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命运垂青的小锦鲤
庭院深深深几许才不是她的选择
世界那么大 她想去看看
方琮珠:当初是你要分开分开就分开
林思虞:在《申报》发离婚声明的分明是你……
APP的小天使可以直接搜索文名《民国女配[穿书]》or笔名:烟秾
☆、第 172 章
第四百五十八章
飞机缓缓着陆, 机舱里的人开始骚动起来。
经过长途飞行, 大家的脸色都不太好, 一片倦容,有靠着椅子打着呵欠的,有站起来伸懒腰的,还有一些人开始打开行李舱拿自己的东西。
高鼻梁的空姐连带微笑劝导着那些站起来的人坐下:“The pne is b now .Please keep still on your seat.(飞机正在下降,请您继续坐在座位上)。”
杨宁馨揉了揉眼睛,看了看身边坐着的邱成才。
他神采奕奕的看着她,一脸微笑。
“你睡得很香。”
杨宁馨有些不好意思:“我看云层看倦了, 不知不觉就睡着了。”
她的位置刚刚好靠窗, 第一次上天, 她觉得很新奇, 瞪眼看着那一层层的云彩, 透过云彩看下边的一切。
有时候是陆地, 小块小块的如打了补丁一般, 有时候的一片蔚蓝,杨宁馨猜测着不知道是海洋还是湖泊,当一片蓝色绵延的时候,她感觉应该是太平洋。
看着看着,眼皮渐渐的越来越重, 不知怎么就睡着了。
醒来的时候,身上盖着一块小毛毯,应该是邱成才给他盖上的。
“你没睡?”
“睡了,但是比你醒得早。”邱成才笑容很灿烂:“小孩子会要睡得多一点点。”
“谁是小孩子啊?”杨宁馨不满意的嘟起了嘴, 她心里偷偷的想着,自己前世二十四,加上今生的十五年,已经是差一步就到了四十岁呢。
邱成才伸手摸了摸她的头发:“你比我小三岁多呢,当然是小孩。”
“去,倚老卖老。”杨宁馨撇了撇嘴。
这时候广播响起,提示大家可以离座取行李下飞机。杨宁馨站了起来,看到前排的董熹瑜站得笔直,一只手拖着自己的行李箱,看上去没有半点倦意。
咦,不是说有时差吗?怎么董教授那样大年纪的人竟然看上去一点事情都没有?她途中睡了一会儿还有些头晕呢。这可真是人与人之间有差别存在啊。
在美国过海关的时候比中国要查得严格,特别是对他们这种肤色的人,美国海关尤其严格,杨宁馨看到白种人过去的事实,美国海关官员只是随随便便看一眼就挥手放行了,而轮到他们的时候,美国警察一个个翻箱倒柜,生怕他们夹带了什么不该带的东西。
果然,没买剁辣椒是正确的决定,否则万一被当做违禁物品没收,这事情可有些不好办——听说如果携带违禁物品过不了海关,人就必须被遣返,那可糟糕了,都还没在美国溜达呢,就要被打发回去了。
董熹瑜是团队里第三个被检查到的,她很傲慢的挺直着身子,不知道说了一句什么话,海关的官员看了她一眼,很客气的冲她点了点头,也没为难她什么,直接就放她过去了。而杨宁馨的运气很差,箱子被打开,一件件衣裳都被翻得很凌乱,那一双手在衣裳里摸来摸去,好像她还能携带du品似的。
杨宁馨紧张的看着那个海关官员,心里揣测着,是不是他想故意栽赃?身后的邱成才有些生气,他朝前边走了半步,准备和那个官员交涉——这也太不尊重人了吧?再怎么样也不该这样去翻一个年轻姑娘家的行李箱吧?
正准备开口,杨宁馨抓住了他的手,摇了摇头。
“小六,他……”
“邱成才,美国的法律和中国的不同,他们讲求服从公务检查,如果你想反对抗议,过了海关你可以去相关部门投诉,可是你要是现在和他去争吵,有可能你就会被马上遣返了。”
邱成才有些愕然:“是吗?”
董熹瑜站在那边,朝邱成才摆了摆手,示意他不要说话。邱成才见着她的手势,只能适时闭嘴,但是很愤懑的看着那个海关官员。
终于把杨宁馨的检查完了,轮到了邱成才的皮箱。
开箱检查,又是一通乱翻,皮箱里的东西凌乱得有如车祸现场。邱成才的嘴巴闭得紧紧,满脸不悦,可却也无可奈何。
出了海关,邱成才终于长长的吐了一口气:“这些人到底想干嘛!”
“落后就要挨打,我们国家现在还不强大,只能被人歧视。”董熹瑜温柔的抚慰着外孙:“这就是我为什么要你们记住,一定要尽力为国家奉献,让我们的祖国快快强大起来,不让外国人把我们看扁了的原因。”
邱成才默默的点了点头:“我知道了,外婆。”
杨宁馨拖着箱子跟在董熹瑜身后朝外边走,心里头想着,种族歧视到二十一世纪都未曾消失过,即便中国那时候已经很强大了,可在国外,一样被那些思想顽固的外国人所歧视。或许这种歧视永远也不会消失吧,但无论如何,中国要强大起来却是必须的,只有自己的祖国富强了,才能不被外国人轻视。
这次国际学术研讨会的地点设在麻省理工学院,组委会安排得很周到,出发之前董熹瑜已经告知了航班,等他们出了海关以后,机场接机的人就出现了。
这是一个华裔姑娘,看到董熹瑜一行人现身,捧着一束鲜花走过来,先和董熹瑜拥抱了一下,然后把花束献上:“我们一直在盼望董教授大驾光临。”
虽然在国外出生,这姑娘的中国话说得挺好,一口地道的京片子,可能父母亲都是老北京人。
董熹瑜朝她笑了笑:“这些天就要辛苦你了。”
“不辛苦,一点都不辛苦!”小姑娘笑着介绍自己:“我叫夏爱华,您喊我小夏就行,我今年二十岁,是麻省理工学院的学生,专业也是生物遗传工程,是学院安排我过来接待您的,您在美国的这些天我会一直陪同。”
后边几个人明显的松了一口气。
有个能说中国话的做导游,那可就太好了。
夏爱华接过董熹瑜的行李箱,大步朝前边走着,她的身材挺拔矫健,就跟小白杨似的。
MIT那边派了一辆小型客车过来,夏爱华安排大家把行李放上去,和司机说了一句,客车驶出了停车场,轻快的朝外边开了过去。
杨宁馨坐在窗户边,眼睛盯住了车窗之外的景色。
她终于到了这个“万恶的帝国zhuyi”国家来观光了——杨宁馨觉得,与其说她是来参加国际学术研讨会,不如说是来旅游的。她对于生物工程这方面的知识知之甚少,就是这一段日子狂背一些生物工程方面的资料,她也觉得自己根本还没达到能上国际学术讲台的水平。好在董熹瑜给她精心准备了一份两三分钟的发言稿,简单含蓄,对她来说,背一背这些也不是为难的事情。
邱成才就没有她幸运了,因为他是DNA自动检测仪里最关键的一环的发现者,所以他必须详尽的把自己研究过程阐释一遍,他的发言有八分钟左右,加上他的英语口语没有杨宁馨好,虽然董熹瑜一直让他练习口语,可是因为没有语言环境,所以到现在还是一口洋土结合的英语,勉强能让外国人听懂百分之六十左右。
杨宁馨暗暗的想,要是邱成才到关键时刻掉链子,口语表达能力不足以让老外听清楚他想讲述的内容,是不是他们就会要低三下四的问中国要这个研究方法来考证?
她自嘲的笑了笑,外国人应该没这么笨吧。
窗外的道路宽阔,到处都看到绿色的草坪,这和现在的中国相比,真是一个天一个地,难怪那时候有这么多人投奔美国,将它看做天堂呢。
汽车一路朝前开,两旁鲜少有高大的建筑物,最多不过三四层的砖石结构楼房,有很大一部分甚至只是两层的木板楼甚至是平房,单单从住宅看起来,美国这时候其实也并不算摩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