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温柔有毒(20)+番外

作者: 雷恩那 阅读记录

何意?

不好的预感爬上心头,孟云峥眯目瞪视。

穆开微又道:“师兄既然说得清清楚楚,对她无意,那也就不好强求,反正我‘六扇门’里尽是好儿郎,肥水不落外人田啊,姑娘与其让你当坑占着不放,不如来当我田里的肥水,回头我就帮忙牵红线,看谁有这般福气,能得好姑娘青眼。”

轰隆隆——孟云峥顿觉眼前一阵电闪雷响,闪得他两眼发花,耳中乱鸣!

“敢?!”一字怒问如惊雷撼动,宽额上青筋陡现。

“帝京玉罗刹”之名可不是侥幸得来,雷霆之怒也没在怕。

“有何不敢?”她嘿嘿一笑。“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且看师兄追不追得上。”

撂下话,穆开微起脚便跑,轻身功夫使得淋漓尽致,而在起跑前,还特意使了阴招,她一掌狠狠重压男人的肩头,借力使力,一蹿已在几丈之外,却把男人的一条小腿压得更深陷泥淖。

对孟云峥而言,师妹的意思已表达得十分清楚,她既那么说出,就会干到底。

但,要是能追上她的话……只要能追上,她方才所言,什么“回头帮忙牵红线”之类的事,她会当作没说过,彻底抹去。

岂能令师妹把卖粥的好姑娘赢了去。

那姑娘就算是一洼肥水,也该圈在他这方烂泥田里,谁都别想越雷池一步!

暴喝一声,孟云峥厉目陡瞠,巨掌击地,高大身躯立时拔地而起,蹿上林梢。

这乱事好不容易才平息下来的深林间,又一次鸟惊猿鸣。

暑气逼人的夏季终于还是过去,秋风送爽,日阳在树梢上添着碎碎点点的金黄,被某种沉郁气氛所围困的心绪浸润在凉凉暖暖的秋日里,仿佛也被风带起笑颜,舒爽了许多。

尔后,中秋将至,是月圆人团圆的美好时候,但在中秋佳节之前,帝京百姓们绝对不错过一年一度的“捞月节”。

“捞月节”是从八月中旬的前三日开始,这三天,因洛玉江一条支流蜿蜒入城,加上地势关系,支流江水在城南地方累出一座天然湖泊,天朝的开国皇帝赐名为“邀月”,每每月上中天,似镜一般的邀月湖湖面清楚倒映月影,波光潋滟,水月如纱,此际天上月明,湖上月润,总引得诗人、词人们纵步随它。

姜回雪不会作诗,更不懂题词,但带着默儿落脚帝京,这是头一回这么晚了还流连在外,头一回见到邀月湖上的“天与湖共此清润”的美景,内心再有什么烦忧,此刻也都暂抛脑后了。

而在外流连不回的人儿可不只她一个。

帝京独有的“捞月节”真正起源已不可考,仅大致知晓一切起源富贵人家的玩乐。

京城乃天子脚下,首善之区,多的是皇亲国戚和豪门富家,似开国以来某个河清海晏的时期,某位富到流油又贵不可言的帝京大户将无数好玩意儿装进盒内当作彩礼,那些盒子内外都过桐油,具防水之效,然后将这些彩礼一个个放进邀月湖中,月色当空,月晕满泛,就待姑娘家乘舟来捞取,演变至今而成“捞月节”。

如今“捞月节”的彩礼仍由京中贵族和富豪无偿捐赠,说是“无偿”……嗯,好像也不是,那些装着各式采礼的防水木盒,上头都会刻着由谁捐出的字样,且每家放出的木盒外型都不太一样,贵人与富人们想挣脸面,想体体面面在帝京行走,“捞月节”实是个替自个儿长脸的好时机,毕竟“捞月”是一回事,紧要的是捞起来的木盒彩礼,里边装的究竟是什么东西。

今夜乘舟在邀月湖上游荡,追逐彩礼,捞起一个又一个,姜回雪终于懂得去年默儿为何会那般羡慕与她在大杂院里玩在一块的牛妞。

去年“捞月节”,牛妞捞得不少彩礼,拿回大杂院跟默儿一起打开,两姑娘一边开着木盒,一边惊叫连连又笑意不断,后来她一瞧,当成彩礼的玩意儿五花八门,可精彩了,有女儿家喜爱的胭脂水粉,有作工精巧的珠玉簪和耳坠,有手环、项链和绒花,有刺绣精细的香囊、腰袋和香帕,甚至还直接在盒里装着银票和银钱,虽有些粗鄙却最受喜爱。

她去年见到牛妞那些开封后的彩礼,嘴角也不禁失笑。

而今年,她原本没要参与的,虽觉有趣却真真从未想过。

要下湖“捞月”,首先得有一艘小舟,“捞月节”一到,邀月湖畔赁舟租船的人家多了去,但价格那是翻倍、翻倍再翻倍,光瞧着都觉肉疼,她宁可用那些银钱来帮默儿多添笔墨和冬衣,也不想那样浪费了。

但前两天,乔婆婆竟开口邀她和默儿一块乘舟“捞月”,说是因烙饼铺老顾客的牵成,让婆婆用了极划算的价钱赁到两条长舟,连负责撑篙摇橹的船老大也一并随舟附带,所以打算挪一条长舟让棒头带着默和牛妞玩去,另一条则婆婆和她一块乘坐。

姜回雪一开始是婉拒的,但乔婆婆拉着她的手一再说服——

“当初你住进大杂院,见你乔老爹腰上和腿脚全使不上劲儿,棒头的娘也还没法独当一面,咱‘乔记烙饼铺’眼看着非收不可,但你那时给了一帖药方,说是能强筋健骨通气血,老太婆我也是死马当活马医,没想到确是对症下药,你乔老爹刚开始是医病,喝药喝得勤,这两年是保养,十天半个月才喝上一帖,老寒腿的毛病许久不见发作,一切还是托你的福,该道谢的是咱们家,你还跟我客气什么?”

乔婆婆说的那帖治腰腿的方子,是幼时,她在姥姥给的医本上看到的。

完全靠强记,当时年方六岁的她将族中传承许久的医本药方背得滚瓜烂熟,而自从日子过得安稳,她也慢慢将脑中仍记得的医本内容都写出来,有些方子还记得清清楚楚,有些就很零碎。

但奇的是,自她开始回溯幼年记忆,试图在脑海中翻找出曾学习过的事物,万事起头难,可一旦抓住丁点儿什么,画面也好,声音也行,她记起那些后,点与点连接成线,一条条的线索会再拉出完整的面,而这些都是慢慢来、顺其自然的,不需要强求。

乔婆婆后来使出“大绝招”,把默儿推将出来。

“一年就这么一次‘捞月节’,你把自己关在家里不去乐和,总不能不让妹子去吧?话说回来,你都肯让默儿去,自个儿却不去,岂有这个理儿?”

那天,默儿在一旁紧紧望着她,双眸又清又亮又无辜又期待,满满的乞求神色……欸,完全把她打败,她根本狠不下心拒绝啊!

最后还是应了乔婆婆邀请,泛舟邀月湖上,共襄盛举这个“捞月”美事。

“捞月”有个不成文规定,湖上飘荡着木盒,都是女儿家探手去捞,男子也能一起游湖,但若学起姑娘家“捞月”,被知道了定然遭人笑话。

姜回雪心想,默儿和牛妞跟着棒头,肯定是两姑娘负责“捞月”,那她跟着乔婆婆嘛……婆婆虽是女子,已非女儿家,她怕老人家不好意思探手捞取,所以当真卯足劲儿替乔婆婆拼了。

但凡浮荡在她们长舟周围的木盒,她一个不落,还跟同舟的船老大借了把长柄木桨,往湖上又捞又拨又勾又划的,认真到小脸泛红,双眸发亮。

咦,有人执长篙,把较远的木盒推到她这边来了。

姜回雪扬睫,见一艘小船离得近近的,立在船头、拿着长篙帮她的,是一名书生模样的年轻男子,正对她浅浅笑开。

“多谢公子。”礼尚往来,她也微微露笑。

“小生罗一心,四维罗,一心一意不转移的一心,地道京城人士,年二十有三,喜读书,无不良嗜好,家居城东永春巷,盼姑娘青眼。”作礼一揖。

……啊?姜回雪一脸怔愣。

头一回邀月湖上“捞月”,她以为此属寻常,以为湖上舟船相会,基于礼节或是某种习俗,年轻男女互报姓名、闲聊几句是应当的,毕竟……毕竟婆婆什么话也没说,还挺闲适地抬头赏月、低头拨水,也没往她这边多瞧一眼。

上一篇:不试怎么知道呢 下一篇:快来扶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