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红楼]大老爷的科举人生(109)+番外

这回真要打战,如果没有《天书》上头的各种技术,徒源心里头还真有些发怯。

不过,有了《天书》,那就大不相同了。

《天书》上的各项技术每一样都是威力惊人,倭国的海盗所用的也不过是普通的海船罢了,对上《天书》上那一艘艘狰狞如猛兽一般的巨船,那无疑是以卵击石。

徒源的野心远远不至于如此,他的计划是先攻占倭国,而后大开海外贸易,他虽然没有称霸世界的野心,但称霸半球,那也足够了。

第117章

将事情安排好后,徒源就摆摆手, 示意他们二人出去。

章桁和贾赦一前一后地出了宫门。

贾赦还没走几步, 就听到身后章桁的声音,“恩侯, 留步。”

贾赦心里此时却很平静,有种“该来的总算来了”的感觉。

他转过身,看着章桁。

两人静静地对视了片刻。

“去我府上说话吧, ”章桁最后开口打破了寂静,他平静地说道。

“好。”贾赦点头。

依旧是在章桁的书房。

贾赦的心情也一如往常一样的平静。

他信任章桁, 一如章桁信任他一般。

“那本书里头写的内容都是真的?”章桁没有过多地去询问一些有的没的,而是直接切入主题,询问道。

贾赦点头,“十成有九成是真的。”

“那就好。”章桁道, “既然是真的,那我就放心了。”

他说完这句话,就不再多说。

贾赦愣了愣,他疑惑地问道:“章大人不问其他事吗?”

“其他什么事?”章桁反问道, “难道那本书不是天降吉兆吗?”

他唇角带着一丝笑意地看着贾赦。

贾赦怔愣了下,随后了然地露出会意的笑容来, 他眉眼间笼罩多日的阴郁顿时烟消云散, 与此同时, 心里头有一种暖洋洋的感觉。

能被人这么干脆利落地信任……

他何其有幸……

“说起来, 章大人还欠我一件事呢。”贾赦忽然探过身子, 凑近到章桁的面前, 笑眯眯地说道。

“什么事?”章桁疑惑地反问道。

“章大人莫不是忘了?您曾经说过等我考中了会元便告知我章大人的意中人到底是什么模样的?”贾赦眨了眨眼睛,“拖延了这么长时间,章大人也该兑现诺言了。”

章桁咳了咳,用拳头挡着嘴唇,神色有些不自然,他自然是没忘,只是当时一时心喜,说出了那样的话,事后就后悔莫及了,本以为他不提,贾赦不提,这件事就自然而然地过去了,没想到今日贾赦却是翻起旧账来了。

“这、这……”章桁顾左右而言他,眼神飘忽不定,他突然像是想到什么事情,从椅子上坐了起来,“说到这件事,现在当务之急就是该解决好倭寇的事,等把倭寇的事忙完了再说。”

拖延?

贾赦挑起眉头,似笑非笑地看着章桁,他唇角带着些许笑意。

其实,他何尝不知道章桁的心思,以章桁的性子,他能对他那么好,那么包容,又不顾一切地信任他,这已经是无声的告白了。

但是,贾赦就是想亲耳听听他从嘴里说出那三个字来。

说坏心眼也好,说恶趣味也罢,贾赦就是觉得这么做会很有意思。

“既然章大人这么说,那就等忙完倭寇的事吧。”贾赦从善如流地说道。

他起身,“章大人也提醒了我,我现在这就去忙陛下吩咐的事。”

贾赦的话才说完,就已经提脚从屋子里走出去了。

章桁看着他的背影,恨恨地咬牙,这小狐狸。

但眼里却充满笑意。

房梁上,负责护卫章桁安全的手下无声地被塞了一嘴狗粮。

默默地对天翻了个白眼。

贾赦出了章府,就马不停蹄地去了陈府。

说到海外贸易,陈家在这一块儿虽然还不能称得上是独占鳌头,但是也可以说是颇有影响力,毕竟陈家枝繁叶茂,单是宗家就有好几百口人了。

“去海外寻物?”陈父惊讶地看着贾赦,“这、这是什么意思?”

陈父有些坐立难安了,毕竟海贸是官方严禁的,他们这些商人做得也算是犯法的事了,不追究还好,一追究一抓一个准,陈父有些担心这是一个“请君入瓮”的局。

“世伯别担心。”贾赦一想,就想明白了他的顾虑,他伸出手指,往上指了指。

陈父立即明白了贾赦的意思,他的眼中流露出喜意,这可是为皇家办事。

“这件事,世伯千万不可外传,最好是亲自去办,不能假于他人之手。”贾赦从袖子里把那一沓画纸取出来,“你们要寻找的就是这些画纸上的东西,这些东西在何处也都标注的清清楚楚,日后若是能把这些都寻到,那不但是大功一件,更是千古流芳的大好机会。”

陈荣贵在一旁听得似懂非懂。

但陈父却远比他有经验的多,他接过画纸,稍稍一琢磨,就想明白了这些东西到底是什么用途了。

他既惊又喜,满目郑重地说道:“世侄放心,草民一定会尽力将这些东西带回来。”

贾赦含笑着点了下头。

陈家有不少货船,想来如果顺利的话,不消两个月就能把东西都带回来了。

但是。

贾赦错了。

他远远低估了商人们为了赚取利益能有多拼,这些商人在严查密管的情况下都能造出航船出海贸易,而且风雨兼程,如今陈家有了贾赦这个徒源面前的红人当靠山,为的又是替徒源办事,陈父动用了不少人脉,花费了不少物力,总算是在年前把东西搜罗回来了。

年近腊月。

打了将近一个多月的战争大获胜利,蛮子们被打得丢盔弃甲,屡次想求和,都被徒源回绝了。

徒源才不傻,以前大安想和平的时候,你们就唧唧哇哇,寻各种各样的理由和借口骗钱骗物,最后还经常在边疆抢夺财物,杀害大安子民,眼下打输了,就想要和平了。

想得美!

蛮子的厚颜无耻彻底地激怒了徒源。

他大笔一挥,反正《天书》上头不少技术都还无用武之地,倭国暂时又还不能对付,干脆就拿蛮子来当磨刀石。

蛮子这下可就捅了马蜂窝了。

黄将军这人的脾气和徒源也算是臭味相投了,原本不到一个月就能把蛮子都打哭了,他为了实验徒源送来的那些武器,愣是不接受人家蛮子投降,打到最后,蛮子都受不了,战士们纷纷丢盔弃甲,汗王和汗后主动绑缚着三王子投降,才算是了结了这一场战争。

至此,徒源在民间和朝廷上的名声大振。

再也无人敢质疑他的威严。

眼下,临近腊月,黄将军便率领数百精兵压着俘虏和投降的蛮子贵族们上了京城,一来是来受赏,二来也是以此来贺年。

年底时分,各地官员纷纷进京,这些官员都是进京接受考核的,礼部每年都会在年底对官员进行考核,依据的是地方的治安和百姓的教化程度。

福建巡抚和提督进京后,早早地就给礼部的官员,上至尚书侍郎,下至员外郎送了一份厚厚的“年礼”,但是今年,他们的“年礼”却都没有一份送得出去。

所有的“年礼”都被原封不动地送了回来。

“老贺,你这是什么意思?你这不是见外了吗?”福建提督黎道不满地对礼部侍郎贺之州说道。

贺之州哪里敢收他的“年礼”,他尴尬地支支吾吾地说道:“老黎,你就别为难我了,现在陛下已经严令下去,禁止这种事,你就别再给我送了。”

他说完这句话,就捧起茶盅来,端茶送客的意思溢于言表。

黎道无奈,只好对下人使了个眼神,让他们把东西带回去。

回到宅邸,黎道斥退了下人,在书房里独自来回地踱着步,怎么想也想不明白怎么不到一年,事情就变得这么快?

说得难听一点儿,那陛下才登基不到一年呢,这些勾当他未必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