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贵女当家(225)+番外

作者: 佛前青莲 阅读记录

谨彦叹了口气,把凤印一压,然后把赐婚的懿旨交给了妙书。

懿旨一下,公主府就开始操办起南宫濯的婚事。

不得不称赞下公主会的奴才办事效率,十天之内,居然全部办得妥妥当当。

最要紧的是,前面还迎了几个妾氏入门……

“亮哥儿,咱以后不学你小濯子叔叔,娶这么多媳妇,也不想想,他就一个人,应付得过来嘛……”

谨彦到了晚上,又抱着亮哥儿自言自语的说道。

周泊桐本来拿着奏折在看,听着妻子那响亮的声音,就知道妻子是在说给自己听。

因此,他叹了口气,放下了奏折,走近妻子身边,从妻子手里接过了亮哥儿道,“宝贝儿,你南宫叔叔也是没有法子,所以才娶的。”

倘若不是谨彦激得这么过份,人家会一时冲动么。

讲真,这和南宫自己本人的意愿是相违背的。

那时候南宫一回府,就直接向他祖母要了名单。

大大长公主呢,也早准备好了,南宫一点头,她立即命人去女家了。

等第二天南宫睡醒脑子清醒了,想反悔已经来不及了。

他才进宫和周泊桐表明清楚,想让谨彦的那道懿旨暂缓一下。

那边,妙书已经把懿旨送到了公主府内管家的手上,然后内管家又带着宫里的太监马不停蹄的去郭府宣了旨……

你说吧,成了定局的事儿,你让南宫怎么办?

难道现在来落跑啊?

怎么可能!!

不得不说,南宫家的基因还是很强大的。

一个月后南宫濯离开,又过了大半个月,便诊出妻妾几人,有三人分别怀上了。

谨彦听说之后,自然是命妙书赏了一大堆补品下去,然后抱着亮哥儿道,“宝贝儿,再过些时日,你要多些表弟表妹啦,你开心不?”

亮哥儿眨巴眨巴眼睛,亲了亲谨彦的脸颊,然后示意谨彦把自己放回地上。

他现在已经会爬行了,虽说爬得很慢,但是他对于当只爬行动物的兴趣还是极大的。

每天乐此不疲地爬,虽说大部分的时候,谨彦觉得他其实是趴在地上。

不过,坤宁宫的地上也很干净,小孩子喜欢趴那就趴吧。

为了怕亮哥儿爬的时候撞着脑袋,她还特地让人给亮哥儿缝制了一顶防撞帽子。

也不知道怎么回事,亮哥儿对别的帽子倒还挺喜欢的,但对防撞帽子特别不喜,每次给他戴上去,他都拼命扯下来。

本来谨彦也不想让儿子戴,只不过,亮哥儿趴着的时候趴着,有的时候,突然爬起来,那速度还是挺快的。

坤宁宫的家具,又不是现代的那种仿古家具,或者豆腐渣家具,那质量,那质感,绝对是最好的。

有一次她自己不小心撞了下,大脚指甲立即飞掀,血那叫一个流,有个十几天走路一拐一拐的。

现在想起来,大脚指还有些隐隐作痛。

自己都如此,更何况是娇嫩的小孩子了。

可又不能为了让亮哥儿爬,把所有的家具全部搬开。

想来想去,她才想了个防撞帽出来。

周泊桐也好,妙书也好,其实是挺反感谨彦让亮哥儿在地上乱爬的。

妙书的意思是,哪怕奴才抹地再干净,毕竟是地上,亮哥儿到处乱爬,会害他得病的。

更何况,宫里多的是奴才,哪里就缺奴才抱了。

还是让奴才抱着好,也不会撞伤撞着。

本来谨彦呢,也是比较赞成让人抱的。

以前在现代的时候,她邻居的一些大妈带自家孙子外孙的,两三岁了,很大一个孩子了,也宁可抱着,不让他走。

谨彦那时候不明白,大妈的意思是,抱着虽然累,可是省心。

要不然,小孩子到处跑,她一大把年纪了,哪里跟得上,更加累。

身体累不要紧,那时候车子多,万一撞上了,出了事儿,不是累的问题,而是会被孩子责怪,也会心疼孙子受伤啥的。

后来谨彦也从一些报纸杂志上看见,说幼儿时期多爬行,对孩子的智力发育,体力发育都是比较好的。

自从放开让亮哥儿爬行之后,智力和体力的发育会如何她不知道。

不过,亮哥儿胃口开了好多,她还是知道的。

第二百七十三章 害怕

时间过得很快,等南宫濯的战报传回来的时候,亮哥儿已经三周岁了。

而南宫濯也是两儿一女的爹了,只可惜,他还没有看过他三个孩子长啥样呢。

谨彦见过之后,倒是第一时间给他画了肖像过去,只不过,得到的是南宫濯的抗议。

他表示,他长得不差,虽说除了妻子,另外几个妾氏的长像,他有些记不清也分不清。

不过,几个妾氏长得都不错的。

没理由他的孩子长成那幅德性的。

谨彦:刚出生的娃不都是那德性?你还想你的娃长成天外飞仙的样儿么?

既然不喜欢么,咱以后不寄呗。

你嫌弃咱画得不好,咱还嫌弃画画太麻烦呢,哼!

相比较谨彦,三胞胎就比较念旧了。

自从南宫濯去了西北之后,三胞胎就开始封南宫濯当偶像了。

特别是南宫濯的捷报频频传来,三胞胎更加开口闭口南宫大哥如何如何。

搞得不知情的还以为三胞胎是南宫的亲弟弟……

三人闲来无事写信给南宫濯,当然了,每次都会把南宫濯三个孩子的肖像各画一幅,一起寄过去。

相比较谨彦的,南宫濯比较能够接受三胞胎的了,谁叫谨彦画得太写实呢!!

而三个孩子的画像,画得最好的,是老三沈谨学的。

沈谨学读书成绩算是班级里垫底的,只不过,写字画画特别出色。

谨彦有和周泊桐提过,将来弟弟实在不行,当个宫廷画匠也是挺不错的。

当然了,谨彦说完自然是得了周泊桐的一记白眼。

国舅爷当宫廷画匠,亏自家皇后想得出来。

应该说,在这两年多的时间里,不止南宫濯,周泊桐的收获也是很丰盛的。

一开始他刚接手的时候,和朝臣们时不时有冲突。

一方面是李大人和郭大人对内阁刚接手,对内阁的掌控也不算全面。

另一方面,自然还有一些世家和贵族的抵触。

只不过,经过近三年来的磨合,周泊桐和内阁的相处是越来越融洽。

对整个朝局的掌控也越来越得心应手。

包括谨彦也觉得,像去年和今年年初的女官选拔,就有好些世家的贵妇就来表示,她们的孩子就是来渡层金的,夫家呢,也早挑好了。

谨彦觉得,这些挑好夫家的女官简直是太可爱了。

本来嘛,不能把所有的婚姻问题靠宫里来解决不是?

只要男女双方都有那个意向的,她还是很愿意成全的,下道懿旨也不是那么难的事不是?

相比较谨彦的乐观,周泊桐则和谨彦提起,二十七个月的事了。

像今年,基本世家的女官也早就婚配得七七八八了,藏书阁呢,也留了几个不错的孩子下来。

和谨彦粗心大意不同的是,妙书则发现了几点,在第一时间和周泊桐提了出来。

首先,今年一些世家都是把庶女,还有一些资质不佳的嫡女给送了进来。

相反,那些一些比较出众的嫡女估计是等着明年的重拳出击呢。

其次,暴风雨之后的平静,其实才是最可怕的。

对,之前谨彦有过把一些女官送到铁帽子哪儿的前例。

可是,铁帽子有限,世家嫡女无限啊!!

你总不可能每年送吧?

因此,妙书便提出了,是不是恢复以前两到三年才选一次女官的旧例。

别搞得女官像大白菜似的这么不值钱。

其实有一句是妙书想问而又不敢问的。

你想,这些年来,皇后是独宠,怎么会没怀上的?

对,虽说咱们的靖隆帝是表示要守二十七个月的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