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七零:医务小媳妇(36)

作者: 萌萌哒 阅读记录

霍流深忍不住笑起来,越笑越大声。陆青月有些恼羞成怒地拍了他一下,“快干活,别扯有的没的。”

两人搬着筐子回去的时候正好赶上了吃晚饭的时候,陆青月边晾晒好绷带边和霍流深说着话,这个场景被陆青华看见了,她这段时间被陆青月和霍流深毫不留情地下了好几次面子,虽然还是想凑过来说话,但是想到霍流深对她不冷不热的态度,就有些踌躇,最终远远的看了几眼,自己钻进帐篷里去了。

霍流深也看见远处张望的陆青华了,有些好奇道:“你们两个从小就这样吗?”

陆青月无所谓地点点头说:“对啊,我们从话就不是很合得来。”

霍流深又问:“她在家也对你这样?”

陆青月沉默了一会儿,答非所问道:“你不应该问我在家是不是对她也这样吗,我这段时间可没说过她什么好话。”

“我不是跟你说过吗,我只相信你,不信别人。”霍流深说。

陆青月本还想再说什么,但是想了想,说:“我记得。”

后面两个人不再说话了,但是气氛却变得很温馨,还有点暧昧,比两个人说话的时候还要令人舒适。

第二天,新的作战计划终于确定下来,有关的部门都开始加班加点地准备物资和训练士兵,开战的时间已经确定下来,霍流深也忙了起来。

对面的敌军,经过几次的失利之后,士气大减,已经龟缩了好几天没有动静了。经过接连几次的小胜,军营里现在士气高涨,每个人脸上都看起红光满面的,就等着这场仗打完回家了。

上战场的前一夜,陆青月和郑小慧聊天,问她怎么决定要来参军的。

郑小慧却有些异常的沉默,陆青月意识到大概问到了郑小慧不愿意回答的问题,于是赶忙说:“不想回答没关系的……”

“也不是不想回答,就是不知道该怎么说,”郑小慧轻声说,“我爸爸也是一名光荣的军人,但是我五岁的时候他在战场上牺牲了,我从小是被国家养大的,正好有征兵,我就自愿报名来了。”郑小慧轻声说。

陆青月啊了一声,原来是这样。郑小慧一直非常活泼开朗,无忧无虑的性格,想不到原来背后有这样的身世。

“那你呢,青月,你为什么要参军啊?”郑小慧问道。

“可能是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吧。如果没有参军我现在可能早就……”陆青月突然停下了话头,想起上一辈子的刘海粱,只觉得心中无比庆幸。

两人又说了一会儿话,郑小慧问道:“明天还要去战场,你害怕吗?”

“小慧,你害怕吗?陆青月问。

“我有点,但是又希望自己能救更多的人。”郑小慧回答道。

“我害怕,但倒不害怕有危险,我害怕的其实是……”是霍流深出个三长两短,那她才真是不知道该怎么办,但是她一方面相信霍流深的能力,却又止不住的杞人忧天。

“或许我还是摆脱不了噩梦吧。”陆青月喃喃自语地说。明明自己也要上战场,但却没有时间担心自己,反而总是担心霍流深在战场上的情况,生怕如今的一切灰飞烟灭。

“我知道了,你害怕的是不是姐夫会受伤啊?”郑小慧笑着说。

“就你知道的多。”陆青月也笑着说,说完忍不住叹了一口气。

霍流深已经变成了她的一种执念,一种重生的象征,看得见的美好未来的符号。

这样不对,但陆青月一时间也不知道该怎么办,霍流深又不是一个私有物品能随时随刻跟着陆青月,还是多克服一下吧,可能不久就好了,陆青月想到这里叹了一口气。

两人又聊了一会儿,看时间不早了才睡下了。

医疗处的另一个帐篷里,陆青华也在和吉小雪聊天。

吉小雪刚给陆青华倒完洗脚水,沉默着回了帐篷,就听见陆青华说:“黑灯瞎火的,蜡烛没有了吗。”

“蜡烛只剩下小半根了,”吉小雪说,“用的再多了物资处也不给批的。”

“你就拿出来用呗,整天计算着这个计算着那个的,也没减你攒下什么有用的东西,”陆青华嘀咕着说,“真小家子气,那个蜡烛有一半儿可是分给我的。”

“一半儿是你的,可整根蜡烛都是你用完的。”吉小雪忍不住反驳。

吉小雪这段时间一直在照顾陆青华,但也没得到过陆青华的好脸色,脾气再好也觉得有些委屈,转过身点亮了蜡烛,自己躺在被窝里睡下,再也不说话了。

陆青华忍不住说她:“说你两句就不高兴啦,我说的不对吗,点蜡烛的时候不也给你照着了吗?”

吉小雪还是不说话。

陆青华本来想点上蜡烛和吉小雪聊聊天,但看吉小雪这个样子一会儿怕是要自己起来吹蜡烛了,于是想了想便说,“我也发现蜡烛不顶用了,我们还是吹了蜡烛再说话吧,我想给你讲讲我小时候的事呢。”陆青华知道吉小雪一直想知道陆家的背景,故意这样说道。

吉小雪生气的坐了起来,看着陆青华,“之前问了你你也不说,一会儿可不能看蜡烛灭了就说要睡了。”

陆青华本来是这样打算的,毕竟陆家虽然也住进了大院,但却是首都圈子里的最末尾的那一队,跟霍家当然不能比,说起来不是很有面子,但吉小雪这样直白地说她,她忍不住说:“我哪有这样,我你又不是不了解。”

吉小雪这才下床吹蜡烛,回到被窝里以后说:“现在你可以说了吧。”

第四十六章 逃婚的吉小雪

“嗯,我跟你说我小时候可是从大院里长大的,大院你知道吧,有些地位的人都住在那里……”陆青华绞尽脑汁地给自己贴金。好在陆卫东职位即使不是很高,也给了她吹牛的资本。

陆青华忽悠了吉小雪一会儿,才说:“我说完了,你应该对首都大致了解了吧。”

吉小雪沉默了一会儿,掩饰不住地艳羡,:“青华,你真是太幸运了”

“这有什么,你要是去了首都就会发现厉害的人多了去了。”陆青华打着哈欠说,“对了,你呢,你怎么想着来参军的,你不是西边儿山区来的吗,怎么在北京参的军啊。”

“我家一个亲戚给介绍的,差点儿就没能当上兵呢。”吉小雪含糊地说,想要糊弄过去,好在陆青华也不在乎她说了什么,已经昏昏欲睡了。

吉小雪却有些睡不着了。

当初她还在山区的时候,是家里的第三个孩子。母亲一连生了三个女儿,每天都被奶奶阴阳怪气的冷嘲热讽,既要照顾家里和三个孩子,还要伺候婆婆,长年累月下来,性格非常古怪,动不动就把气撒到孩子身上。

吉小雪的大姐还好,是她的第一个孩子,母亲还是很疼她,吉小雪的二姐是个会讨好卖乖的,每天都会哄着母亲,吉小雪后来学二姐说好话,但是已经不管用了,母亲把连生三个女儿被人婆婆看不起的怨恨归到了吉小雪一个人身上,怨她是个女孩儿,又怨她长得丑让她被人怀疑不是自己生的,每天对吉小雪非打即骂。还好吉小雪嫁到城里的姑姑和吉小雪很亲,有时候过年回来,就会和吉小雪说说话,讲讲外面的事。

后来吉小雪十六岁的时候,奶奶给吉小雪定了一个婆家。是村西头的一户贫苦人家,那个男人家并不富有,因此也找不到合心意的女孩子。恰巧他们认识吉小雪的奶奶,几个人一合计之下,那户人家给了吉小雪的奶奶十块钱,就要娶吉小雪,还专门来吉小雪家看过她。

那一刻吉小雪才知道她将来会是什么样子。嫁到一户没有希望的穷人家,和母亲一样不停地干活生孩子,如果生了女孩子还会被婆家冷嘲热讽,最后被逼得每天阴着脸,只会把气撒在孩子身上。

吉小雪害怕了。她想起姑姑告诉她的外面县城里的世界,听起来那么美好,隔三差五的吃肉,还能买到精米细面做馒头包子吃,不像大山里一样整天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种地,收成还不好,每天吃得最多的就是地瓜,吃多了胃就反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