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八零年代金满仓(381)+番外

班上就一个报名独唱,再也没有别的节目了,可学院要求每个班必须要报送两个节目上去,这让她很焦急。

第一次活动,班上就无人应和,以后的工作该怎么开展呢。

“小娇,菁菁,你们会跳舞吗?”卢娟丽不死心的追着问:“我觉得你们跳舞肯定很好看的。”

杜小娇翻了个白眼:“阿拉参加了手抄报比赛,哪有时间去学着跳舞?”

徐菁菁赶紧摆手:“侬找别人去,阿拉不会跳的。”

卢娟丽找了一圈,大家都用各种理由推掉了:不擅长唱歌跳舞、时间太短了来不及排练、自己有做观众的实力,没有上台表演的潜质……最后,她只能沮丧的找到了杨宁馨。

“宁馨,我知道你很忙……”

卢娟丽迟迟疑疑的开了口:“可是,你能不能抽一点时间来表演个节目呢?”

她盼望的盯着杨宁馨,希望看到她点头。

“节目?”杨宁馨知道这一两天里卢娟丽为了联欢会的事情弄得心力交瘁,也很同情她:“你可以给自己报送一个弹吉他的节目啊。”

“唉,我这水平,快别说了。”

自从上回听了杨宁馨弹奏《天空之城》,卢娟丽这才发现原来自己学了一个来月的弹吉他,在高手眼里,压根啥都不是。她这样的水平,就别到台上去出丑了,简直在丢一班的脸。

“你吉他技术那么好,就代表班上出一个节目吧。”卢娟丽叹了一口气:“我再也找不到别的可以拜托的人了。”

杨宁馨答应了下来:“好。”

虽然说她的吉他技术放在前世不过如此而已,可在这个年代,大家对于吉他并不是特别熟悉,她这三脚猫功夫可能还凑合,能糊弄过去。

卢娟丽听到杨宁馨答应下来,特别高兴,主动提出把吉他借给杨宁馨练习。

杨宁馨的空闲时间就是摆摊的这一段,为了不耽搁摆摊,她把卢娟丽的吉他带出了宿舍,一边卖衣裳一边弹吉他。

吉他在这个时代算是稀罕东西,美妙的音乐吸引了路过的学生们,杨宁馨服装摊位的生意更好了。

“小杨同学,你还真是多面手啊。”

何家良提了一堆东西朝这边走了过来,先放下一条凳子,很利落的把录音机放到了小凳子上,把肩膀上的背包放了下来,从背包里拿出了一个硬纸盒子,里边装着一些磁带。

“咦,何老师,你真的要来摆摊了?”

钱文文睁大了眼睛,不敢相信的看着何家良淡定的把那个小盒子放到地上:“您是从哪里进的货啊?”

何家良笑了笑:“商业秘密。”

他是广东人,亲戚朋友有不少在广州的,委托了一个朋友给他从广州的音像批发市场给弄了一批磁带,昨天才到货。今天他做了很久的思想斗争,这才拎着录音机走出了教工宿舍。

虽然没来摆过摊,可对于摆摊这一块地方却很熟悉,他已经反复踩点好多回了,每次看到杨宁馨和钱文文在大声吆喝叫卖衣裳,他顿时就生出了一种羡慕之情。

学生比老师更会挣钱呐,看着班上的学生竟然把生意经营得这样有声有色,他这个做老师的除了羡慕就是羡慕。

但如果只是羡慕也没有,挣不到钱啊,他想了很久,终于在今天迈出了摆摊的第一步。

他出来的时间还挺早,固定摆摊区域这边没什么人——宿舍楼这边摆摊的还真没两个,不知道是大家放不开还是没找到进货的渠道,虽然学校划了一片比较大的摆摊区域,可在里边摆摊的就稀稀拉拉的有两三家。

而且只有一家是固定的,其余一两家总是不断的换人,每天都看到不同的面孔。

今天何家良走到摆摊的地方时,就只有杨宁馨她们的摊位已经摆好,一阵悠扬清脆的音乐从衣架后边传了过来,叮叮咚咚,十分好听。

“小杨同学,你这吉他弹得挺好的嘛,”何家良把磁带摆好以后,瞄了一眼来来往往的学生,有些不敢开口吆喝,只能有事没事的找旁边搭上两句话。

“何老师,杨宁馨可会弹吉他了,这次国庆联欢会,她要代表咱们班去表演节目呢。”

钱文文说得眉飞色舞,何家良不住点头:“哦,哦,那挺好的。”

“何老师,你不是这样做生意的啊。”钱文文注意到了何家良的不好意思,赶着来指点迷津:“你要大声喊卖磁带啦,卖磁带啊,都是好听的曲子,大家快来买啊!”

何家良提了一口气,准备跟着钱文文学叫卖,那一口气到了嗓子眼,又默默的退了下去。

钱文文抱着肚子笑了起来:“何老师,哈哈哈……你这也太不像个生意人了。”

被学生取笑,何家良有些不好意思,脸红了一大片。

“卖磁带啦,卖磁带啦!最流行的歌曲,最好听的歌曲,最动人的音乐!”

钱文文看到何家良不肯出声,忍不住帮忙大声吆喝起来,往宿舍里走的学生们忍不住停下了脚朝这边张望。

“咦,来了个卖磁带的!”

“走,去看看都有些什么磁带卖?”

何家良摊位上围着的学生越来越多,大家都在低头选看磁带,杨宁馨推了推钱文文:“你帮着何老师放磁带吧,看何老师这模样,大概是不想说话的了。”

做生意就是要能拉得下脸,像何家良这样子,可真的不是做生意的模样。

“好好好。”钱文文热心的走到隔壁摊位:“何老师,我帮您放下磁带吧。”

何家良愣了愣,钱文文已经弯腰挑了一盒磁带放到录音机里,一按按钮,优美的音乐就如泉水一般流出,清洗着心田,让人觉得有一种说不出的舒服。

“这磁带怎么卖的?”有人拿着磁带问价,何家良总算开了口:“三块钱一盒。”

“能不能少一点啊?”

“少不了,不能再少了。”

“哎呀呀,我们学生没什么钱,少一点是一点嘛。”那女生拿着磁带不肯放手。

“少不了啦,能挣多少啊,”钱文文帮着何家良说话:“你还以为这卖磁带能挣多少钱?真的挣不了多少呢。”她看了何家良一眼:“何老师,你也意思意思,少个两三毛钱,怎么样?”

何家良点了点头:“两块八毛吧。”

“少两毛啊……”那女生有些失望:“这跟没还价一样了。”

“两毛呢,节约一点两毛钱够一顿饭了。”钱文文振振有词:“姐姐,音乐是无价之宝,你掏两块多钱能听到这么多宝贝,挺直的。”

女生被钱文文逗乐了:“好,那我买了。”

开张生意做了,何家良攥着三张一块钱的钞票,心里很激动,他终于成功转化了角色,从老师变成了小摊贩。

第一次摆摊,何家良只卖掉了五盒磁带,但他觉得挺满意,杨宁馨钱文文和温玉茹撤退的时候,向他面授机宜:“何老师,你准备不充分啊。”

“我还要准备些什么?”何家良虚心请教:“虽然我教经济学的课程,可论起做生意来,我真不如你们。”

“何老师,您既然不敢开口吆喝,不如准备一块硬纸板,上边写好磁带的价格,例如说买一盒三块,买两盒五块五,买三盒八块,下边再写上谢绝还价,这样就可以不用喊了,大家一看就明白,想买的自然就会掏钱。”

何家良眼睛一亮:“咦,这个完全可以。”

还是学生厉害,什么都给他想周到了。

望着杨宁馨一行人的背影,何家良感慨良多,复旦大学招的学生真是个个有才,这个叫杨宁馨的同学,以后肯定会有大出息的——不说她学术上会怎么样,单单就论她做生意这事情,可是一把好手!

第三百二十八章

国庆的联欢晚会在九月三十号晚上举行,杨宁馨个人觉得,与她高中时期的国庆、元旦晚会相比,大学里的联欢晚会显然很不热闹而且没有做充足的准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