邪王宠妻:医妃休想出墙(782)+番外
街边上的小摊位,卖的居然都是名家之作。
而且大横幅打的价钱,十分的低廉。
如若不是其中一幅他家中有收藏,他真是都要怀疑,这就是原作。
“停车。”
他素爱收藏字画,尤其是名家之作,虽然民名家之作总被模仿,可模仿到如此栩栩如生的,他见所未见。
而且,更让他震惊不已的是,那个模仿名家之作的人,是个和年轻的女子,大约只有十二三岁,提笔如有神,现场快速绘制,几幅名家的字,跃于卷轴上,俨然和原作者的手法笔锋,一模一样。
真是有趣了。
边上一个书生,让那孩子画一副已故大师的空也居士的精彩之作出水芙蓉图,她要求看原作,书生却拿不出来,那孩子摆摆头:“公子,我非神人,只是擅长模仿,你不让我看原作,我是写不出来,也画不出来的,不过你说的这位空也居士的作品,前几日我去画坊的时候看到过一副,不是出水芙蓉图,而是红梅凌寒图,现在是冬天,那幅画更应景些,五十文,你要吗?”
“你能画,我自然要的,我崇拜先生,奈何先生的作品太贵了,我小小书生一辈子的继续都未必承受的起,就是市面上临摹的作品,也不是我所能受的,你真的只卖五十文钱一张?”
小姑娘裂嘴笑:“上面写了,只要是墨水画,不用矿石颜料,我就只按画幅大小来收费,空也居士的红梅凌寒图,就是五十文银子这个档的。”
“不像我可不要。”
小姑娘很是自信:“不像我还不卖呢,我干嘛拆自己名声,看好了。”
空也居士的红梅凌寒图,在京城最大的画坊里收着,空也居士死后成名,作品被广为收藏,市面上已难得一见。
那副红梅凌寒图,是铃廊画坊的镇店之宝,装裱起来放在最显赫的位置,作品的构造不复杂,不过空也居士是写意派,化作自称风格,不是一笔一划的工笔画,模仿起来就很难。
正文 第1929章 该回来了
这孩子个子不高,可一抬手,却让人惊艳。
写意派的化作,本来就不好模仿,墨汁的饱满,一笔一划的走向,墨汁散开的力道,统统不能认为控制,她虽然算不上画的一模一样,可模仿一副泼墨写意画,几乎看得上仿出了精髓了。
书生看着很是喜欢,可又想压压价钱,于是随便找了个借口:“光是画,没个印章,怎么能让人信服。”
“空也居士的画作流传的太少,平常很少有人要我画,所以我没做他的防章,你不要随便吧。”
“他不要我要。”
翼王一出声,所有人跟着转过头去。
他拿出了一张千两的银票,放在桌子上:“我不但要红梅凌寒图,我还要你。”
小姑娘脸一红:“你这个人说什么呢,我可卖艺不卖身。”
翼王轻笑一声:“只是想请你到我府上,做我的门客,非要你卖身。”
有人眼尖,发现了马车翼王府的标牌,赶紧跪了下来:“是翼王殿下,殿下吉祥。”
翼王平易近人:“都起来吧。”
看着眼前被吓呆了的孩子,他和颜悦色:“你愿意吗?”
小孩子半天才道:“门客是什么?”
“就是,以后能帮我做事的人。”
“可我除了模仿字画,什么都不会。”
小小年纪,模仿字画却到了如此出神入化,真假难辨的地步,她的才能,翼王势在必得。
“没关系,你只要会这就行了。”
“那,好吧。”小孩子似还有些犹豫。
“你是不是还有什么放不下的。”
“倒也没有,我就想问问,你能给我多少钱。”
翼王笑了,小小年纪,都是精明:“绝对比你在街头卖画赚的多。”
“你知道我能赚多少?”
“我看你画一副五十文的画,要一刻钟,这还是一副写意泼墨画,如果是工笔画,恐怕要用的时间更久,所以,就当你一刻钟要五十文,一天就算你不吃不喝满打满算,一个时辰能赚四百文,十二个时辰,也就是四千八百文,算你五两银子,我能给你两百两银子一个月。”
不光是小孩,所有人眼睛都放了光:“两百两啊,够我赚几辈子的了。”
“可不是,孩子,你可是遇到伯乐了。”
小孩显然也觉得这笔生意相当划算,脸上不再有犹疑之色了,立马决定:“行,我和你走。”
*
左相府,凌云慢条斯理的喝着茶,听着面前人的汇报。
此人正是画童摊位之前,讨空山居士画作的书生。
“翼王确定把人带走了?”
书生拱手:“回左相大人的话,确实带走了。左相大人料事如神,翼王惜财如命,府中养了诸多能人异士,看到小星,一定会动心的。”
“很好,下午吧。”
“是,左相大人。”
书生推门而出,凌云往外看去。
这是个艳阳天,几天没出太阳了,阳光融化了积雪,屋檐上化开的雪水叮咚作响,一切,都在计划之中。
离过年,没几天了,过完年,太子殿下,也该回来了。
正文 第1930章 新年日出
九里村,后山的雏菊一夜之间盛开了,来赏花的人,络绎不绝,唐十九为了赚回村庄的装修费,开发了一项副业,就是替人画肖像画。
而唐荣也被她拉入行列,一个负责画水墨画,一个负责画素描。
都是人们站在雏菊花田之中的画像。
这些栩栩如生的,色彩缤纷的画像传入了城里,更是有大批大批的马车到来。
这些人带来了巨大的商机,九里村并没有门票业务,但是买花和周边商品的收入,都够村子里人人过上小康生活了。
这样的旅游热潮,直到除夕前一天才消退下去,可村里并没有清闲下来,过年了,到处都是一派喜气洋洋的气氛。
唐十九的嫂子手巧,给家里每个孩子做了一套新衣服,都是喜气洋洋的红色。
孩子们天天盼着穿新衣服,其实对于她们四个锦衣玉食长大的孩子,新衣服并不那么稀奇,高兴的,无非是那个盼着的过程。
除夕那夜,女人们齐齐下厨,曲天歌去成立买了烟花爆竹,孩子们蹲在墙角守着烟花爆竹,好像是怕烟花爆竹自己长腿跑了似的。
晚饭热腾腾的出锅,满满当当一桌子,孩子们和碧桃喝的是唐十九自己做的玉米汁,其余人,一人一个酒盏,在辞旧迎新的欢乐气氛中,互祝新年,期盼来年。
屋内欢声笑语,气氛和乐,孩子们吃完就去院子里,朝着要放烟花。
大家吃完了,都聚到了院子里。
唐荣点了烟花,那缤纷绚烂的花火飞向了空中,引得全村人都出来看热闹。
曾经贫穷的小村庄,谁家又有闲钱去买烟花,温饱都成问题。
如今虽然赚了银子,可烟花这种东西,依旧是奢侈品,寻常百姓是买不起的。
许多人,这辈子是第一次看到烟花。
曲天歌买了许多,满满当当堆在角落里。
足足放了半个时辰,旧年的最后一天,结束在了光彩炫目之中。
来年,必是好年岁。
放了烟花,守岁到了午夜,孩子们早早打了瞌睡,被安排在一张床上睡,睡相不一,憨态可掬。
大人们在外面聊天,到了午夜,碧桃和唐十九的嫂子,也渐渐有撑不住的趋势。
终于,过了午夜了,两人和大家道了晚安,回去睡觉。
唐荣自然是陪着妻子一起回了屋。
唐十九却没有睡意,外面月光皎洁,笼罩着整片大地,如同温柔的丝缎,唐十九看向曲天歌:“长夜漫漫,无心睡眠,夫君以为如何是好?”
“不如,一起山间漫步,登高盼日出?”
想到一起去了。
“想,等我去和碧桃说一声,让她看着点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