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汉侯(421)

“庶人?”见到卫青蛾的衣着打扮,再看她所乘的马车,阳信冷笑一声,道,“二十鞭。”

骑僮领命,翻身下马,气势汹汹上前。

车夫立即跃下车栏,拦住挥鞭的骑僮。卫秋卫夏同时闪身,一左一右挡在卫青蛾身前。

见状,阳信勃然大怒,道:“一起抽!”

“诺!”

六名骑僮同时上前,面带狞笑,举起手中马鞭。

车夫脸色骤变,卫夏和卫秋同时咬牙,非是卫青蛾早有吩咐,当场就会动手,将眼前骑僮击倒在地,而非徒手抢夺马鞭。

“大胆!”

见到这一幕,阳信更是怒火中烧。

想到曹时归来之后,她主动放低身段,仍是避不见面,直接搬入书房,胸中郁气无处发泄,厉声道:“鞭杀!”

两字出口,几名骑僮脸色大变。

身为公主僮仆,固然背靠大树,可以嚣张跋扈,但也要知晓分寸。

鞭笞和鞭杀完全是两码事。

当街击杀庶人,触犯刑条,一旦被官寺抓捕,证据确凿,定然小命不保。阳信公主虽然尊贵,同天子的关系实是一般,远不及渔阳和隆虑公主,中尉府未必会给她面子。

如果违命,公主不会放过他们,照样是死路一条。

骑僮正迟疑不决,左右为难时,又一辆马车经过,看规制,应是窦太主刘嫖的车驾。

“这是怎么了?”见到停在路中的阳信,刘嫖推开车门,诧异道,“阳信,你这是在做什么?”

阳信不得宠,消息不够灵通,刘嫖对卫青蛾的身份却是一清二楚。

不提她和赵嘉的关系,单凭昨日陈娇召她进宫,赐下厚赏,又派人往堂邑侯府送信,透出几分助她重建商队的口风,刘嫖就不可能对眼前的事情置之不理。

她没见过卫青蛾,却不妨碍派忠仆打听。加上卫青蛾乘坐的是赵府马车,赶车的又是赵府家仆,身份不言自明。

刘嫖话中有话,暗示之意明显。

阳信的理智渐渐回笼,再打量卫青蛾,看到她乘坐的马车,眉心紧皱。

有心不放过,却有刘嫖横在中间。

想到掌控后宫的陈娇,和水涨船高的堂邑侯府,对比自身,阳信到底强压怒火,借口要往宫内探望太后,命骑僮驾车离开,没有继续纠缠。

目送阳信车驾行远,卫青蛾上前向刘嫖道谢。

仔细打量她片刻,刘嫖没说什么,合拢车门,命骑僮继续前行。

这一段小插曲,表面看,并未掀起多大的波澜。落在有心人眼中,却是颇有意味。

在天子下旨封赵嘉关内侯,食邑五千户后,卫青蛾的身份很快变得不一般。

不知从何处传出流言,借卫青蛾之事,将赵嘉同堂邑侯府、窦太主乃至椒房殿的陈皇后牵连到一起。

绣衣使者上报,刘彻看过全部内容,当即冷笑一声:“好,果真是好。”

话落,起身离开宣室,却没有去往椒房殿,而是直接摆驾长乐宫。

椒房殿内,陈娇听到禀报,挥退宦者宫人,亲手拨亮宫灯,对面带忧色的刘嫖道:“阿母,稍安勿躁。陛下远比任何人看得都清楚。”

“真的不管?”

“不管,也无需解释。”陈娇轻笑一声,道,“赵侯简在帝心,且有孤臣之相,流言伤不到他。让卫妇重建商队,实有陛下的意思。不明了圣心,自作聪明,做得越多,错得越多。”

甚者,死得越快。

“可我总是不放心。”

“阿母,我无子,今后也不会有。”陈娇转过头,灯光摇曳,笑容也被映得朦胧,“所以,放心吧。”

刘嫖看着女儿,心中陡然涌出一股酸楚,将陈娇抱入怀中,双臂越收越紧。

陈娇依偎在母亲怀中,脸上依旧带笑,合上双眼,许久一动不动。

第两百八十七章

如陈娇所料,刘彻去往长乐宫隔日, 王太后再次重病, 侍医奉命常驻宫内, 药方开过几副,汤药连日不断, 仍未能使太后痊愈。

因太后久病难愈,长乐宫再次闭门,同外界消息彻底断绝。

与此同时, 后宫内一名美人和两名八子行为不断, 违犯宫律, 触怒天子,被贬宫人, 闭于永巷。三人诞下的皇子和公主, 交许美人和另一名新封的良人抚养。

美人和八子被押入永巷不久, 宫外家人亦遭问罪。

美人之父官至太乐, 为许昌属官。

两人平日里颇有交情,见其获罪被拿, 许昌颇感惊讶, 曾想要出面求情。直到许美人送出消息, 道明其女在宫内所为, 许昌冒出一头冷汗, 立即打消念头。再看昔日同僚,不由得感到心惊。

私结长乐宫,暗中散布流言, 构陷椒房殿、堂邑侯府和赵侯,当真是胆大包天。

究竟是哪来的底气?

天子春秋鼎盛,宫中皇子不只一人。

纵然皇后没有嫡子,还有养在许美人膝下的皇长子。这样急功近利,迫不及待,甚至不计后果,简直是昏了头,一门心思往死路上走!

许昌既恼且怒,又隐隐有些后怕,非但不见上门求助之人,更递上奏疏,决定在事情未了结之前,称病不上朝会。

除他之外,太祝、太宰及太卜一同告病,分明都想躲开这场是非。

从主官到属官,病假请得整整齐齐,以致于隔日点卯,除被下狱的太乐,整个官署仅有太医一个令丞和几名长丞大眼瞪小眼,面对所有公务。

看着空掉的位置,再瞅瞅堆积的公文,太医腾地冒出火气,撸起袖子就要往外冲。

若非均官和都水抱腰阻拦,九成会单人匹马冲到许府,把假装生病的太常拽起来,用拳头讲一番道理。

不能说太医鲁莽,暴脾气一点就着。实在是请假的太多,干活的太少。

以往六七人的工作,如今全要他一肩扛,加班加到深夜,熬油费火,累出黑眼圈。好不容易睡一会,做梦都在批阅公文。

这样的日子压根不是人过的!

坚持足足三日,仍不见许昌等人病愈复工。太医终于忍无可忍,索性袖子一甩,学主官撂挑子请病假,死活不再加班。

太常为九卿之首,主官和令丞集体罢工,长丞加班加到眼泪横飞,走路打飘,每日离家之前抱门痛哭,担心累到升天,成为大汉第一例过劳死,堪称朝中奇景。

武帝得知情况,目光转向群臣,意思很明白,这事怎么办。

丞相卫绾已有半月不上朝,实在是年事渐高,身体有些熬不住,已有意和魏尚一样告老。窦婴本想更进一步,遇刘嫖登门,带来陈娇口讯,虽感到遗憾,为窦氏考量,终究还是打消念头。

直不疑崴脚之后,先前树立的形象一夕崩塌。发现扳不回来,干脆放飞自我,向卫绾看齐,成为朝堂一幕奇景。

身为三公,两人心理素质过硬,天子目光再刺人,始终当做没看见。

刘彻视线再扫,卫尉、太仆和郎中令一个没躲过,全被“刺”过一回。

几人口中不言,心中都在腹诽:归根结底,此事源于宫内,只要长乐宫消停,一切麻烦早该解决。只是话题过于敏感,又涉及到天家,没人脑袋进水,会当着刘彻的面掀盖子。

事情到最后,只能是和稀泥。

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加快处置涉案之人,让许昌等尽快复工,免得官署继续空着,到最后不好收拾。

赵嘉坐在殿内,耳闻群臣奏事,心思却有些飘远。

两日前,椒房殿又召卫青蛾觐见。

卫青蛾回到府内,将事情告知赵嘉,话中不免存在担忧。她倒不是担心自己,而是忧心商队重组,自己如有不慎,会否给赵嘉引来麻烦。

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皇后的意思十分清楚,并透出有皇帝准许,已容不得卫青蛾拒绝。

赵嘉能做的不多,唯有安抚卫青蛾,并和魏悦通气,行事愈发谨慎,尽量不给他人抓小辫子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