

委屈?

憋着。

愤怒?

忍着。

爆发?

很好,连根拔。

从天子到群臣,思想高度一致。作为亲身经历者,历史上的西域、乌孙、大宛和匈奴都可以现身说法。

魏悦思考问题的方式,和朝中大佬别无二致,能以此安慰赵嘉,也就不足为奇。

经过一番开导,赵嘉转过弯来,也笑自己杞人忧天。

年轻的武帝正意气风发,要大展拳脚,解决匈奴并非终点,而是开始。

汉朝要继续对外开疆,西域不必提,越过葱岭是迟早的事。

这次西进既为追袭匈奴,歼灭伊稚斜麾下有生力量,使其不敢再近汉半步,从另一个方面,也算是无心插柳,为日后挺进西亚和中亚探明道路,顺便打一场前哨战。

河边遇到的两支军队,就算不能代表安息大夏最精锐的力量,至少也是强军水平。

安息的轻骑兵固然令人眼前一亮,大夏的重步兵却更吸引赵嘉目光。尤其是对方的铠甲和长矛,展示出相当高的冶炼和锻造技术。

如果能搜罗足够多的大夏工匠,对汉朝冶炼工艺的发展会大有裨益。

听赵嘉一项项列举,魏悦笑道:“阿多有此打算,无妨往大夏一行。”

“真去?”赵嘉愣一下。

他目前仅是展望,并未打算立即付诸行动。

两人麾下仅三万骑兵,之前一战折损千人。大夏好歹是中亚数得上号的强国,未有足够把握,不该贸然行动。

“机动作战,不做纠缠。”

魏悦说话时,将水囊扔给魏武。后者立即点出数人,往之前发现的溪流处取水。

赵嘉还是觉得不太妥当,正想开口,远处突然掀起大片沙尘,紧接着,有雷鸣般的马蹄声传来。

“上马!”

汉军迅速做出反应,从将官到士兵,纷纷跃上马背,兵器在手,以最快的速度结成冲锋阵列,刀锋向外,严阵以待。

黄沙翻滚,蒸汽般沸腾。

弥漫的沙雾中,隐隐现出汉字大旗。

风中传来熟悉的号角,黑甲骑兵排成一条长龙,猛然跃出地平线,闯入众人眼帘。

“是王孙!”

认出队伍最前的韩嫣,赵嘉和魏悦举起右臂,将官下达号令,两万余骑兵同时收刀还鞘。刀锋擦过刀鞘,发出阵阵声响,似同对面的号角互相应和。

“阿多,季豫!”

奔袭数日,终于找准方向,追上赵嘉和魏悦的队伍,韩嫣三人都很兴奋。

策马冲到近前,韩嫣翻身落地,单手握拳,对着赵嘉的肩膀就是一下。

“总算是追上了!”

赵嘉本能侧身,同时握住韩嫣的手腕。见对方兴奋中又有一丝解脱,不免感到诧异。

“王孙?”

“别提了。”

见赵嘉疑惑,韩嫣收回手,转头瞪向“专心”和魏悦说话,头都不敢回的曹时和李当户,解释道:“先前当户引错方向,我们走了岔路,直接拐去乌孙,耽搁不少时间、”

大概是气得狠了,韩嫣说话不再温和,意外点亮“话痨兼毒舌”属性。

接下来的两刻钟,赵嘉切身体会到,为何带错方向的是李当户,曹时对上韩嫣的目光也会发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