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六零小仙女(57)

李林囧然,又来了又来了又来了!

“叔啊,我小外甥还在外面等着呢,我得先去瞅瞅他,咱不说了啊。”李林作似擦了把脑门上的冷汗,想要撒腿跑。

然而李老头正讲的兴起呢,别说刚才在屋里已经讲过好多遍,就是连续讲个三天三夜他也不嫌多。

李林被他扯住,那些神迹天雷福娃之类的话,简直犹如魔音入耳,都快要把他的世界观摧残的摇摇欲坠了!

这时,红旗娘过来找老族伯,顺利解救了他,不过对方说的下一句话让李林瞬间变了脸色。

“林子你在这儿呢,刚听说你回来就见到面了……你带回来那个小孩在外头出事了,你赶紧去瞧瞧。”红旗娘说完又跟李老头打了招呼,就进去找老族伯商量事情。

一听小外甥出事,李林撒腿就往外跑。

李老头咂咂嘴,准备以后瞅时间再跟他仔细说道说道,都是一个村的人,不能有误会和隔阂啊,大家团结一致共同奋斗才能走上勤劳致富的道路不是。

屋里边红旗娘在说新宅基地的事,李老头听了一耳朵,想起家里婆娘们说的村里的闲事八卦。

李红旗那小子抢来的媳妇不是个好的,把一家子都折腾的不安生。

李老头拿出烟袋锅子点着,悠哉地吸了几口。

摇摇头,啥是偷鸡不成蚀把米,这就是呗,有这个例子看以后村里谁还敢抢别人媳妇。

说不定这个自食恶果的事情还是他们家小仙女明察秋毫保佑的哩,嘿嘿。

外面传来一阵喧哗,李老头想着刚才听到红旗娘说李林带来的小孩子出事了,也吧嗒吧嗒地吸着烟准备过去看看。

他没像李林那么捉急,慢悠悠地往吵闹的地方走,村里没旁的危险,能出啥事。

等他到那儿时,只见现场已经围了一圈人,不知道在看什么,一个个哄笑的像个大傻子。

人群里面传出李林那小子着急的喊声,还有小孩子大哭不止的声音。

“咋回事?”李老头一边奇怪地问,一边拨开人群进去瞧。

大家伙分开一条道,指着圈里面的情况笑哈哈地给他看。

只见人群中间的空地上,一个穿着干净的七八岁小男孩正哇哇大哭地拼命跑着圈儿,脚后跟紧追着一只伸着长脖子叨人的大白鹅……

小孩子或许没见过这么大的鹅,被追的满地跑,两手乱舞着躲避,就是不敢回身反抗,嘴里还不停地哭喊着小叔叔小叔叔的。

大白鹅欺生,对旁边嘻嘻哈哈起哄的孩子们视若无睹,就瞄着新来小男孩的屁股蛋了,紧追不放,嘎嘎嘎地张开大白翅膀猛追,超级凶。

围观的村民被逗得哈哈大笑,非但没有人上前阻止,反而站在一边看的很可乐。

这对他们来说根本没啥,村里哪个小孩儿刚开始没被鸡啊鹅的叼过的,混熟了就好,不是啥大事。

李林找来后却紧张的不行,小外甥是城里的,不比村里孩子皮实,刚来就遇到被鹅追,万一被吓出毛病了咋办。

他立马上前帮着驱赶,然而那鹅精的很,刚开始还避讳着他点儿,见没啥威胁力之后连他也开始叨了,但最主要的目标还是小男孩的屁股。

“哈哈哈,别是小孩儿身上穿的衣裳太新,白鹅见着羡慕了,非要追上去叼两口啊”

“大林哥,你要护着他还不如把鹅逮住抱起来呢哈哈”

“林子都瘦成这个样儿了,怕是逮不住喽。”

“…………”

大家伙你一言我一语地打趣个不停,笑的眼泪花子都出来了。

李老头看了看中间那个奔跑着哭得一脸惊慌的小男孩,立即皱上了眉头。

“这是谁家的?”他看着那只又凶又得意洋洋的大白鹅问身旁的人。

对方回说小孩是李林郎中带回来的,据说是他在县城亲戚家的孩子,像是要在村里住上一段时间呢。

“我是问那只大白鹅!”李老头强调。

谁家养的鹅,快成精了。听到的人噗嗤都笑了,指了指李麻子家的方向。

“来了,来了,鹅是我家养的,大队长,我家鹅平时很乖的。”麻子娘拿着竹竿麻溜地赶过来了。

李老头自己用烟杆儿敲了敲脑袋,让她赶紧把鹅抱走,不然吓着人家孩子了咋办。

大家伙不知道,他可是去县城见过的,城里的小孩子比起他们乡下的孩子来养的很是娇弱,经不起这般的惊吓。

麻子娘也不是故意放鹅吓小孩子的,她的鹅平常就在村里晃悠着,谁知道这次回逮着外来人就叨啊,她刚才听到消息立马拿着赶鹅的竹竿过来了。

有主人的出手,大白鹅终于消停下来,对着小男孩嘎嘎嘎地高叫了几声,伸着长脖子张开翅膀扇了扇,洋洋得意。

“呜呜呜,小叔,它追着咬我它咬我……”小男孩宋长兴趴在表舅舅怀里哭的很是凄惨,看来是被吓得不轻。

麻子娘见此不好意思了,赶紧上竹竿把鹅赶走,对李林连连道歉。

“小林郎中,对不住啊,让你家孩子受惊了,等会儿我回去好好收拾它给孩子出气,实话说它平时真不叨人的,咱村的小孩都喜欢跟它们追着玩儿,从没被叨过。”

麻子娘给自家鹅说情,不然万一小林郎中要给他孩子出气想把鹅宰了咋办,她还指望着这只头鹅带着她家鹅群多多下蛋,好继续供奉小仙女呢。

其他人也纷纷忍着笑出来作证,表示鹅在小仙女的庇佑下长的十分精灵,但心肯定是好的。

看,它就不欺负自家人。

又受到一波精神攻击的李林:“…………”村里人都有毒吧?!

李林抹了把脸,摆手说没事,然后心累地抱起不哭的小外甥,准备回卫生站了。

李老头过去提示他记得拿着粮本去老族伯那儿领口粮,不然卫生站冷锅冷灶啥都没有,俩舅甥吃啥喝啥。

“这,本来就粮食紧张,我打算去粮站买,不给队上添麻烦……”李林犹豫着推迟。

他的粮食关系虽然挂在李家村,但其实吃的是国家供应粮,有粮本能每月领一定量配给的口粮。

之前在县医院进修学习,他是凭粮本直接在医院食堂挂靠吃饭的。

但是县城正闹粮荒,医院伙食越来越差,吃都吃不饱,他的进修也不得不提前结束,相当于被医院赶回来了,只为了省出一份口粮。

想来乡下的粮食也不会多到哪儿去,李林回来前就打算好了,准备拿粮本花大钱去粮站购买高价粮,这样就不用再让队上缺粮之余还要挤出一份匀给他了。

谁知他刚说要去花钱买粮,众人均是一副看傻子的眼神瞅着他。

李老头收起烟杆儿瞥了他一眼,“咱村最不缺的就是粮食,你买啥高价粮,是不是傻?”

李林懵逼脸,舅甥俩同时响起一阵咕噜噜饿肚子的声音。

第43章

“还没吃饭?走走走, 别回卫生站了,先去咱家让你婶儿给你做顿饭吃。”

李老头又把李林扯了回去,顺便多带了一个小屁孩。

赵凤仙妯娌仨已经在家做午饭了, 正好多加两碗水就行,李婆子从粮柜又舀了一瓢玉米面。

“不行不行, 我还是回卫生站吧。”李林一见来真的,起身抱着小外甥想走。

“小叔, 我饿。”宋长兴捂着呱呱叫的肚子,想留下吃口饭。

李林的步子迈不动了, 他饿上一天都没事儿,孩子不行, 饿久了对身体不好。

李婆子出来挽留了两句, 他就顺势厚着脸皮留了下来。

“看把孩子饿的,放心留下吃吧,我多往锅里添了一瓢面, 绝对管饱。”李婆子如此宽慰他道。

她手里还洗着一碗底江米, 是给宝贝孙女煮粥用的,此刻心情不错。

“那多不好意思,咋能白吃你们的口粮。”李林放下小外甥,从发白的口袋里掏啊掏,掏出一张皱皱巴巴的粮票, 二两的量, 是平时在医院食堂他和外甥一顿的口粮消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