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八零年代金满仓(163)+番外

“你们这挺齐全的嘛。”看着杨家几个娃手脚麻利的把鱼给剖开,穿上签子,螃蟹虾子一个个串上去,杨宁馨拿了一点点猪油烧融了,用筷子点了点洒在鱼虾上边。

“哇,还有猪油抹上头!”邱成功惊讶的喊了一声,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这个年代,菜里能放猪油就是一种奢侈,杨家弄点小吃都还能在鱼虾身上抹油,那可真是太阔绰了!

杨宁馨把筷子收了起来,捧着那碗猪油回了厨房。

烧烤一定要抹很多油,不停的烤,不停的抹,这样烤出来的东西才好吃,可是这个年代没办法,家里宠着她,能让她在鱼虾上边抹一点点已经是格外仁慈了,她可不能不顾家里的条件,为了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而铺张浪费。

真希望改革开放的春风快点吹过来,这样她就可以放开手脚挣钱,挣了钱就能买到各种自己想吃的东西了。

对于标准的吃货,她对生活的要求其余方面都很低,唯独美食不可辜负。

回到烧烤架子旁边,杨宁馨惊讶的发现,“主厨”的竟然是邱成才,二柱拿了扇子在一边轻轻的扇风,把木炭的火扇得旺旺的。

“邱成才,要不停的翻动这个鱼的身子,要不是烤糊了。”三柱做为熟练工,在一边指点江山。

因为油不能放太多,鱼不能在炭火上搁一段时间,要不是就该糊了,只能靠不断的翻动鱼的身子保持高温炙烤又不会被烧焦。

好嘛,二柱三柱还挺会欺负人的,不想在炭火边受罪,打着教邱成才烧烤的旗子,实际上无情的剥削别人的劳动力。

“该放盐了。”

杨宁馨用筷子挑了一点点盐水蘸到了鱼身上,从头到尾,又从尾到头,邱成才拿着烤鱼的签子,觉得有些热,可还是咬牙忍住——刚刚听二柱他们说小六最爱吃烧烤,自己无论如何都要烤出美味的鱼来给小六吃!

“邱成才,把鱼翻过来!”端着碗在手里,把鱼的一边都抹了一遍盐水,又开始抹另外一边。这抹盐水还很有讲究,不能一个地方太多,一个地方又太少,必须要均衡。这个年代不仅油是稀罕东西,就连盐也要紧把细用,所以蘸盐水的时候用筷子轻轻的点到鱼身上,再用筷头慢慢的抹,一点点的渗到鱼身里,这样才能入味。

她拿着筷子一点点的蘸着盐水,邱成才站在她身边,手里拿着签子,心里格外的快活,他感觉到他与杨宁馨分工合作,就像小时候玩过家家,两个人组成了一个家庭,为一群孩子烧饭煮菜,格外温馨。

“邱成才,邱成才!”

杨宁馨把盐水抹匀称了,可没看到邱成才有反应,提高嗓音喊了两句,邱成才这才回过神来:“噢噢噢……怎么了?”

“没怎么,请烤鱼!”二柱指了指那个铁架,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模样:“我不是已经教过你怎么做了吗,咋就不会呢?”

邱成才“啊”了一声,赶紧把鱼给架上。

他不过是开了点小差,严格的师父就开始嫌弃他了。

“哥,邱成才烤得挺不错的啦,你看那一面已经烤得金黄,而且一点都没烤糊!”三柱在一边打圆场,作为二师父,他觉得邱成才这个徒弟挺有慧根,一教就会,是个不可多得的烧烤人才。

几个人一齐动手,烧火的,蘸料的,烤鱼的,还有牛蛋和邱成功在旁边负责说鼓励赞美的话,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没有多久,一串串螃蟹鱼虾就烤好了。

“我先给爷爷送一串进去。”

杨宁馨拿起一个烤好的鱼,蹬蹬蹬的朝堂屋那边跑了过去,杨国平和王月芽怼她这么好,她自然也把他们记在心里,有什么好吃的东西,总要先拿去给他们吃。

杨国平闻到香喷喷的气味,看着杨宁馨举着一只烤鱼跑了过来,笑眯眯的看着这个机灵的小孙女儿:“小六,又弄烧烤了?”

“是哩,是哩!”

杨宁馨把那条烤鱼送到了杨国平手里:“爷爷,你等鱼凉一点再吃啊,别烫着了。”

杨国平被感动得不要不要的,他这个孙女儿可真是会心疼人,是家里几个娃儿中最孝顺的,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都记着他,从来不会让他少吃一点点。

“爷爷,以后我挣钱了,一定要给你买个轮椅,可以推着爷爷到处去玩。”

轮椅?杨国平刚刚锯了腿的时候,听医院的护士们说起过这东西,说坐到上头自己推着轮子就能走,都不用柱拐杖了哪。

只不过小县城的医院还没得卖,要买得先去跟厂家联系好,过几个月才能有。杨国平问了下价格,马上打消了这个念头,有这笔钱去买轮椅,还不如留着给儿子孙子花哩。

没想到孙女儿竟然信誓旦旦的要给他买轮椅,杨国平被她感动得都快要流眼泪。树生和他媳妇把小六抱回来养,这是他们做得最正确的事情,小六就是家里的福星,有了她,家里的日子越过越好,而且她还这样细心孝顺!

“小六,快来快来!”二柱朝杨宁馨招手:“你先挑,看看你要吃哪一串。”

杨宁馨走到了桌子旁边,挑了一串最小的烤鱼:“我吃这个吧。”

邱成才递了一只大点的鱼给她:“小六,你吃这个。”

“不,不用了,我年纪最小,当然该吃小串。”

杨宁馨拿起那一串小鱼“嘎巴”咬了一口:“嗯,邱成才,你烤鱼的技术挺好的。”

“真的吗?”邱成才惊喜的看着杨宁馨:“真的很好?”

“是啊,我觉得对于你来说,第一次烤鱼能烤成这样,已经不错啦。”杨宁馨冲他甜甜的笑了笑:“以后你再烤两次,肯定会做得更好的!”

她把邱成才递给她的烤鱼又送了回去:“邱成才,你得自己尝尝劳动成果吧。”

“是呀,你自己尝尝!”二柱很熟练的分配了桌子上的那几串烤鱼烤虾,每人一串,剩下的是给家里没在的人留着的:“他们出工分去了,可辛苦哩,给他们留着。”

在这个年代,有得吃已经是难能可贵,想要把零食当主食吃,那是绝对不存在的事情。

一阵阵的香味飘荡在杨家地坪的上空,邱成才手里拿着一只烤鱼慢慢的啃着,充满了一种无与伦比的满足感。

这份满足感,并不是来自他手里的鱼虾,而是身边的杨宁馨。

站在她身边,他就觉得很踏实自在,看着她低头津津有味的吃着东西,没有哪一刻比得上现在这样充实。

第一百三十九章

七五年的八月三十一日,是大塘中学报到的这一天。

王月芽请了高连生帮忙,开了拖拉机把自己家的孩子送到大塘中学那边去。

“没问题,大婶儿!”高连生爽快的答应下来:“恭喜你们家又出了这么多读书人!”

“唉,只是负担重!”王月芽摇了摇头:“五个念书的,吃不消哩!”

高连生拍了拍拖拉机的扶手:“大婶儿,你要想想,现在咬牙把他们送出去了,以后你们就享福啦!更别说树生大哥有能力,每个月都能拿不少钱回家吧?几个娃儿念书,他肯定会支持的!”

杨树生当主任的事情,湖泉村已经是人尽皆知,乡下没啥娱乐活动,女人们凑到一起就是东家长西家短的聊天,时不时还要把自家值得夸耀的事情拿出来说一说,虽然王月芽并不喜欢张扬,可杨树生升官的事情却终究没有瞒得住——家里还有个嘴碎的熊芬,谁也拦不住她那张嘴!

听着高连生这样说,王月芽有些尴尬,笑了笑:“连生你咋说得这样好听哩!”

“不是我说得好听,这可是真话!”高连生一本正经:“早两年陈莲老师还在湖湾小学的时候,我搭过她好几回,她每次对您家几个娃儿都赞不绝口!特别是小六,她说从来没见过这么聪明的,以后肯定有大出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