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八零年代金满仓(415)+番外

二柱高考的分数不够去上海,他填的是省城一所重点大学,根据家里人的希望,他报了土木工程的专业。这个专业在他填报的大学里是重点学科,不比清华同专业差,本来他并没抱什么希望能上线,没想到那年报考这个专业的人少,他和牛蛋一样走运,低空飞过专业线,被录取到了那个专业。

考进大学的二柱非常努力,他觉得自己不能混日子过,得努力学习,还要到外边找点能攒钱的兼职工作,过年的时候劳动力少,二柱觉得不能浪费好机会,一直呆在省城做兼职,直到二十九才到家。

“小六,你挣大钱,我也要挣点小钱哇。”二柱冲着杨宁馨直乐呵:“趁着年前回城大潮,我挣了小一百块。”

“不错嘛,三哥你挺厉害的!”杨宁馨由衷的赞美了他一句:“咱们家可个个儿都是挣钱能手!”

中午吃饭的时候,杨水生一家没有来,到了下午吃晚饭前,听着外边自行车车轮滚动的响声,杨宁馨跑到阳台上一看,就见着狗蛋和牛蛋每人骑了一辆自行车,后座分别搭着杨水生和熊芬。

熊芬似乎一点也没瘦,压得狗蛋那自行车轮子瘪瘪的,杨宁馨同情的看了狗蛋一眼,这一路踏着车过来,肯定很吃力。

“二叔,二婶,大哥四哥,你们怎么才过来呀。”

“今天一早去我外婆家那边了。”狗蛋抬手擦了下额头的汗珠子,咧嘴笑了笑:“小六,你长高不少了哇。”

“还不长高咋办?我过几天都十四了!”杨宁馨跳起来比划了一下:“大哥,我都快到你眉毛这里了!”

狗蛋伸手揉了揉她的头发:“你快些长,长的比大哥都要高就好咧!”

熊芬在旁边皱了皱眉,狗蛋这话说的,让她听起来心里很不舒服。

杨水生个子不高,狗蛋随了他,熊芬一直在担心到时候不好找媳妇,现在杨宁馨这样说,她感觉就是故意在讽刺狗蛋长不高,就跟扎了刺在心里头一样,怪不舒服。

狗蛋倒是一点都没在意,从自行车龙头上坝那一大包东西给拿了下来,锁好车子朝阳台那边走了过去:“小六,你也给大哥带了点什么上海特产回来没有啊?”

“带了带了,每人都有份,不会少的。”

杨宁馨带着狗蛋朝小小的客厅那边走:“我跟你说,那可是好东西,你可以用它去吸引年轻姑娘。”

狗蛋红了脸:“小六,你说啥哩。”

“大哥,你今年都要满二十了,这话怎么就不能说了?”杨宁馨冲他眨了眨眼睛:“别害羞,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嘛。”

杨宁馨给几个哥哥每人带了一瓶香水,在这个年代可是稀罕东西,谁都不会想着去买这个玩意儿,最多买几件漂亮衣裳给臭美一下,要是弄得香喷喷的,少不得有人会说是“花蝴蝶”,那些思想古旧的还会上纲上线的说是“被资本主义思想腐蚀了”。

当杨宁馨把那个小盒子交给狗蛋的时候,他惊奇里带着一点点期待:“这是啥哩,盒子怪好看的,上头还印着洋文。”

“你打开看看就知道了。”杨宁馨笑着鼓励了狗蛋一句:“想要知道是什么,揭开盖子不就知道了吗?”

狗蛋吸了一口气,手里托着那个从上海带回来的好东西,小心翼翼的把盖子给揭开。

一个精致的玻璃瓶出现在眼前,淡紫色的透明玻璃,里头有液体晃动。

“这是啥?”狗蛋拿起来,好奇的看了看,完全不明白是什么。

二柱把那玻璃瓶接了过来,打开盖子,倒转瓶身,在手上抹了一点液体,然后朝狗蛋的脖子那里搽了去。

狗蛋触不及防,准备跳开,却被三柱抱住了身子:“大哥,莫慌,这是好东西。”

杨土生家里几个上午都拿到了礼物,知道这是挺贵重的香水,他们三个都在省城读书,见识要广,也不觉得香水是什么了不得的东西,看到狗蛋这副坐立不安的样子,赶忙安慰他:“大哥,没事的,不会对你有啥坏处,这玩意儿叫香水,是从外国进口来的,挺贵。你搽一点点全身都香了。”

牛蛋拿了杨宁馨送他的那瓶香水闻了闻:“大哥,真的好香呢。”

“大哥,你要是有喜欢的姑娘,拿了香水送给她,她肯定会很高兴的。”杨宁馨拿着那个盒子晃了晃:“你可得要好好感谢我才行。”

听到杨宁馨提到狗蛋找媳妇的事情,杨水生登时一肚子苦水都倒了出来:“哎,有几个要给狗蛋做介绍的,可他就是看不上人家,总说人家咋样咋样,他也不看看他自己是啥样子,怎么好去挑人家姑娘。”

杨土生觉得狗蛋个子不高是个劣势,有姑娘看得上他就不错了,可狗蛋却一点也不想结婚,他还想着多挣几年前,等着条件好了再娶媳妇进门。

这一年累死累活的做餐饮,狗蛋总算把那几间房给买了下来,他瞅着廖小梅的两间饭店生意不错,还在想着要找门面把这早点摊子变成早点铺子,好好的挣一笔钱。可是熊芬却死活不答应,手里攥着每天的盈利就是不肯放手,狗蛋有些生气,可又没办法跟他娘吵,这一年里磕磕绊绊的过来,一家三口关系闹得有些僵。

狗蛋挺不喜欢他娘的言行举止,总觉得她特别小家子气,对爷爷奶奶也不够孝顺。

每到过节的时候,她娘总是拖拖拉拉的到饭点才肯动身,他说过他娘好几回,可熊芬每次都是一瞪眼:“我早点去干嘛,在那边人人都挑我岔子,只想看我笑话!”

平常熊芬不愿意来看杨国平和王月芽,杨水生父子手里没啥钱,不好意思空手过来,只有平常从钱盒子里抽个一毛两毛的藏起来,攒到有两三块的时候,趁着歇业熊芬回娘家的时候才提着那点东西到木材公司职工宿舍这边来看看。

杨国平和王月芽见着杨水生和狗蛋来得不勤密,不及杨土生和刘玲玲,心里头自然有些意见,口里免不了总会有些唠叨,杨水生和狗蛋听在耳里,实在是惭愧,可是他们也是实际情况——做饮食行业的不比杨土生和刘玲玲那样轻松,清早四五点就得起床,要忙到晚上十点多才收工,每天忙忙碌碌,几乎没有什么喘气的时间。

最重要的是没钱,熊芬把钱攥得死死的,父子俩只能着急干瞪眼。

这些矛盾日积月累的,熊芬和杨水生狗蛋之间关系也有些僵,有时候还经常发生争吵。就像今天一早,熊芬就说要先回趟娘家,晚上再陪杨国平和王月芽吃团年饭,杨水生是极力反对的:“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有多少天你陪着爹娘过了个整的?今天怎么还要到你娘家去哇?等初二再去!”

熊芬一瞪眼:“怎么了,你爹娘就是爹娘,我爹娘就不是了?要孝顺两边都孝顺!我这还算好的,中午在娘家,晚上到你爹娘这边吃还得陪着守岁到十二点不是?”

她说得挺有道理,杨水生一时间也不知道该如何反驳,狗蛋和牛蛋两个一年到头很少去外婆家里,也就附和了熊芬的意见:“爹,娘这次说得没错,咱们快去快回。”

以前的农村里,一般都是在男方过年,可是这几年X县好像渐渐的有了这种风气,男方女方住得相隔不远,也有白天到岳父岳母家溜一趟,又赶着回自家吃年夜饭的。

分家以后,熊芬一直牢牢的把握着财政大权,家里大部分事情都是她说了算,她一直羡慕那些大年三十白天回娘家跑一趟的女人,总觉得她们才是家里说一不二,今年她也想试试到底能不能神气一回。

没想到杨水生还跟她杠上了,熊芬心里头有气,和男人吵了起来,好在狗蛋牛蛋都站她这边,杨水生没法子,只能跟着她回去打了一转。

回到娘家,熊芬她爹娘看到女儿带着男人儿子回来了,并不显得特别高兴:“芬哩,你怎么这样拎不清?谁回娘家过大年三十的?吃了午饭就回去,别把团年饭给耽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