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水墨田居小日子(41)

作者: 竹子米 阅读记录

谁知道呢?

邻居房子的整体形状出来了,小别墅和休闲馆都是典型的意式风格,石砌的墙面,陶瓦的屋顶,还有烟囱和小花园。花园围着一圈矮的木栅栏,不设围墙。

两栋建筑颜色低调,都是一些淡色调的仿古砖石,与她租住的宅子风格不同,但外形、色彩略有相似,矗在同一个地方不会太突兀。

没过几天,有一个戴着眼镜文质彬彬的男人过来敲门。

“装网线?”苏杏站在门口,微感讶异。

她在家除了运动时间,皆穿一身轻闲的古服便装,改良过的。如婷玉送的那些太过正式有些累赘,压箱底了。线条优美素雅的衣裳,配着一张娇俏柔美的面孔,令初见之人有些刹那的惊艳。

这一身复古的装束,村里人早已见怪不怪。

“对,”男子的目光落在她的脸庞上,微笑道,“我们老板开休闲馆需要网络,听说你也没办?要不一起?因为人少的话人家部门不受理。现在整个村子就咱们几户,周村长家我去问过,老人说不懂网络用不着。”

如果苏杏同意,多一户使用,多一份希望。

“你去办?”苏杏问得很直白。

若要她去就不办了,半夜在东江桥上网挺浪漫的,况且每天要扔垃圾。

世人对于美女,总是纵容几分。

“当然,我们有专人办理。”

专人办理?意思是另有跑腿的。

“好啊!”有顺风车坐,何乐而不为。

得到她的肯定回复,男子告辞了。

苏杏掩上院门,继续回凉亭码字。

唉,如果不必她跑一趟就更好了,安装网线要登记身份信息的。不是她耍娇小姐脾气,而是小地方办事效率低,受尽闲气。

前阵子她带着几只狗打车到市里找宠物医院打疫苗办证,结果人家分工精细,专职打疫苗的医生喝喜酒去了,请假,让她明天再来。她不过是多问一句没别的医生会打针吗?

人家长叹一口气说,哎呀,这里是小地方,办事不如大省城方便,要不您坐客车进省城?

嗬,没辙,她明天还得跑一趟。

四只狗打完疫苗交了资料,快半个月才拿到证。这医院给她印象不好,感觉不靠谱,未雨绸缪的她在市里逛了一圈,先后找了两家宠物店。

经过小镇的时候,又找到一间离梅林村算比较近的兽医站地址,以防万一。

她这人最怕一些小事麻烦个没完没了,所以对拉网线一事不怎么上心。

那男人办事效率不慢,第二天就有人进村忙了起来。过不久,有个年轻人过来找她要身份证件的复印件与申请表格等。

个人信息怎能放心给外人?索性跟他跑了一趟,因为对方有车,出入方便。上午登记好,下午就有人来她家拉了光纤,手机信号变强了,在家里直接能上网不必再跑东江桥。

村里人口多,有时候确实很方便。

不过,扔垃圾还得去东江桥,那些外来户貌似没意识到这一点。

无妨,苏杏在家把文稿上传电脑,存在草稿箱按数量每天更新。然后收拾收拾,包袱款款地一手抄起油纸伞率领四只大狼狗兴冲冲地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回古代刨坟……呃不,探亲访友去了。

独居深山太久,完全忘记与人方便的道理,出远门居然忘了在门口多挂一张“主人已死,有事烧纸”之类的温馨提示牌。

她前脚刚离开,后脚村里就来了几辆车。

傍晚的时候,初来乍到的新邻居盛情邀请周叔一家去他们的小花园吃喝玩乐。唯恐惊扰病人,其中有个人很耐心,动作很轻和地在她家门口敲了好久,好久……

第52章

汉代谚语有云: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妇不织或受之寒。

男耕女织,是当代小农最基本的生活方式。除非男人不顶用或者出外服兵役,女人便成了家中的主要劳动力,下田劳作等体力活必不可少。

山里人家轻松许多,因为远离世俗,不受赋税徭役之苦。

来自不同地方的纺织娘们心思巧妙,使出拿手绝活,粗布麻料,绫罗绸缎皆信手拈来。不过后者成本高,迁居至此不过短短十年,顶多人身一套,不敢多做。

山谷里的每一个姑娘都懂得纺纱织布,绣缝嫁衣裳。嫁人以后,除了日常所需,她们还要在儿女成年之前裁出一套新净名贵的衣裳在成年礼上穿,寄托着父母的一片期望与祝愿。

整座山谷里,除了如婷玉、苏杏,其余人等尽皆有之。

自从她俩在这儿住下,当地人给她们做了好几套素净衣裳,一年四季都有。只是无人敢代替其父母送赠那一套意义深重的成年服饰,她俩也不要求。

如婷玉原有一套,因祸事被烧毁家中,从此只字不提。

苏杏一直到后来才知道这种习俗,她是现代人,听着新鲜,不在乎有没有。

她一直跟在如婷玉身边,人前哑口无言,人后谈笑风生。两人一起混的时候,人们常常见到如此一番景象。

一人面容冷淡,专心治病。

一个在旁边端坐案前,认真倾听病患的畅所欲言,一支红木狼毫笔时不时蘸一下墨,书写利索。

给自己人治病,婷玉只收日常用品当酬劳。若是够用了,便让大家给苏杏讲一下各自故乡的风俗习惯,或者人生路上的各种见闻来代替。

在外边也是这样,要么给钱,要么详述各地风情。

苏杏随身携带一本a4的白纸笔记本,不敢显露出来,用一个麻质的挎包包着边缘,然后在上边奋笔疾书。一开始不大适应,习惯了就好。

当代有纸,质量与现代天差地别。

她不敢将古代的纸带回现代扬名立万,也不敢在古人面前显摆现代的纸张。尊重历史,但不影响历史。知道太多的她尽量当好一名合格的旁观者,见证历史,见证未来,一一记录下来供后人翻阅考证。

如果未来还有后人的话……

一天午后,苏杏正在笔记归类,婷玉忽然说:“我收了三个徒弟。”

苏杏怔了下,“哦?资质如何?”

“尚可。”都是接触过药材或者家中世代行医的孩童,一点就通。

“那以后我怎么找你?”

闻音知意,两人相处久了,有些话不言而喻。如婷玉抬头望了一下天,眉宇轻舒,好半晌不曾说话。

苏杏也不在意,继续手头上的工作。

“我的玉佩,你用那什么……呃,拍一下,试试能否穿越。”

穿越?某人一拍额头,眼神亮了。

“诶,对呀!我怎么没想到呢?”拍什么玉佩,拍她本人就够了。但见对方已经把玉佩拿出来……得,拍就拍吧,毕竟背景经常变化,难保不出岔子。

玉佩是婷玉最珍爱的宝贝,一直随身带着,无论走到哪里她都找得到人。哈哈,身在历史中有些得意忘形了,浑然忘却挖掘自己的技能,幸亏有人在旁边提醒。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生死离别。

苏杏心里清楚,如婷玉收徒是为了找接班人,意味着她随时会离开山谷。巫医族消失世间百余年,依旧被人一眼认出,这是如母的疏忽。

血淋淋的教训让婷玉意识到,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让她放弃医术是不可能的,放弃了,等于辜负母亲一番苦心栽培,辜负祖上的血脉,辜负她与生俱来的天赋。

那她做人还有什么意义?嫁人生子这个念头,早在父母惨死的那一刻消失殆尽。

所以,她不打算长居山谷,也拒绝去未来生活。

从苏杏口中得知,未来的世界根本没有巫医族,意思是她灭族了。技能逆天,不为世人所容,何不洒脱一些,像孤魂似地游离世间,看尽人生冷暖苦痛……

冬至,寒风呼啸,大雪纷飞,街道,屋宇,铺上了厚厚的雪层。在现代人眼里,古朴雅致的屋宇,一片片飘飞的雪花,如诗如画,充斥着浓厚的传统文化气息。

上一篇: 清欢 下一篇: 想暴富的我卖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