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呢,婶子,这不是为了婚礼准备的嘛。”唐庆大方承认。反正村里人都知道他打猎挣了点钱。
唐庆这布用布包裹包着,别人也看不出里面是什么布,就都当唐庆买的是寻常麻布。
“这结婚可是头等大事,可不能马虎,说起这婚事啊,我跟你们说……”这位大婶也是知道唐庆那婚事的,以为唐庆对周家哥儿有些不满,倒也不去扎他心窝子。而是快速的转移了话题。
唐庆见她们不在将注意力放他身上也是松了一口气。他刚来不久,还不知道如何和她们相处。也只能是少说少错。
一路就在牛车颠簸跟几个婶子的八卦中度过。到了村头,唐庆赶紧下车,好给几位婶子腾位子。付过车钱跟牛叔道了谢。唐庆这才拿着包裹往回走。
这时都下午了,唐庆还没吃过午饭。顿时感觉腹中饥饿感特强。匆匆弄了点吃的,唐庆就提着一只鸡向周大娘家赶去。
这婚礼不能再拖了,地里活计都差不多干完了。再等一段时间天就冷了。大明朝的冬天大雪纷飞,人们都没办法出门。
这个点村里人都刚吃过晚饭,都在村口消食,聊聊八卦。突然看见唐庆提着一只鸡向村口走去,就有好奇的大婶问道:“庆小子,你这提着鸡往哪儿去呀。”
“去周大娘家。”
唐庆话一说出后,顿时周边的空气都凝固了三秒。去周大娘家,周大娘是干啥的,周大娘就是这周家村周围唯一的媒人。那么唐庆去周大娘家就不言而喻咯。
唐庆倒是没怎么在意别人的看法,直径走了。留下一堆八卦的村民。
“这娶哥儿还要请媒人,这庆小子莫不是疯了不成。”村民中一个比较胖的村妇说道。
“你还不知道吧,前些天这庆小子不老是去山上打猎吗,这打的这些个猎物可没少送周大福家,就连他家老屋都搭着享了不少福。”
“哟,还有这事,我怎的不知道,你给我说道说道。”
村民们一听有八卦全都涌在一起好奇起来。周家村过去过来都是那么些人,哪家哪户发生点什么,大家都清楚。一听闻有新的八卦兴致都很高,也好打发打发时间。
不管村民们在背后怎么议论,唐庆还是走进了周大娘家。
显然周大娘家刚吃完饭,正在收拾桌子。看见唐庆进来了,周大娘的大儿子周广康很有眼色给唐庆搬了一条凳子过来,示意让唐庆坐。唐庆摆摆了手,周广康倒也没强求,放开凳子就走开了。
“庆小子来了,快坐,我收拾好了就来。”周大娘也知道这唐庆找她多半也是为了婚事。打了个照顾又继续忙活去了,再耽搁一会这天就黑了,到时候做什么都看不见咯。
“大婶子,你忙活你的,我这不急。”
周大娘听唐庆这么一说,笑了笑:“我这一会就好,广康给你庆哥倒杯茶。”
“不用这么麻烦。”唐庆刚说出要拒绝的话,周广康就把茶给倒好,递给了他。唐庆无奈接过,喝了几口。
不会儿,周大娘就收拾好了,笑着对唐庆说道:“说吧,找大婶子我,有什么事。”
“小子这是请大婶子做媒来了,大婶子也知道我跟村南的周青是官配,这过了秋收就得成婚。是喜事,小子不想婚礼办的简陋这不就来请大婶子给我出个章程。”唐庆见周大娘问起,也笑呵呵的回道。
唐庆说这话可是把周大娘惊了一下。依唐庆的意思,这是要办婚礼。说实话这十里八村的还真没有几家人肯为哥儿办婚礼的,更别说请媒人了。不过周大娘很快就反应过来,笑道;“这成婚是个大事,该办。”管他唐庆想怎么办,反正她就是一个媒人,该挣钱的时候,可没有把银子往外推的道理。
随后唐庆就跟周大娘讨论起来婚礼的具体事宜。周大娘拿出一本泛黄的日历,翻了又翻,敲定好三日后为下聘,十五日后成亲为事宜。随后又跟唐庆说了说一些婚礼上的小细节,以及要注意的。见天色不晚了,唐庆才起身告辞;“如此就麻烦大婶子了。”
“说什么麻烦不麻烦,都是应该的,应该的。”周大娘笑呵呵的把唐庆送出了门。心里却怎么也不平静。没想到这唐庆不仅要为周青办婚礼,更是买了红布,要做喜服。这周青真是好福气,能遇上一个这么对他好的人。不过这孩子也不错,老实肯干,虽然长的魁梧些,不过人还是挺好的,想来两人也是一对佳偶。
不过这些都不是周大娘高兴的,周大娘最高兴的还是这一次又能挣不少钱。要知道娶哥儿本就用不着请媒人,何况这还是官配。这一说媒,肯定成,这就跟天上掉钱又什么区别。
周大娘这心情好,也就睡得好。第二天一大早就起来直奔村北周青家。
“大福家的在吗。”
周青一家刚吃完早饭,就听闻外面有人在喊。一家子都有些疑惑,一大早的谁来了。
周山把门打开,周大娘就笑莹莹的走进来“我说大姐姐,这可真是喜事上门来了。”
周山娘见是周大娘来了,心里也多半猜到是什么事了。也满脸笑容的迎了上去。又吩咐周青去倒一碗白糖水。家里别的什么没有,一碗糖水还是有的。
待周大娘喝了糖水之后,才款款道来。周山娘心里虽然知道周大娘为啥而来,但听完还是止不住的开心。没想到这唐庆愿意明媒正娶他家周青。这当娘的没有比看到儿女好还要高兴的事。且不说聘礼如何,这明媒正娶就说明唐庆是个什么态度了。
周大娘说定了,唐庆三日后就来下聘后,就要告辞了,周山一家自是高高兴兴的把周大娘送出门。
送走了周大娘,周山一家掩饰不住的喜意。周大福都喜得一直说:“好,好,好。”。
第6章
周山娘心里也喜不行。自从连生了两个女儿后又生了周青,婆婆对她眼睛不是眼睛鼻子不是鼻子。虽然没有明着来,暗地里也是受了不少委屈的,丈夫虽好,但这也不能去顶撞自己的亲娘,这份委屈只得自己受了。好歹青子从小就乖巧懂事,不然不知道还要受多少委屈。就连分家的时候都是分的最差的一份。
生了山子跟河子之后,身体也不大多好了,家里都靠青子在忙活。她这当娘的嘴上不说,心里却是疼极了。如今看他有这份福气心里也是及其欢喜的。
“山子,河子,你们两个待会分别去请你大姐跟二姐。让她俩三日后回来,就说青子的下聘日。”高兴过来的周山娘赶紧吩咐道。周山跟周河倒是没有什么不乐意,听完娘的吩咐就双双出门了。
“老头子,待会你也去老屋说道说道。”周大福心里美滋滋。他排行老三,却是最不得宠的一个,又因周山娘生了周青之后更不得待见。他受委屈倒没啥,就是苦了媳妇跟孩子。如今他总算可以直起腰杆,扬眉吐气一翻,定是要好好炫耀。
随后周山娘自己又收拾了一下,让周青带着她回一趟娘家。周山娘名王叫喜儿。听这名字就知道周山娘娘家是很宠她的。
的确周青的外婆生了四个儿子,才得来这么一个女儿,从小就捧手心里长大的,就唯独这婚事许得不好,为此周山娘的娘王李氏背地里可没少抹眼泪。可是这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除了暗地里补贴一下女儿别的也帮不上忙。
何况家里还有四个儿子,孙儿孙女一堆,就算是补贴也补贴不多少。说来说去都是穷给闹的,要不是因为几个儿子的婚事,也不会把女儿许配给了周家,白白收了这么多委屈。
王家王李氏听了女儿报来的喜,也是高兴得不得了。她知道她这女儿为了周青受了多大的委屈,如今总算苦尽甘来了,心里对那个素未谋面的外孙郎竟有几分感激之意。
“青哥儿,如今你出嫁在即,你以后可得好好对待人家,即使受些委屈也是不要紧,他如今肯这样给你做脸,肯定也不会亏待你到哪儿去,但是你可莫做那些让人厌烦的事。”王李氏拉着周青好生交代了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