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贵女当家(150)+番外

作者: 佛前青莲 阅读记录

他去年的年终评定是优秀。

还特地拍了拍谨行的肩膀表示,今年大理寺有个笔贴式的晋升考试。

他特别看好谨行,名呢,已经帮谨行报好了,让谨行好好复习复习,到时候争取考上。

谨行谢过了自己的上司,回到府里之后则担忧起来。

“你这有什么好忧心的,你不是说要谋外任嘛,倘若能升到六品,到时候,谋的余地也大些。

你挑地儿,别人也挑,到时候,咱总不能去那穷乡僻壤地的儿吧?”

苏氏是有听过自家丈夫提过的,也有听婆婆提过。

别说婆婆不赞成,哪怕她也是不赞成的。

她已经要和父母分开两地,在京城至少还有兄长和嫂子。

虽说往来得不多,可是,至少近啊!!

万一有个啥事的,大家也能帮衬一番。

这去了外地,人生路不熟的,还要带上小的,说真的,她是没底的。

当年公婆之所以去外地儿,那是因为京城没什么出路,一直被东府的人压制着。

出京城是唯一的出路。

更何况,公公虽说为人迂腐些,但是,比起丈夫来,有好些地方就强悍些了。

有的时候,婆婆和小姑把丈夫保护得太好,以致丈夫太过柔弱了。

当然了,出京城也有一定的好处。

那就是,指不定丈夫经过一番磨难之后,会有一番成长。

可是,她赌不起啊!!

万一被人陷害栽赃呢?

所以,只能一边劝着丈夫,一边哄着。

“不是我的问题,是妹妹。”

谨行叹了口气,然后和妻子说起来。

他是在衙门里听到的闲言闲语,他自然是知道妹妹和庆丰帝肯定是清白的。

你想,倘若不清白,庆丰帝干嘛指婚给靖南王世子。

可是,衙门里传的可难听了。

他们说,那靖南王世子不是做错事了嘛,所以,只能捡庆丰帝的破鞋。

是人都知道,周泊桐现在也就一个未婚妻子,就是自己的妹妹。

那这样,那破鞋指的不就是自己的妹妹?

谨行一向是个爱妹控,自然是把那两个说人是非的笔贴式给痛殴了一顿。

虽然打了,可是他也知道,这种流言会越传越广,越传越离谱的。

他是真觉得,那些说流言的人,也真是没脑子的。

只要庆丰帝想要,哪个女人可以反抗的?

更何况,庆丰帝不要脸面,难道靖南王府会不要这脸面啊?

庆丰帝又不傻的,那就不是赐婚,那是活生生打脸了!!

虽说大理寺卿现在有强烈训斥过某些人,但是,那些人只不过化明为暗,私下里还是忍不住的讨论着。

第一百八十二章 三胞胎

庆丰帝一听到薛公公的汇报之后,便让皇后下令把那几个一开头造谣生事的贵夫人给叫进了宫,跪了几个时辰。

还责令人家府里的当家婆婆,或者是当家长嫂,好好的教导一番规矩礼仪的。

这么在坤宁宫门口跪过,再加上还有教导,那几个人这辈子与京城的上流社会也绝缘了。

丈夫有情有义些的,娘家势力大些的,带着妻子去外地谋个官职,过些平淡的日子。

无情无义,娘家势力偏弱些的,男人又刚好偏疼小妾二房的,或者又看中别家姑娘的,直接休妻了事也是有的。

这种情况下休妻,虽说会被说无情无义。

不过,女方家长也无话可说,腰杆子不够硬,也无法为女儿做主。

皇帝的谣言是可以随便乱说的吗?

哪怕是真的,你也得小心,更何况是胡编乱造的。

谨彦那时候听说这件事,自然是对庆丰帝感恩戴德的。

这次的感谢倒是真发自真心。

男人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对这种事还真的挺无所谓。

在现代的时候,还有好多人,对这种事,挺引以为豪的。

可对女人来说就不一样了。

特别是在封建社会里。

倘若这种事儿越传越远,到时候,哪怕自己真嫁给了周泊桐,也是会影响到夫妻生活的和谐,影响到婆媳关系的。

现在,庆丰帝出手,那就不一样了。

虽说还是会有一些嘴贱的人会谣传,不过,至少那范围是可控的。

一些当家人也会规劝一些家里的婆娘留些口德。

毕竟,庆丰帝在叫皇后做事的同时,他也是下了好几道圣旨给内阁的。

那些造谣生事婆娘的男人十年内不得升职,公公七年内不得晋升。

家族男人五年内不得晋升。

虽说这道旨意是没有明文下发的,不过,内阁哪儿对于这种升迁的风,可是传得很快的。

这也是谣言能很快压下去的一个原因之一。

婆娘可以再娶,可是错失最佳晋升的十年时间,可是谁也等不起的。

特别是那些当公公的,倘若知道儿媳妇有嘴碎的,直接吩咐了妻子,这种儿媳妇别带出去招惹是非了。

要不然,一个害全家。

还吩咐妻子,对于之前皇后训斥过的那几个夫人的娘家姑娘,哪怕条件再好,也不用相看了。

嘴碎这种东西,那是会遗传的。

倘若是自己站错队,栽了,认命。

可是,自己和儿子,全家人的前程毁在女人的嘴上,那些当公公的则表示,这也太冤枉了。

一时之间,京城里活泼开朗的姑娘就有些滞销了。

那些沉默寡言,不爱说话的姑娘们瞬间“销路”好了起来。

很多的当家主母,也趁此机会,好好清理了后宅一些嘴碎的仆妇。

原先是有些嘴碎的妇人是老太太身边得利的。

仗着曾经照顾过当家老爷,因此,在府里很是有面子,未必会给当家太太面子。

当家太太平时因为孝道,因为人家是老太太身边侍候惯的,所以轻易动弹不得。

可现在不同了。

嘴碎的儿媳都要多加“照顾”,更何况是那些仆妇了。

有多少的豪门大户是死在这些嘴碎的“仆妇”身上的。

为了自己的前程,当家老爷们都和自家母亲商量。

老太太们虽说习惯那些人的侍候,可奴才哪里有自己亲儿子的前程重要。

更何况,前些日子的前车之鉴历历在目,自然都点了头。

有良心些的,吩咐儿媳安排个庄子,让那些仆妇养个老。

那些当家太太只求摆脱那些仆妇,再加上,也总得给婆婆一个面子,府里呢,也不差这些银子,倒也点头答应。

哪怕这样,京城也是好一阵的鸡飞狗跳。

毕竟,不是每个当家主母都有那魄力,也不是每个仆妇都会受当家主母摆布的。

日子过得很快,庆丰帝的身体时好时坏的,不过,总算是控制得不错。

十月初一那天,谨彦就收拾收拾包裹出宫备嫁了。

临走前,庆丰帝还告知,谨彦的亲爹已经从西北赶回来主持谨彦的婚礼了,算是庆丰帝给谨彦的一个成亲大礼。

谨彦听了,自然是感动得稀里哗啦的,拉着庆丰帝的袖子又是好一阵的哭。

庆丰帝:你磕头感动就行,能不能别动不动就哭的,朕的龙袍啊,这是朕最喜欢的一件龙袍!!

算了,近一年来,毁在这家伙手上的龙袍,也不止一件了。

自己是真的高兴有段时间不用瞧见这家伙。

庆丰帝表示,自己要很认真仔细的考虑,要不要让她再次进宫的事儿。

进宫吧,自己的龙袍也不知道还会被毁多少件。

不进宫吧,有些事儿,也不放心让别人处理啊!!

薛公公:谨彦这孩子别的都好,就是太多愁善感了,讨厌,害咱家的眼眶也有些湿湿的了。

谨彦回到府里之后,杨氏先是抱着女儿痛哭了一会儿。

虽说这次女儿回来,待的时间会长些。

可是,马上就要嫁人了,到时候,就是别家的媳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