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送金雕飞远,赵嘉尴尬的扯扯嘴角,继续啃肉干。
王霸之气什么的,果然是他想多了。
边郡忙于秋收时,王信一行进入云中城,先见过魏太守,传达天子旨意。随后派人给兰稽传话,请使团众人收拾行囊,准备动身前往长安。
对于朝廷的决定,魏尚固然有遗憾,也不能公然抗旨。不过,对于就这么让兰稽等人离开,终究是心中难平。
晚膳之后,王信避开众人,取出一份密旨,当面交给魏尚。
关于密旨的内容,他半点不知,也无意探寻。正是因为他这样的性格,景帝才会授他太中大夫官职,更破天荒的命他来边郡传旨。
魏尚除去封缄,展开竹简,从头至尾看过,脸上闪过一丝喜意,随即又收敛起来,肃然道:“请上禀天子,臣谨遵旨意!”
王信没有多问,更没朝竹简看一眼,该办的事办完,就准备返回下榻处。临走之前突然停住,犹豫半晌,才满脸郑重的开口道:“魏使君,信有一不情之请。”
“请讲。”
“未知府内庖厨可否相让?”
庖厨?
魏尚表情发木。
见对方如此郑重,他还以为是什么大事,结果就是为了要个厨子?
听王信解释过缘由,斟酌片刻,魏太守笑道:“莫如让庖厨将烹制之法授于府上家僮。”
若是换成他人,魏太守不会如此小心,但王信不只是太中大夫,更是太子的舅父。他的身份过于敏感,身为边郡太守,实在不宜和外戚牵扯太深。
王信想了想,也觉得这样更为妥当,当下向魏尚道谢,言明稍后就送人来,心情大好的告辞离开。
等到房门关上,魏尚坐到矮几后,取出一只漆盒,打开盖子,里面都是饴糖。
拿起一块送到嘴里,魏尚陷入沉思。
这位皇后的同胞兄长、太子的舅父,和那位敢把手伸入边郡的前太中大夫可是截然不同。要么的确无才,想要安安稳稳的做个泥塑;要么就是心机深沉,在未得势时假做谦恭。
“究竟是哪一种?”
田蚡,王信,两人都是太子的舅父,前者被免官,后者先有封侯传言,又取代前者成了太中大夫。
魏尚越想越觉得天子是有意为之,不过主要目的……魏太守摇摇头,归根结底,这是皇族和外戚内部的事,不是他一个边郡官员应该插手。
想到天子的密旨,魏尚将漆盒推到一边,写成一封书信,交代忠仆赶往原阳城,当面送到魏悦手中。
王信和兰稽启程离开云中城时,择选良家子的队伍也从长安出发,奉太后之命前往边郡。同行护卫由长乐宫派出,为首者正是由馆陶长公主举荐,现任卫士丞,同赵嘉有一面之缘的张次公。
第四十一章
熊伯的担心开始应验。
麦子收完不到一日,晴朗的天空开始堆积雨云, 风中裹着湿气, 闷热无比, 预示一场大雨即将来临。
熊伯一声令下,畜场里的人手全部调动起来。留下两个妇人和孩童照管牛羊, 余下都去田中抢收,连魏同和魏山都拿起镰刀下田帮忙。
赵嘉也没闲着,哪怕动作再慢, 好歹也是个劳力。
赵信不用提, 赵破奴和阿蛮几个都背起藤筐, 拿起农具,跟着青壮去了粟田。
卫青和八个三头身留在畜场, 他们要帮妇人照管所有牛羊, 还要照料几十只鸭雏和鸡雏。
以三头身的力气, 单是搬运草料就要耗费半个时辰。
幸亏有赵嘉请匠人制出的耙子和木锨, 还有镶嵌木轮、系上绳子就能走的简易版拖车,否则仅凭这点人手, 天黑也未必能将一上午的活干完。
“阿青, 我来拉!”一个眼下有疤的童子走上前, 从卫青手上接过麻绳。双手拽不稳, 干脆缠在身上。
又有两个童子走过来, 一个帮忙在前拖拽,一个走在拖车后,用手推动向前。
几人合力, 木轮开始滚动,压过地上的矮草。
一旦拖车动起来,事情就会变得容易许多。童子们只需要不断向前迈步,将草运到围栏处,成捆的搬进去就行。
“媪今天没煮豆渣,运完这些草,再检查一遍围栏,然后就去帮阿稚照管鸡鸭。”卫青帮忙在后推动,另有几个童子牵引稍小的一辆拖车,都在往围栏处赶。
眼下有疤的童子用足力气,将拖车拉到围栏前,随后解下麻绳,用衣袖擦去脸上的汗水,仰头看一眼远处天空,担忧道:“要下雨了。”
“可千万别下雨!”另一个童子从车上抱起青草,送到围栏之内。也不寻食槽,直接堆在地上。如先前一般抓住公羊的角,母羊立刻带着半大的小羊围了上来。
“要是这时候下雨,谷子都得烂在地里。”
卫青一边说话,一边抱起草料,待拖车空下来,又开始清点羊羔的数量。数过两次都觉得不对,转头对脸上有疤的童子道:“阿麦,你来看看,羊羔是不是少了一只?”
“羊羔不对?”
童子们都是一惊,立刻凑过来帮卫青一起数。
“三十、三十一……少了一只!”
“的确少了一只!”
“怎么回事?”
“别慌,可能是藏在母羊身下,以前也有过。”
“去羊圈里找。”
卫青让阿麦几人退后,自己走进围栏,先找过所有能藏的地方,然后又将母羊赶开。可无论怎么找,都找不到丢失的羊羔。
“怎么办?”
孩童们都很焦急。
半大的羊羔不可能自己跑了,唯一的可能就是被其他兽类叼走。
“不要被我抓到!”一个童子握紧麻绳,恨声道。
“先去告诉媪,我留在这里看着。阿麦,你带人去……”
卫青正说话,一个童子突然跑来,一边跑一边道:“阿青,鸡栏那里出事了,快来!”
“什么?!”
“有鹰在抓鸡!”
“阿金呢?”
“阿金不在,应该是去了粟田那边!”
麻烦一起涌来,童子们都有些不知所措。
卫青同样焦急,却知晓现在不能慌。极力稳定下情绪,将八名童子分开,三人照管羊圈,三人和他一起去赶鹰,剩下的两个负责去给妇人送信,遇到突发状况,立刻到羊圈和鸡舍通知。
“记住,不要慌!阿麦,和我去取弋弓。”
童子们力气有限,没人能拉开牛角弓。好在他们的目的不是射猎,而是将鹰赶走,弋弓足够应付。
“阿谷,去找媪,把事情说明白!”
“阿稚,羊圈这里你来照顾。”
遵照卫青的话,童子们陆续行动起来,半点不见之前的慌乱。
“阿麦,走!”
丢下拖车和麻绳,卫青快步跑进木屋,从木架上取下弋弓,背起箭筒,又将一把匕首挂在腰间,紧了紧缠在箭筒上的绳子,立即跑出木屋,冲向鸡舍。
离得尚远,就能听到芦花鸡焦躁的鸣叫声。
卫青脚步更急,推开鸡舍前的篱笆,发现地上已经横七竖八躺了不少鸡雏和鸭雏的尸体,一只公鸡和两只母鸡倒卧其间。
剩下的几只母鸡炸开羽毛,不断叫着飞起,用身体挡住黑鹰的攻击。有两只飞得最高,更是用嘴去啄黑鹰的眼睛。还活着的鸡雏和鸭雏躲在母鸡身后,紧紧的靠在一起,像是一堆毛茸茸的团子,都在瑟瑟发抖。
卫青心知不能耽搁,迅速拉开弋弓,箭矢飞射而出。阿麦三人同时拉弓,几支木箭飞向黑鹰,没有射中,却成功将目标惊走。
芦花鸡焦躁地叫个不停,炸开全身羽毛,显得体型更大。看到卫青等人,同样摆出威胁姿态,不许他们靠近半步。
“阿麦,快张弓,上边有两只鹰!”
“两只?”
三个童子都是一惊,顺卫青所指看去,果不其然,在几人头顶,正有两个黑色的身影振翅盘旋。
“怎么办?”一个童子担忧道,“能把它们赶走吗?要不要去找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