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少爷满心不甘,但确实不好跟一只兔子较真儿,否则岂非显得他太不讲理。虽然他确实不是什么讲理之人。
他悻悻松手:“兔崽子,下回再敢占我便宜,看我不炖了你做汤。”
陆听溪忙将吓个半死的兔子抱回怀里,顺毛安抚。
兔子嗅觉之灵敏不亚于猎犬,这只长毛兔今日还没喂过,其实她私心里觉着,谢少爷怕是来前吃了胡萝卜,这才招来这一番轻薄。
但她面上当然不能这样说,否则这只兔子立等就得被谢少爷宰了炖汤。
谢思言从被一只兔子轻薄的阴霾里缓过来一些,才道:“异日放榜,我会给你去信。”
陆听溪点头。
其实他纵然不来信,她也会知晓结果,会试是三年一度的大比,会试的杏榜更是天下人都盯着的。她身处南方,至多就是消息传得慢些,晚几日知道而已。
车驾已在深林外的路口等候多时,谢思言说无可说才作辞。走出几步,又倏地折回。
陆听溪以为他还要交代什么,正预备竖起耳朵听,却不防被他一把搂入怀中。
热息骤近,低喘在耳。她怔神的工夫,面前男人已一口含住了她的耳珠。酥麻微痒,她不禁轻颤一下。他箍在她腰间的手愈来愈紧,仿佛要将她揉进他的骨血里。
怀里的兔子不知何时已跳了下去,她被他一径按到树干上,牢牢钳制,从眉眼一直吻到脸颊,最后双唇被他封住。深卷疾吮,咂呜有声,他不住吸吮她口中香津甜唾,唇舌纠缠之间水泽交融,她听着那动静,满面羞红,连耳朵尖都要烧起来。
想到林外还有好些人,说不得哪个进来催他就要撞见这一幕,她便慌得了不得,心跳咚咚,一双盈盈水眸不住乱瞟。后头他手脚竟又开始不老实,她也顾不得许多,情急之下踩他一脚。
他终于举动一顿。睁眼见她嗔视,在她嘴角舔了一下才缓缓放开她,眼底写满了意犹未尽。
陆听溪双颊烫似火起,腿又发软,扶住树干歇了片刻才能站稳。揩了额上细汗,她抱起兔子,也不敢看他,打从另一条小道一溜烟跑了。
谢思言轻舐嘴角。
小姑娘没有抬手甩他一巴掌,亦没有哭闹,似还羞赧了,是个好兆头。如若不是外头还有好些人,小姑娘心里慌,他大约还能亲得更久些。
拿帕子揩掉了唇上蹭到的唇脂,他正欲出去,塞帕子时,却发现自己衣襟上沾了好几撮兔毛。
他嘴角微扯。
那兔崽子还算有点眼色,方才没碍着他的事。不过他还是看那兔崽子不顺眼,它凭什么整日被陆听溪抱在怀里,他还没被小姑娘正经抱过呢。
光阴忽忽而过,眨眼间过了年关。年后的日子过得飞快,尤其上元之后,晃眼的工夫,再翻历日,已入了三月。
楚王府暖房里的牡丹、芍药渐次被移出,错落搁到园子里,竞相争艳。
沈惟钦负手打量了眼前偌大的花台,总觉还缺点什么。思来想去,觉着大抵是少了个跟他一起观花的人。
他去年在扬州待到腊月,但酒楼一别之后,就没再跟陆听溪见过面。
倒是后头又断断续续与谢思言见了几面。
谢思言最终还是答应让他去取证,还为了两不相欠,甩了一千两辛苦费给他,只是显然仍旧怀疑他的用心。诚如谢思言所说,他完全可以换旁的法子换掉曹济,最终仍选择与他合作,不过是怀着试探他的心思。
沈惟钦在花台前凝思时,厉枭来禀道:“世孙,放榜了,魏国公世子位列一甲,榜眼。”
“这一榜的状元真了不得,竟压了魏国公世子,却不知是哪家的?”
“新科状元是昌国公家的三公子,据说是圣上钦点的。”
沈惟钦思量一回,轻轻一笑。
他前次赴京,将京中权贵的状况摸了个大概,那昌国公家的三公子虽也是个天资勤勉兼具的,但力压谢思言,却是不够的。
以谢思言之才,殿试夺魁应是易如反掌的,他心性又坚又稳,发挥失常也不太可能。
那么,只有两种可能。一是内中有猫腻,二是皇帝故意为之。
想到皇帝,他目光渐深。
他那个皇伯祖父,近几年也不知是否上了年纪,行事越发怪诞。朝野内外一直流传着一种说法,皇帝是弑兄夺位。因着这个传言,皇帝在登基之初以铁血手腕清洗了朝堂上下,这事也就渐渐被压了下去。他也是因着宗室的身份,才知悉得稍多一些。
皇帝继统之后,先是稳住了局势,后来又为博贤名,轻徭薄赋,手段也温和不少。但这两年,他越发阴晴不定,早些年的宽仁渐渐不复得见。
如若当真是第二种可能,他一时间还摸不准皇帝的意图。他知道的太少,往后还是应当多在宫中收买些眼线才是。
陆听溪听闻殿试排名时,愣了许久才回神。
隔日,她收到了谢思言从京中寄来的信。但他信上只是寥寥几句,说得了一甲榜眼,让她莫要挂心,又问她安否,旁的没有多言一字。
这般反而更让她挂心。
她展纸研磨,斟酌半日写了一封长信,先问了他状况,又长篇累牍地宽慰他。然而信送出去一月,迟迟未收到他的回信。
恰此时,陆家来了家书,说老太太身子不爽利,让叶氏回去侍疾,陆听溪自请与叶氏一道。
京师与扬州相去颇远,陆文瑞放心不下,自家却又脱不开身,思想一日,觉着齐正斌这人甚是信靠,又熟知南北各地状况,便点了一众护卫,请齐正斌来护送母女二人回京。陆听溪觉着尴尬,但齐正斌确是最合适的人,她也想不出旁的人选。
抵达通州后,再行一两日就能到达京城。
天将暮色,众人在客栈住店。
陆听溪与叶氏同住一屋。两人在房内用了饭,陆听溪想起上回在通州这边尝过几样点心滋味极好,想让母亲也尝尝,又怕丫鬟寻不见地方,便自己带着几个仆妇下了楼去。
东西将买齐时,她一转头,正遇上从酒楼沽酒出来的齐正斌。她点个头就想回去,却听齐正斌在身后道:“其实表妹根本不必防我,我跟表妹、跟陆家都没甚利益冲突。”
陆听溪只道他多心了。
齐正斌道:“表妹此番回京,大抵就要开始议亲了。冒昧说一句,表妹若是想过安生日子,还是不要入谢家门为好。”
陆听溪蓦地回头:“表兄此言逾矩了。”
齐正斌笑道:“先前已说了是冒昧。不过,为了表明我确无恶意,我可以再给表妹透一件事——表妹抵京后,让魏国公世子留意着昌国公府那边,尤其留意着那位新科状元,莫让他死了。”
第43章
“多谢告知。”陆听溪言罢离去。
她回到客栈后, 将点心交于母亲,回身要去盥洗时,就听母亲在身后道:“你上回来此, 是如何遇见魏国公世子的?”
叶氏说着话,上下打量女儿。
女儿那次从通州回来, 并未多言经过, 只道是魏国公世子救了她。她当时忖着女儿约莫是受惊不小,便未加追问。眼下到了通州地界, 不免想起去年这桩事,思来想去,还是想探个究竟。
陆听溪没想到母亲会问及此事。当时在别庄里的事, 即便是面对母亲, 她也不好宣之于口。想了一想, 她道:“就是我当时遇险, 世子凑巧路过,救下了我,倒也没甚好说的。”
叶氏大致能猜到女儿所言非虚,但应是隐去了什么要紧之处。
她忽兴此问, 自是有缘由的。
她先前未曾留意,后头南下之后,才逐渐回过味儿来。
魏国公世子似乎对她女儿怀有别样心思。这倒令她颇为意外。淘淘虽跟魏国公世子早就相识,但两人自来不和, 淘淘儿时又皮得很, 她每回带着女儿去魏国公府做客, 都担心女儿跟世子起争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