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琢玉(46)+番外
没过一会儿,人便渐渐多起来了,玉章辞便和一些同僚寒暄起来,顺便把玉绾和玉黎介绍给同僚,不过玉黎的身份比较尴尬,到底不是嫡子,因此若是对方不问,他便也不说了……谁会带个歌姬生的庶子来这种宴会呢,真是丢人。
他也不想想,自己那嫡妻生的大儿子,给他丢了多少的人。
玉黎倒是没什么所谓,反正特早就了解自己父亲的心思了,他现在最关心的,还是那个给他送请柬的九皇子……找他来到底是为了什么?
不过他直到宴会开始,他也没得到答案,九皇子元珩甚至进场的时候就从他们面前走过去了,也没停下脚步来看他一眼,更别提打招呼了。
玉绾在一旁十分得意……你瞧,还说是九皇子亲自请的你呢,九皇子压根就不认识你!
“皇后娘娘到,太子殿下到,康王殿下……”
“太后娘娘到……静王殿下、宁王殿下到……”
来了许多人,底下的大臣们便一直跪着,直到最后听见一声“陛下驾到……”,便见玄色帝服的下摆从眼前掠过,最后在远远的上首听到一句:
“众爱卿平身,今日中秋夜宴,不必拘礼。”
“多谢陛下隆恩。”众人依言起身,各自归位。
然后便是皇帝、太后以及众臣的一阵寒暄,多是些祝福的好话,玉黎在底下听着,也觉得乏味,所以他便悄悄观察起皇室中人来。
章武皇帝元丰二十五岁继位,如今已经四十有六,只是皇室中人保养得宜,看上去也不过四十出头,皇后贾氏是章武帝的第二任皇后,元后身子弱,生大皇子时难产,最后大皇子夭折,她也元气大伤,后来生下大公主平阳公主之后便仙逝了。贾皇后四十不到,但是长得非常美艳,甚至从容貌上来说,章武帝都不如她。因此她的两个儿子太子元琛和五皇子康王元琦长相都甚是出类拔萃,不过也有缺点,就是长得不够男子的硬朗,有股女气。而她的女儿武阳公主则相反,更像父亲章武帝,因此长得并不算漂亮。
三皇子静王元珉是柔夫人所生,而今二十四岁。柔夫人如她的封号一般,温柔婉淑,元珉倒是与他母亲不相似,长相倒是俊毅英气,但为人深险有城府,是所有皇子中最野心勃勃的一个。
第43章 中秋夜宴(下)
六皇子宁王元瑛是淑妃所生,现今二十一岁,为人沉稳,是所有皇子中长相最酷肖章武帝的,所以也很得章武帝的喜欢。他有一个同母的妹妹,也就是四公主余姚公主,兄妹俩感情甚好。
七皇子襄王元玿是梅妃所生,梅妃是右丞相张泽敏之女,张泽敏是两朝元老,曾是章武帝的老师,就像宋朝的王安石,是个非常有雄才伟略的文人,但是襄王元玿却不太出色,无论是文采还是武略,都算是所有皇子中最不起眼的了。
八皇子元瑞就是惠妃的儿子,而惠妃就是虎贲将军常启山的女儿,元瑞还只有十七岁,未封王。元瑞长相虽不出色,但是偏爱舞刀弄枪,跟他的外祖父一样是个十足的武将。
最小的皇子便是九皇子元珩了。
玉黎看着对面不远处坐着的少年,微微眯起了眼睛。
元珩是贤妃所生,他是所有皇子中容貌最出色的,既继承了章武帝的英气俊朗,又遗传了贤妃的倾国倾城之美,无论他说不说话,只要站在那里,就是一群人中最显眼的。而且他非常勤学孝顺、温和有礼,因此十分得太后和章武帝的喜爱。
只可惜,他是个哑巴。
当然,他不是天生哑的,是在十岁的时候,生了病,自从这之后就不能说话了。不过他身边随身跟着一个人,那人看得懂唇语,所以交流倒也不算阻碍。只是,一个哑巴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做皇帝的,所以哪怕太子元琛最后不能当皇帝,这个位子轮到谁也不会轮到他。正因如此,虽然他容貌昳丽为人又出色,但所有皇子包括太子都没有把他当成对手,毕竟一个哑巴,哪怕所有皇子都死光了,也轮不到他来当皇帝,又有什么可忌惮的?
不过,玉黎仔细看了他几眼,觉得一年前自己在灵溪边救的少年,分明就是他,当时,少年是会说话的……
所以很有可能,元珩其实只是在装哑,以此来韬光养晦。
宴会进行了好一会儿,歌舞已经换了好几拨,正是酒酣耳热的时候,皇帝和宁王元瑛正说着什么,底下的大臣家眷们便喝酒观舞,倒是一派和谐。
玉黎对宴会没什么兴趣,对于歌舞也是意兴阑珊,正暗自观察底下坐着的大臣时,却见一个内侍模样的人走到他边上,对他恭敬道:
“玉三公子,九皇子殿下有请,请你移步别处说话。”
玉黎一愣,随即看向斜对面的元珩,只见元珩坐在那里,正朝着自己微微笑,表情十分温和有礼,但是魅惑人心的俊脸上那双丹凤眼却深邃而意味深长。
玉章辞和玉绾当然也注意到了,玉章辞见玉黎犹豫,立刻催他道:“九皇子殿下有请,还不快去!”
“是。”玉黎便起身跟随那内侍往大殿深处走去。
此刻众人正在喝酒观舞,倒无人注意他起身,有个别注意的,也以为他是去解手了。
玉黎跟着那内侍走出了沁华殿,外面夜色正浓,一轮又圆又大的月亮正挂在天边,将月华静静地洒向人间,为宫殿楼台和芭蕉青松都披上了一层梦幻似的纱衣。四周静寂,只有身后的歌声渺茫,就如同朦胧的宫灯,交织成了中秋的夜。
走过一个垂花门,又往深处走了半刻钟,内侍终于带着他走到了一座三层高的楼台,内侍说:
“里面有贵客正在等您,请随我来。”
玉黎一愣,贵客?难道不是元珩?
他跟着内侍走到三楼的一个房间门口,那房间的门不是推的,而是左右拉开的,门上用最好的宣纸糊住,既透光又遮挡了房中的景色,尤其是里面竖着的一块大屏风,完全遮住了里头的人影。
内侍先一步进去,然后对着屏风后的人道:“公主,人到了。”
玉黎蓦地睁大眼睛,随即便看见智雪从那屏风后走出来,脸上像是惊慌,又像是激动,且有三分茫然,只是等他看见玉黎,脸上便猛地化作了惊喜,同时还松了一口气似的,叫道:
“阿黎你来了!”
玉黎好奇地走过去,便看见一个贵妇人坐在那里,正微笑地看着自己,他脑海中闪过一张脸,下意识地脱口道:
“长公主……”
长乐公主穿着一身棠棣色的锦衣,梳着百合髻,烧蓝点翠的步摇和金色的花钿缀满发髻。她鹅蛋脸儿,双眸灵动,年轻的时候必然是个如小鹿一般美丽灵动的女子。现今长了年纪,便添了贵气,愈发华贵无比。她打量着玉黎,微笑道:“难为你还记得我。”
玉黎想下跪行礼,可是想到本该在宫门口马车里等自己的智雪不知怎的被带到了这里,眉头就蹙了起来,上前一步将智雪藏在身后,道:“您若有事,直接找我即可,为何要将我的小厮叫来?他不懂事,怕言语冲撞您……”
长乐公主轻笑了一声,打断了他的话,见他一愣,便道:“见你如此护着阿雪,我倒也欣慰。”
智雪在玉黎身后,闻言也插嘴道:“阿黎本来就待我如兄弟,我与他一起长大的,原是比亲兄弟更亲的。”
长乐公主便笑了笑。
其实她还是挺喜欢玉黎的,虽然他出身不太好,但是长相俊俏,气质出众,为人不卑不亢,且说话进退有度,最重要的是,待她的儿子好。
玉黎见二人如此说话,心中一觉,突然想起前些日子在青桐书院见到长乐公主时的情形,他立刻想到了什么,只是此事乃是皇家秘辛,他不能主动开口问。
果然,长乐公主见他蹙着眉头一脸疑惑的模样,主动开口道:“不瞒你说,阿雪是我失散多年的孩子,方才我把他带来,就是为了验证他是否是我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