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让所有人惊叹的是,在这样艰难的处境之中安娜就像是被压弯的竹子,压迫的越厉害,爆发的力量就越大。在这局棋中,她展现出了超一流的实力,棋风硬朗而坚决,在中盘部分保持了高度的敏锐,最后收官时又能滴水不漏!
在这盘棋中,他的老师塔矢行洋几乎被她死死压制。在复盘的时候塔矢行洋罕见地表情和煦:“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安娜你已经出师了。”
按照日本内弟子的习惯,弟子要在升上五段或者成年之后从师父家里搬出去,这就叫出师了。不过现在这么传统的师徒传承几乎已经不存在了,塔矢行洋这里说的出师也就是本身的意思。
到了第七局,整个日本,甚至韩国、中国的棋迷也把眼光投向了日本棋圣战最终战。韩国的年轻人早就开始称王称霸,可是看着世界棋坛过去几十年的霸主,如今的衰落王者竟然也开始有了年轻人起来的苗头,焉能置之不理?
安娜身上自带的话题性带来了巨大的宣传力度,这甚至让很多原本不懂围棋的人也开始关注围棋——女孩子、漂亮、下克上种种因素汇聚的一场比赛,确实是日本人喜欢的。
恍惚间,围棋从业者还以为自己重回了日本围棋的黄金时代。
那可真是好时候啊,日本围棋最强就是世界围棋最强,国内有数不胜数的棋迷追捧,围棋俨然是一个主流项目。围棋棋手们当时是真正的名利双收,影响力堪比明星,甚至比明星更风光!
这是一场非常重要的比赛,如果排除其他的因素,日本棋院希望安娜能赢——日渐衰落的日本围棋需要这样戏剧化的剧情来做宣传。安娜逆转自己的老师,如今的棋界第一人塔矢行洋胜利,夺得七大头衔之首的‘棋圣’之名,光是这个故事就能激起极大的社会反响了!
况且安娜年纪小,更能使日本围棋年轻化。有她做标杆,肯定会有更多的年轻人进入这一行!
但是现实并不是外人想怎样就能怎样的,围棋始终只是两位棋手的战争。只有安娜和她的老师塔矢行洋才能决定这局棋赛的结局,其他人屏息而待。
最后一局棋赛下的很苦,甚至可以说是安娜下的最苦的一局棋。在这局棋里,她的老师塔矢行洋布局精妙,而布局一向是安娜的短板,所以一开始她就陷入了苦战。
之后的对决之中他们相互拉锯,局势往往在一手棋前还是一方占优,而在这一手棋之后就是另一方的优势了。然而这优势又是这样微妙,甚至有些优势要不是塔矢行洋和安娜都是精于计算的棋手,会自己都不清楚自己到底有没有占优。
这听起来很天方夜谭,但是在真实的对局中也是存在的。棋面局势实在是太复杂了,往往最后中盘完毕需要裁判进行数子判断。每当这个时候就是裁判担子最重的时候,生怕因为自己判断错误而使棋手的心血白费。
当安娜收官完毕,将最后一颗棋子放上棋盘。师徒两人对视一眼,安娜点点头看向裁判:“盘面的话,扣掉贴目,老师最终胜我半目。”
塔矢行洋也认可了这个判断,不过裁判依旧要再次数子,有的时候棋手也会有错觉的,再这样复杂的对局中,发生什么都不奇怪。
塔矢行洋赢了,保住了自己棋圣的头衔,也维护了日本围棋界第一人的名誉。但是说来好笑,安娜也正是凭借这一场不算成功的冲击让全世界见识到了她本事,真正获得认可。
安娜的实力很不错,前辈们都是这样认为的,但是真的不错到什么程度,那就说不准了。即使之前有拿到本因坊的头衔,可是更多人都认为她是赛程好,没有遇到真正强悍的对手。而原本的桑原本因坊,年纪已经那么大了,被年轻人冲击失败,似乎也不稀奇。
这一次的棋圣战七番棋彻底将安娜推到了世人眼前,所有人都知道了,日本棋坛的新生代有一个了不得的中国籍新人。年纪轻轻实力惊人,日本围棋第一人还没有拿到,日本围棋媒体就已经先叫出了世界女流棋手第一人的美誉。
在女流棋手这一点上,中国一直都是最强的,日本和韩国的女流棋手很少有值得称道的。但是这两年似乎有一些青黄不接,中国厉害的女流棋手都是老一辈了,并没有优秀的女棋手出头。
安娜这个头衔或许有争议,但是也不算无的放矢。
外界因为安娜而议论纷纷,围棋杂志也邀请安娜做各种各样的访问。安娜接受了关于棋圣战七番棋的对局自战解说文字稿撰写,也参与了几个访问,然后就不再出面了。对外的说法是还要准备其他的棋赛,专心备战。
实际上她是打算出去玩,至少休息一两周——在和她一直以来的目标之一,塔矢老师对局之后,她像是绷了很久的弦忽然放松下来,这就再也无法紧张起来。哪怕这个夏天她还有棋战,她依旧是浑身无力,脑筋很松。
“主公要出门?!去哪里?”
“群马县啊,和一个朋友约好了。”
第110章 山风(2)
在中国, 国家之下的行政单位是省、直辖市、自治区、特别行政区, 而在日本则是都府道县。日本有四十七个都府道县, 其中‘都’指东京都, ‘道’指北海道,‘府’这是京都府和大阪府, 剩下四十三个就是‘县’。
和中国的县在市下不同,日本的县相当于中国的省, 是市的上级。不过限于日本的土地面积, 这里的县就说不上和中国的省面积一样了。
日本人从很早就开始强调每个县都要有一定特色——更极端一点的要求每个市每个村庄都要有自己的特点, 树立起品牌来。
像安娜在国内的时候购物,除了极少数的东西会在乎产地, 其他的根本就没有想过这回事。但在日本的时候就不同了,很多商品都会特别注明产地, 身边的人购物似乎也很在乎这点。
‘一村一品牌’这种做法,一方面可以激发地方进取心, 另一方面也能促进经济的发展。长此以往, 很多日本的小地方都会深入人心。在这一点上国内要差得多……当然了, 国内地方太大, 好东西太多也是一个原因,注定不可能像日本一样, 什么东西都宣传出来。
“群马县啊……”听到安娜打算去群马县放松的时候,朋友们都很惊讶, 似乎有些犹豫要不要劝说安娜。
安娜知道他们要说什么, 大手一挥让他们不要担心。
群马县在日本国内也是有自己的‘特色’的, 只不过这个特色并不是好的方面。似乎在日本其他地方对群马县都有一个不太好的标签——就是类似于‘很穷’、‘不良少年很多’、‘当地人奇奇怪怪的还很排外’。
‘邻里友好博多区,民风淳朴群马县’算是一句反讽式的笑谈,安娜本丸里的博多藤四郎因为长期被博多商人持有,所以对博多很了解,拼命在安娜这里辟谣,所以安娜算是有所了解。
至于‘邻里友好博多区,民风淳朴群马县’这句笑谈,完全就是其他地方的人在反着骂博多区和群马县呢!不能说空穴来风,但要说有多真实,那也是笑话了。
就好像国内的时候也有地域黑一样,永远对一些地区有刻板印象,就是‘排外拜金上海市’,‘又穷又爱闹事是贵州’这样。其实就是以偏概全,一叶障目。
安娜对群马县算是很有好感的,这当然不是没有原因的,实际上她有朋友在群马。
安娜在国内的时候结识了和自己练习日文的日本朋友,其中一位是花开院雅次,之前去到京都后是见过的。而另外一位还没有见过的就是群马人,当初安娜和师兄绪方精次说起对方是以为爱改装车子的车手,还引得师兄告诫她少和对方来往呢。
大概在一般人眼中,车手都是‘不良’吧。
不过这也是一种刻板印象,至少从通信中安娜认为对方是一个很单纯诚恳的男生,就是有时候脾气有一点急躁。但是年轻有活力的男生似乎都是这样吧?反正安娜觉得这很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