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六零小仙女(155)

看着吧,等过后就去李家村烧香拜神去,把小神仙的赐福都抢过来不可!

大家伙忿忿不平又十分无奈地放过这一条,不是人力可为的事,他们就先不计较了,比不起比不起。

然后第二条简单,不就是舍得掏力气下功夫嘛,庄稼把式谁还没有一身力气使?大队长再负责负责,做的保管比李家村大队还要好。

不过轮到第三条肥料的问题时,众人都有点卡壳了。

实话说,吃不饱饭的话,一个村的人口加牲畜每季能积攒的粪肥就那么多,根本就不够上地用的。

你说学李家村用土法子沤肥?

沤肥也需要先有粪便使啊,还得浪费人力,也不是所有人都会沤的,而且还得在特定的时间里沤肥才好,不然沤不成保不准还会烧死庄稼哩。

众位大队长们思量来思量去,心想第一条就比不过了,如果再有一条还比不过,那何时才能超过李家村的粮产,得到领导的肯定和表扬啊。

不行,前一条是人力不可为的,他们无能为力,后面那一条必须得找领导想办法给解决了。

“领导,肥料的问题是个事儿啊,您可得给咱们支支招儿。”队长们一窝哄涌到县领导跟前去了。

李老头被汹涌而来的同僚挤到了一边,和几个干事们擦把汗赶忙往一旁让了让。

“乡亲们,同志们,静一静,听我说,这件事组织早就关注到了!”县领导挣扎着脱身而出,爬上高台挥手道。

大队长们围到台前,全都安静了下来,等待他的后续。

“同志们,组织一直重视咱们老百姓,粮食是群众的根儿,能增长粮食产量的肥料更是重中之重,现在呢……”

县领导微笑着卖了个关子,等到下头的人按捺不住地争相询问时,他方才摆摆手道出后话。

“现在上头准备在全国各处开办厂子,主席发话了,咱们国家要生产自己的化肥啦!”

众人一听,神情激动之余又有些不敢置信。

以往除了自家积攒的土肥,想用化肥根本搞不来,据说那都是从国外进口来的,价钱可不便宜,好不容易找到路子也买不起。

现在国家要自己做了,那他们是不是可以便宜买了?

有了化肥用,地里就缺不了肥力,提高粮产指日可待,大丰收还会远吗?

这可真是个天大的好消息啊!!

第122章

时值傍晚吃饭时间, 一群熊孩子下工不回家, 却聚到他们村小仙女身边,怂恿她一起去参加他们的集体活动。

“集体活动?”荣锦奇怪小屁孩们还能有什么集体活动。

孩子们偷偷摸摸地左顾右看, 看上去防着大人发现, 小心谨慎的很,更让她疑惑这群家伙想搞什么鬼。

在一群小子们的催促之下,荣锦拉上小伙伴准备跟着去看个究竟。

结果, 她就被他们领到了沟渠边, 看着几个会凫水的家伙脱得光溜溜的, 噗通跳下水去了。

荣锦的双眼立马被陈向阳的一双手捂住了, 不让她污了眼睛。

过了片刻, 哗啦啦的水响过后, 孩子们欢呼起来, 好像是有人成功捉到鱼了。

荣锦扒着手想看, 然而陈向阳捂得死死的不放,直到那些在水里摸鱼的家伙们上岸穿好了衣裳,他才终于松开,却转而拉紧了荣锦的手。

男孩子们这会儿已经捧着收获屁颠屁颠地跑过来了, 向小仙女显摆自己的成果。

荣锦大眼一瞧,其实也就是几条手指长的小草鱼罢了, 还算有点肉, 与村后池塘里专门饲养的比起来不够塞牙缝的。

然而孩子们就喜欢吃这种, 特别是瞒着大人偷偷摸摸捉上来烤了吃的, 感觉比家里老娘做的还有滋有味。

荣锦瞅了瞅几条小鱼, 口头表扬了两句,孩子们立马高高兴兴地找地儿挖坑生火去了,拍着小胸脯保证,一定会给小仙女烤一条最好吃的出来。

陈向阳冷淡地瞥了一眼,对方顿时感觉屁股蛋儿凉凉,不敢再多说,麻溜地跑了。

“吃了会拉肚子,不要吃。”剩下两个人时,陈向阳将荣锦拉离沟渠边,还不忘重点提醒。

荣锦歪头仔细瞧了他两眼,最后在他寸步不让的目光下笑着点头。

不用他说,她当然不会乱吃啦,小孩子烧野火烤的小鱼仔,八成烤的半生不熟,味道估计也不咋滴,肯定没有家里做的红烧鱼好。

那边的一群半大小子们还不知道小仙女已经嫌弃开了,正忙活着生火,不到半会儿,地头就升起来一股袅袅烟火气,已经被串在树枝上的小鱼随即被架了上去。

李老头胸戴大红花坐在大儿子驾的驴车上,意气风发地从县公社回来,嘴里正哼着小调高兴着呢,车突然停下了。

“爹,你看那边的地头咋飘黑烟了,可别着火了啊。”李治国指着冒烟的方向担忧地说道。

上一季的麦子收了后,脱完粒的麦秸杆大都垛在田间地头,留到冬天烧火用,或者给队里的猪和各家家畜垫圈使,要是万一被点着烧掉了,那也是一项损失啊。

李老头一听猛地爬起来伸头望去,果然见到几垛柴火垛中间有股黑烟正幽幽地飘着,有的烟气都飘到旁边的麦秸垛上去了,看着确实很危险。

这要是真点着了,那就是一燃燃一窝一排的,灭都灭不掉,非得等它把东西烧完不可。

“你快回村叫人来,我先去看看。”李老头跳下车就奔过去了。

李治国立马赶着驴车往村里走,通知乡亲们拿上水桶洗脸盆等家伙,快去水渠边救火,慢一步说不定大家伙冬天就没柴火用啦。

大家伙听到唬了一跳,女人们继续在家做饭,男人们拎上大木桶就狂奔出来了,朝着李治国指的方向跑,果见那里正冒着烟呢!

李老头这会儿已经气喘吁吁地赶到目的地了,结果首先看到了站在一边好似正在看风景的自家两位小神仙。

“福娃,你们在这儿干啥呢,咋不回家吃饭去?”李老头停下喘了喘,奇怪地朝宝贝孙女走去。

荣锦唔了唔,和陈向阳对视一眼,双双朝身后一指,然后准备开溜了。

死道友不死贫道,估计大概也许应该木有他俩什么事了,他们还是先走吧。

在李老头神色疑惑地向那处冒着烟儿的地方走去时,荣锦动作麻利地爬上陈向阳的背,拍着他赶紧往村里跑。

隐约中,两人都听到风中传来李老头的一声怒喊,紧接着是破小子们呜呜哇哇的求饶声。

荣锦幸灾乐祸地哈哈大笑,在陈向阳背上扑腾了一会儿,骑着‘大马’气势十足地回村。

半道遇上从村里涌出来的手提木桶水盆的青壮年们,小仙女还很好心地帮忙指了方向,然后乖乖巧巧地让到一边,等大家都过去后才悠闲地往家走。

最后,当然是虚惊一场,村民们到了现场才知道根本没着火,是熊孩子们擅自偷了火去捉沟渠里的鱼烤,真是欠收拾。

于是不可避免的,一起犯事的臭小子们在当晚就被各自爹娘赏了一顿竹笋炒肉丝,吃的他们呲牙咧嘴,嗷嗷直叫。

这件事只是个小插曲,大家伙没多在意,因为还有更大更好的喜事等着他们呢。

大队长去县城一趟,村民们表面不显,心里都提着呢,期盼他真能把公社的奖状捧回来。

结果不负众人所望,李老头不仅带回了大红花大奖状,还讲了上头准备办化肥厂的消息,让大家伙欢喜异常。

办化肥厂好啊,旁边有个化肥厂,那他们买化肥不就方便啦?说不定有了化肥用,地里的出息还能再上一层楼呢。

李老头和老族伯几位老人商量了之后,安排大家伙在化肥厂没建好没卖化肥之前,他们村还是照着这一季的模式,先自己沤肥使,等化肥卖开了,再看看它的价格值不值得大家用。

“这有啥值不值得的,咱们村又不是没钱,能买不起两袋化肥上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