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贵女当家(121)+番外

作者: 佛前青莲 阅读记录

表面上是皮开肉绽,实际上则是没伤到筋骨。

睡个几晚,上点药,就能走能跑,最多不能出府罢了。

府里的大家长们正在询问自家的子侄到底是做了什么事惹得庆丰帝如此动怒。

毕竟,平时庆丰帝对大臣也好,对后族一家也好,那可以说是慈爱有加,爱护有加的。

那两个公子哥儿呢,也在闹脾气,哪知,就有管家来报,乐清波带着行刑的人又来了……

许三辅哪儿,乐公公还是比较客气的,说皇上觉得,刚才下旨打板子打轻了,所以,再补打……

许三辅:……

乐清波还说了,由于怕人做手脚,所以由他亲自监管,还让许三辅多担待,大家都是为皇上办事的,不能做那等欺君之事。

许三辅一听立即明白乐清波的意思了。

乐清波的言下之意就是,你别做那些大家为难的事,至于前面那假打,咱就不当回事,不往上报。

要不然,嘿嘿嘿嘿嘿……

那只不过是许三辅的侄儿,不是亲儿子,哪怕是亲儿子,许三辅也只能让乐清波打。

为了一个儿子,得罪庆丰帝,那是万万不能的。

只不过,他不明白的是,为啥庆丰帝会下令打自己的儿子,还两次这么多。

谨彦去御书房的时候,乐清波不在,但乐清波的耳目哪里是谨彦能比的,再加上后续发展,乐清波自然是知道得一清二楚。

倘若是妙书告的状吧,乐清波自然是捅出来了。

他最讨厌妙书和任何人关系都好的状况。

他现在把谨彦给捅出来吧,最怕的就是太后唆使庆丰帝换了谨彦。

谁叫现在女官又是大批量的进宫了呢?

到时候,上来的是谁不知道,还不如用谨彦呢。

因此,乐清波思量了一番,便和许三辅表示,是不是应该先问到底你家侄儿到底干了什么好事?

毕竟,皇子的命可比你都要金贵,更何况是你侄儿了。

十皇子的事儿,大家伙都知道。

许三辅呢也知道,自家侄儿一向和十皇子走得近。

其实大家伙也知道,这事儿严格来说的最魁祸首那是七皇子。

可人家是皇帝的亲儿子,谁敢说啊!

哪怕说了,庆丰帝也不认账啊。

许三辅只能捏着鼻子暗道自家倒霉。

现在他唯一庆幸的是,希望庆丰帝打过自家侄儿之后,把这事给抹了,要不然……

乐清波临走前和许三辅道了句,“相爷,奴才读的书少,有句话叫什么来着,什么如灯灭?

是吧,相爷,有这么一句话的吧?”

许三辅听着乐清波说的这一句,顿时有些不知道如何办。

乐清波的意思他懂,可侄儿被打他能接受,可倘若让他亲自处理侄子,他就下不了手了。

乐清波走远之后,许三辅还杵在大门口。

相比较许三辅哪儿的顺利,太后的娘家哪儿就坎坷很多了。

倘若是薛公公来吧,郑家人吧,还会给些面子。

薛公公虽然也是太监,也是奴才,可谁叫人家是庆丰帝身边第一红人。

可乐清波算个球啊,现在居然还要来真打他们家的子孙,郑家人自然不肯答应了。

太后的嫂子,也就是承恩公太夫人立即扑上前来护着自己的孙子。

这种情况下,别说那些行刑的人了,哪怕是乐清波,也不敢轻举妄动的。

第一百四十七章 心里苦啊

庆丰帝之所以能上位,和太后有莫大的关系。

所以,虽说不是亲母子,可庆丰帝对太后一直是尊敬有加。

对郑家也是恩赏有加。

郑家人呢,也一直以庆丰帝的大恩人自居。

现在,打了一次自家的孩子不够,还要来打第二次,还是五十大板,还是真打?

那一顿打下来,还有命啊!!

郑家人自然不肯了。

乐清波和承恩公说,让承恩公拉开老夫人,承恩公则表示,百善孝为先,他一向不敢忤逆他的母亲,所以,让乐清波自己看着办。

乐清波一听就来气了。

他对许三辅客气些,因为人家是庆丰帝的肱骨大臣。

那承恩公算个球啊!!

倘若哪天太后翘了辫子子,那承恩公的爵位,那是要收回的好么。

还真把自己当颗菜了。

乐清波是知道,庆丰帝对太后也就是面上的孝顺。

毕竟,历代的帝王都是讲究仁孝治国的。

但又不是亲生母子,再加上这些年来,郑家行事越来越过份。

所以,庆丰帝早就起了收拾郑家的心思。

要不然,之前一听郑家,哪里会反应不到。

大家都是聪明人,都是揣着明白装糊涂罢了。

庆丰帝如此,像薛公公谨彦乐清波这样的人,自然也是有些清楚的。

要不然,谨彦也不是傻的,前头被太后训完,后面立即来告状。

干这种事,也得掂量掂量过的。

她想报仇不假,但并不想自杀,或者玉石俱焚。

乐清波受了气,也没显在脸上,他和谨彦,和薛公公妙书还是很不同的。

倘若是谨彦来办吧,自然是直接粗爆,你要么配合。

不配合,老娘用武力解决。

武力解决不了的,脸上身上得挂了彩之后讨饶求情,然后走人回宫告状。

谁tmd有空来听你唧唧歪歪。

倘若是薛公公或者妙书来办吧,自然是会为承恩公分析利弊。

一来把庆丰帝交待下来的事儿办完。

二不得罪承恩公,两全齐美。

可乐清波不是如此。

反正许三辅哪儿也已经完成了。

刚才呢,他也收了许三辅的好处。

讲真,他还挺享受许三辅对他的态度的。

也想着帮衬人家一把。

既然承恩公想反抗,不想接受圣命,那就不接受好了。

因此,他便笑眯眯地引导着承恩公,承恩公太夫人,和承恩家的公子说了一些大不敬的话。

到了天蒙蒙亮,乐清波精神抖擞的回宫复命。

自从十皇子出了事之后,庆丰帝的胃口就不怎么好,薛公公那叫一个愁啊。

然后就想到了,之前妙书有和他讲过,自从和沈谨彦进宫一起用早膳后,她吃胖了不少。

后来沈谨彦不在,她又消瘦了不少。

薛公公是觉得,这沈谨彦陪吃有这功能吧,那就让谨彦每天早上来陪庆丰帝用早膳吧。

省得庆丰帝老觉得沈谨彦没啥多大用处。

想来谨彦也不介意过来吧?

能和庆丰帝一起,能多和庆丰帝接近,这是多少人求都求不来的福份!!

谨彦那时候听到薛公公说,眨巴眨巴眼睛表示,这通政司右使的工作是需要陪吃的?

那以前妙书怎么是和自己一起吃?

虽说跟庆丰帝一起吃,伙食吧是会变好,也肯定够吃。

可自己是那种介意伙食好坏的人吗?

再说了,自己的食量肯定不会吓坏庆丰帝,他老人家也是见多识广的。

万一引得庆丰帝自卑感加强,到时候也猛吃胡吃海吃的,想和自己来比拼,吃撑吃坏了就不好了。

最重要的一点,谁乐意和顶头上司一起吃啊,多少影响自己的胃口,自己还年轻,很容易消化不良得胃病的好不好。

谨彦在再三确定薛公公没有和自己开玩笑,只能点头答应下来。

不过也提出了,自己的早膳不用跟着皇上来,她哪配用龙膳啊,就自带伙食,去乾清宫陪吃好了。

所以,乐清波来报的时候,谨彦正啃着包子啃得正香。

以前她吃包子,喜欢一手拿鲜肉香菇香干毛豆丁包,一手拿咸菜包。

左手一口,右手一口。

可现在在乾清宫用膳,你得注意仪态,所以,只能双手捧着一只包子,嗷呜嗷呜地开吃。

谨彦头一次和庆丰帝在一起吃的时候,哪怕谨彦再客气,庆丰帝再有心理准备,还是把庆丰帝给惊得目瞪口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