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初苒(188)+番外
第195章挑明
一路上,初苒走的飞快,进了凝华殿,几步跨入内殿,撑住桌案的手犹自颤抖。
宁嬷嬷无端淹死在雪阳宫的流芳池里,真应了那句:吾不杀伯仁,伯仁因吾而死。初苒娥眉深蹙,悲戚之色尽显。
颐珠抿唇许久,才小心翼翼地宽慰道:「娘娘,宁嬷嬷并非善类,死于非命必有因由,所谓天理昭昭…」
「颐珠,今儿个过节,咱们也该去太后殿瞧瞧太后。」初苒忽然截了颐珠的话,声音幽凉飘忽。
颐珠略一迟疑,心下顿时洞明:娘娘本就是冰雪聪明之人,方才那些隔墙嚼舌的宫女又提到「皇上不让查」云云,娘娘定是已猜出其中一二,想装作不知。
「好。」颐珠忙应道:「奴婢这就陪娘娘过去。」
不过就是几步路的功夫,阖宫都是过节的喜气,唯有太后殿里依旧庄穆静谧。
初苒在妙懿太后灵龛前拜了拜,便泠声吩咐颐珠到外头守着,说她要独自在此祝祷不想有人打搅。颐珠虽担心却也无法,只得悻悻出来,侯在外头。
平静的铺展绢帛,初苒提笔凝神摒了一切杂念。
诚如颐珠所说,宁嬷嬷此人绝非善类,但是她的死与自己有莫大的关联也是事实。前几日,小禄子忙得神龙见首不见尾,调动的皆是会武的暗卫,自己明知他要有所动作,还不是照样一言不发。只是未曾料到,看似无害的小禄子竟也能这般杀伐狠绝。
一笔一划的虔诚抄写,初苒入定一般心内反复诵念着《往生咒》,她只求能替小禄子、替自己、替所有沾染了这场血污的人消去业障,望死于非命的宁嬷嬷可以安宁的离开。
「笃笃笃!」
虚掩的门扇外传来急促的敲叩和颐珠的沉声轻唤:「娘娘,奴婢刚刚知晓,今早是惠妃娘娘拦了皇上的驾,后来还一同去了紫宸殿。娘娘,事情只怕不妙!」
初苒微微顿笔,修眉低垂:「知道了,你先下去吧。」
供案之上,清香燃毕,经文终是没能抄完,后头的字迹也失了淡定。初苒愣愣地坐在几案前心中杂念丛生。门外又是一阵轻响。初苒无奈道:「颐珠,本宫这就出来了,有什么事一会儿再说。」
门忽然被拉开,一缕酒气扑入内殿,初苒皱眉转身,只见元帝一人垂手独自站在门外,身形摇晃。初苒见他脸色苍白,眼角微红,一双眸子黑得深不见底,不觉心中一颤。搁下手中的经文,她起身来扶,元帝却侧身闪开,脚下一个趔趄。
摇晃几下重新站稳,元帝忽的抬首一笑:「朕没醉,阿苒不必相扶。」
欣长的身影与初苒擦肩而过,走得极慢,一步步却又极稳。不时的抬手扶额,元帝行至几案前胡乱朝妙懿太后的灵龛一揖,便矮身跌坐在初苒方才坐过的蒲团之上。
随手取过案上墨痕未干的经文,元帝高高举起贴在眼前细细地看,满眼的蝇头小楷都如一张张咧开哈哈大笑的嘴,看得元帝唇角玩味的笑意愈发浓烈:「阿苒真是心静如水,如此佳节还有这般闲情。」
初苒沉静地看着俨然已是酒醉的元帝,总觉他眉宇之中有难解的愁郁——大约他也是不痛快的吧。初苒轻叹,上前几步蹲身接过元帝手中经文缓缓卷起,口中轻笑:「皇上不也是好兴致,阿苒几曾见过皇上这样豪饮。」
元帝大袖一挥,背抵几案,仰面朗声道:「南边几个外放的官员难得入宫述职,朕宴请他们,便多饮了几杯。」
卷好的绢帛握在手中,初苒瞥一眼焚经炉,回首道:「如此也应当。只是这里是太后殿,皇上不该明知自己饮了酒还闯进来,不若阿苒叫颐珠来先送皇上去凝华殿歇一歇,待阿苒向太后祝祷完毕,再…」
话还未完,元帝微凉的手指便忽然按在初苒的唇上。
苍白的脸色愈发颓然,元帝转眼打量着太后的灵龛,笑声悲戚:「朕终于知道阿苒为何总是喜欢侍奉在母后身边,原来这里是个躲清静的好地方,阿苒若是想一人在此想心事,谁也不会来随意搅扰——包括朕!」
初苒心中一突,似觉那话中有话,元帝却已忽得站起,俯看初苒道:「阿苒向来办法多,今日再替朕解忧一次可好?」
「但说便是,皇上何时也这般拐弯抹角?」初苒莫名。
元帝抬手抚抚下颌,似乎又凝神思索了一会儿道:「连日来,都有人报说萧鸢在青州频频接触从前的齐姜贵族、旧臣,似乎对青州有所图谋。今日入宫述职的几位监察也说萧鸢又在扩编增兵。朕已决意削他爵位,流放极边永诀后患,可惜朕一直想不出好名目来定罪,阿苒可否愿意帮朕好好儿想想?」
「怎么可能!」初苒当下大惊:「这是从哪里传出来的荒谬之言,阿苒从未听闻,必是外头以讹传讹,皇上不可轻信。」
元帝身形一晃,笑得无奈:「哦?这样吗,阿苒不好奇『萧鸢』——是谁么!」
薄绢从初苒手中无声地飘落,初苒猛地睁大了眼,里头一片空白。
「哈哈哈,是朕胡涂,阿苒曾是五皇弟的宠姬,又怎么可能不知道他还有萧鸢这个名字。」元帝扶额大笑,乐不可遏。
好容易勉强止了笑,元帝堪堪倾身,盯着初苒饶有兴致的问道:「阿苒知道,五皇弟『萧鸢』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么?」
「他从小便多动调皮,胆大不驯,可父皇仍是最疼他。七个皇子中,只有他敢骑在父皇肩上,让父皇载着他在大殿里玩飞高高的游戏。父皇常常一边奔跑,一边喊『朕的鸢儿飞了,飞高高了』,所以后来他便常闹着要将名字改作萧鸢…直到后来他与父皇生了嫌隙,才再也不肯提起『萧鸢』二字。」
初苒站在原地一动不动,听了这样温情的过往,仍觉背后凉意阵阵。
「看来,朕又自作多情了。以五皇弟对阿苒的心,这事想来早已告诉过阿苒了,是么?」元帝自嘲地哂笑:「要说子珩真是好福气,不止父皇母后疼爱至深,连阿苒你对他也这般情真意挚。世人都道朕是天之骄子,其实他们不知,朕这位嫡亲的好弟弟才真真是最得上天眷顾之人。」
第196章反躬自省
看元帝直笑得眼中带泪,初苒垂手肃立,指尖都有些麻木。
原来今早惠妃拦驾,是为了揭发这一桩旧事,而宁嬷嬷的死讯也定是惠妃故意安排宫女私下议论,来乱她心神,向她示威宣战的。
初苒看着哀恸的元帝心中酸楚,这件事上,确是自己瞒了他,不止自己,连带着乐熠和荻大师都在她的来历上头扯了谎,元帝如此伤感,必然不止是因为自己与萧鸢的旧情。
「皇上,莫要听人胡言,阿苒并非懿王宠姬,只是懿王府里一个司茶司墨的侍女罢了。」初苒眼波柔柔,专注的看着元帝稳声道:「阿苒为何会进宫,皇上是知道的,皆是阿苒血脉特殊的缘故。当初因为阿苒的来历不明,荻大师与乐侯也一直犹豫不绝,但是皇上的毒已危在旦夕,大师与侯爷迫不得已,才出此下策将阿苒当做妃嫔送进宫来,以这个虚名掩人耳目。」
「彼时,皇上与懿王之间尚有嫌隙,大师为了让皇上安心养病才没有说破阿苒的身份,只想着,待皇上毒清之后将阿苒接回齐姜去就是。不想,皇上与阿苒日渐情笃,如今还做了夫妻,这些旧事,他二人又怎好再贸然提及,于情于理都该由阿苒亲口告知皇上才是。要怪就怪阿苒,迟迟说不出口,让皇上听了外头的不实之言,徒增伤感。」
恬淡的话语如泉流,元帝黑得可怕的眸中终于又有了些许亮光:「当真只是侍女而已?」
初苒点点头,又摇头:「阿苒本是孤女,重病缠身时,得懿王两次相救留在身边做了侍女。阿苒与懿王也确有一段情谊,但那都是过去之事,如今阿苒是皇上的妻子,心中自然只存夫君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