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成才一个箭步上去,扶住了杨国平的胳膊:“爷爷,我扶你上去。”
这一句“爷爷”喊得十分自然,林淑英站在他身后,听得呆了呆。
邱成才没有回头,和杨宁馨两人一左一右的扶着杨国平上了火车的踏板。
乘务员看着他们俩笑眯眯:“老人家,这是你的孙子孙女吧,真是孝顺。”
杨国平乐得合不拢嘴,一只腿用力撑着挪上了火车,站在中间那个空档瞅着下边,刚刚想说什么,这边谢小龙已经把轮椅扛着踏上了板子。
“哎哎哎,你的车票呢?”乘务员拦住了他:“车票车票,没票不能上车!”
“我是送客的,我爹是X县车站的副站长!”谢小龙回头跟她说了一句,没有再管那乘务员,扛着轮椅上去,放在杨国平面前:“爷爷,您坐。”
把杨国平安顿好,谢小龙跳下了火车,跟那乘务员拉起了家常:“你仔细瞧瞧我,我真不是逃票的。”
乘务员笑了起来:“知道了,你是送人的!”
“我现在铁道学校念书,明年就要毕业了,以后咱们可是同行,你得要多多关照啊!”
谢小龙明显的比较世故,虽然不认识那个乘务员,可他能马上混个脸熟,乘务员和他聊着聊着天,神色已经与原来大不一样,眉开眼笑的,好像是老朋友一样。
大柱和三柱站在上车的那一小块地方和杨宁馨邱成才聊天,才说了几分钟话,就听着外边吹口哨,车站喇叭里传来不标准的普通话:“开往上海的XX次列车马上就要开车,请旅客们抓紧上车,送亲友的旅客请离开列车出站。”
两个人赶紧从车上跳了下来,冲着车上的杨宁馨和邱成才挥了挥手:“照顾好爷爷奶奶,一路顺风!”
“那个姓邱的同学和你妹妹考在同一个学校?”
谢小龙瞅了瞅站在那里的邱成才和杨宁馨,虽然身高相差略微有那么一点大,可两个人看上去却格外和谐,好像他们天生就是站在彼此身边的那样。
“是啊,他们从小学开始就是同学,现在大学也在一起,可真是巧。”三柱点了点头,有些得意:“不过邱成才每次考试总比我家小六差那么一点,这次高考也这样。”
“你妹妹可真是厉害!”谢小龙赞叹了一句:“只不过能考上复旦也很不错啦。”
“可不是?”大柱点了点头:“咱们县城里每年能考上这些名校的也不过几个人而已。”
谢小龙看着渐渐驶离站台的火车,若有所思。
“小六,咱们进去吧。”
车厢里此刻已经没有了先前的喧嚣,刚刚上车的旅客已经找到了他们的床位,把东西都安放好,大家坐在那里,轻声细语的说着话。
卧铺车厢比硬座车厢要宽松许多,大家自己都有床铺,或坐或躺,有些人坐在靠窗的小凳子上,看着窗外一闪而过的景物,目不转睛。
“妈妈。”
邱成才看了一眼蜷缩在中铺的林淑英,伸手帮她整理了一下床褥:“现在还早呢,要不要下来坐一坐?”
林淑英摆了摆手:“不了不了,就就在床上躺一会儿吧。”
上铺的邱兴国一溜烟的爬了下来:“这上铺太矮了,直身子就撞到脑袋。”
杨国平赶紧招呼他:“小邱爸爸,你快些下来歇息歇息。”
一边说,一边用手拍了拍自己床铺:“坐这吧,窗户边上那凳子太小了,不够你坐的。”
邱兴国也没推辞,道了一声谢,就直接坐了下来。
买票的时候,邱成才刚刚好买了一套上中下三个床铺,然而杨宁馨没那么好运气,三个中铺两个上铺。
考虑到杨国平的脚行走不便,邱成才把这张下铺和杨宁馨换了一张上铺:“我和我爹睡上铺,刚刚好。”
杨宁馨也没拒绝,像杨国平是有实际困难的,上了车也得找人去换铺位,既然邱成才有这个心愿意换,那就换了呗,推来推去的,显得有些矫情。
杨国平哪里知道这里边的弯弯道道,只觉得杨宁馨运气好,竟然能买到下铺票:“咱们这样的小站,哪里还有下铺分给咱们,没想到竟然还留了一张,真是运气好。”
“爷爷,我去洗几个苹果,削皮切片。”
杨宁馨弯腰拖出了编织袋,从里边拿出几个苹果朝开水间那边走了过去。
“小六,我来帮你!”
邱成才赶紧追:“开水烫手,等我拿个杯子盛着。”
林淑英趴在床上,看着两个人一前一后的朝那边走,轻轻的摇了摇头。
小红现在的这个家对她还是挺好的,可是这爷爷却是个残疾,以后少不得要费心照顾,而且瞧着这爷爷是个不省心的,孙女去上海念书,他腿脚不便还要跟着来,这不是在增加负担吗?刚刚听他和邱兴国说了几句话,听上去就是个没啥文化的。
人有了偏见,看什么都带着一种异样的目光,即使杨国平其实是个挺好接近的老人,在林淑英眼里,这也是杨宁馨将来的包袱。
她的养父杨树生是长子,据说工作也是抵了杨国平的职,养老的任务肯定落在杨树生身上了,要是成才执意要和她到一起,光是这位爷爷就够他受的。
林淑英皱了皱眉,忽然间心里有一种不爽。
而且,还不知道隔壁唐家以后会有什么举动呢,像他们那样的人家,怎么会顾及脸面,要是小红以后有了出息,估计都会像蚂蟥一样叮上来不放呢。
林淑英翻了个身,不胜烦恼。
第三百八十九章
杨宁馨和邱成才洗了苹果回来,发现杨国平对面的下铺已经换人了。
下铺是个年轻姑娘,看到王月芽在这边忙里忙外的照顾杨国平,一趟趟回后边那个床拿东西,她主动提出来跟王月芽换床位:“大婶您年纪大了,爬上爬下的也不方便,不如我跟您换一下吧,你到这边来方便照顾爷爷。”
世上还是好人多,王月芽感动得很,接受了那姑娘的好意,把自己的东西搬到了这边:“闺女,你到这床上坐着吧,等晚上再去那边睡。”
杨宁馨和邱成才洗了几个苹果回来,杨宁馨找了一块干净毛巾铺在中间那个小茶几上,然后拿了水果刀很熟练的削皮,年轻姑娘看着她把苹果削出了完整的一条皮,十分惊奇:“这可真是太棒了,好手艺!”
“我孙女就是孝顺,平常在家里她经常是这样给我们削苹果呢。”
王月芽一提起杨宁馨,就有说不出的欢喜与骄傲。
“您家条件不错哇,能经常吃到苹果。”那年轻姑娘有些羡慕:“我工作时间短,工资低,平常想出去买点水果都得要想很久,不知道自己的钱撑不撑得到月底呐。”
“那你等会多吃点!”王月芽爱怜的看了她一眼:“我们家小六最喜欢买这些水果回来,总说我们老年人要多吃点水果,补充啥子维生素!”
“维生素是什么啊?”那年轻姑娘有些好奇,看了一眼杨宁馨:“小妹妹,你能跟我说说吗?”
杨宁馨一个手指头压着水果刀的刀背,一边在慢慢的转动着苹果,抬头看了那年轻姑娘一眼,笑了笑:“维生素啊,是咱们要维持生理功能所需要的一些有机物质,在我们人的生长发育和新陈代谢里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天,你真是什么都懂!”那年轻姑娘崇拜的看了杨宁馨一眼:“小妹妹你可真是厉害呀!”
“我孙女就是厉害!”杨国平嗓音大得很,吆喝了起来:“她考中科大的少年班只差了一分哩!”
“中科大少年班,小妹妹你真是人才!”年轻姑娘看着杨宁馨的目光热烈了起来:“唉,要是我有一个这么聪明伶俐的妹妹就好啦!”
杨宁馨抿嘴笑了笑:“你别听我爷爷奶奶乱夸!”
“小六,咋的啦,爷爷可不是乱夸你!要是你不聪明,咋能考上复旦大学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