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贵女当家(64)+番外

作者: 佛前青莲 阅读记录

无论是哪种,报名费你还是需要交的,只不过,相对的,你钻了个空,抢了个先罢了。

在杨氏看来,只要儿子能进御书房哪儿当差,别说五千两了,哪怕是一万两也是舍得的。

不过,她还是有些不放心,“乖囡,你这样去插队,不会惹得别人不高兴吧?”

她可不想因为儿子的前程耽误了女儿的。

“娘,你只管放心,那几千两银子说白了就是去打点的,娘你只管放心,大家伙都是这么操作的。

真有人问起来,那些收了好处的人也会说,咱们家早给哥哥递银子报名了。

人家也不是傻的,这笔贴式的名额,本来就是僧多粥少,不够分的。”

杨氏听了谨彦的再三保证,倒是放心了下来,调整了下睡姿,然后又道,“过几天去东府,你得注意些,千万别和慧姐儿谈起婚事。”

谨彦一听,大吃一惊,“娘,七妹妹的婚事出现波折了?怎么回事?”

过完年,她还没回宫呢,那时候有收到谨慧的书信,她信里的意思是怪谨彦没去看她。

不过,她现在马上要嫁如意郎君了,所以,也不怪谨彦,她知道谨彦守着孝,不适合到处走。

但她最后还是表示,谨彦人不到没事儿,礼物一定要给重礼!!

杨氏那时候还询问了来人,此人是丁氏的心腹婆子,嫁的男人叫李忠,所以,大家都叫她李忠家的。

据李忠家的所说,她们家七小姐嫁的人是她的嫡亲表哥,也就是林家三表哥,林子韬。

谨彦对那个林子韬的观感不是很好。

倘若不是这个男人引诱谨婉,谨婉也不会协助谨沅逃跑了。

而现在,谨婉还被大伯关押着学规矩,至于谨沅,虽说如愿跟了七皇子。

可是抛弃了身份,名誉,只换来了一个婢妾。

最要紧的是,失去了一生当母亲的资格。

在谨彦看来,当母亲未必是人生中一定要经历的阶段。

特别是嫁得不如意的话。

可是,自己不愿意当,和被逼得不能当,那可是两回事!

谨彦怪谨沅,也怪谨婉天真被人欺骗,更讨厌那个林子韬利用小姑娘对他的情愫,随意玩弄谨婉的感情。

而现在,谨慧居然要和这个林子韬订亲,她哪里会高兴的。

只不过,杨氏说了,汝之蜜糖,彼之砒霜,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让谨彦多送份厚礼过去祝贺谨慧订亲就行,至于别的,只能是看一步走一步了。

而现在,却传来二人婚变的消息,谨彦有些接受不了了。

在古代,毁亲之后,哪怕是男的再找姑娘家,都会有些难度,更何况是谨慧了。

你说丁氏是怎么可能答应退亲的?

那不是她的外甥么?

杨氏叹了口气,“这也难怪你二伯母答应退的,换了是我,我也宁可退了这门亲事。

哪怕让女儿低嫁,至少也是做正头妻子,总好过当妾吧。”

谨彦一听,顿时觉得奇怪,当妾?

那林子韬要娶的正头妻子是谁啊?

第七十八章 发展大计

而杨氏解释之后,谨彦才知道,林子韬要娶的正头妻子也算是半个熟人。

在宫里的时候,谨彦还和她碰过面。

这姑娘是高贤妃的侄女,也是当今二皇子的嫡亲表妹。

西北定国将军高元帅唯一的女儿。

人家生了六个儿子才有这么一个宝贝女儿,自然是娇宠万份。

据说,人家进京城的时候好像和林子韬怎么就撞见了。

高姑娘在西北看见的那种是有血性,有狼性的粗狂汉子,和林子韬这种阴柔男子是完全的两级分化。

然后也不知道怎么回事,一见就钟情,二见就下定决心要嫁这个男人了……

谨彦听到这儿的时候,顿时觉得奇怪,“娘,这林公子不是和四皇子是一伙的嘛,现在,能娶二皇子的表妹?”

这不是墙头草么!!

二皇子要这种人当妹夫?

讲真,倘若自己是二皇子,这种人是绝对不要的。

夺嫡那是大事,你当是过家家啊。

他今天能背叛老四,自然有朝一日,也能背叛自己。

夺嫡那是重质不重量的好不好。

不信你看看九龙夺嫡时,为毛胜利的是雍正,不是老八十四就知道了。

杨氏一听想了想,然后笑着说道,“想来,人家有可能一直都是二皇子的人吧?”

谨彦一听,一开始有些不明白,不过,见着杨氏意味深长的笑脸,又想了会儿,十分庆幸当初自己当了女官到了相对人事关系比较简单的藏书阁。

要不然,就自己估计在宫里,早被人生吞活剥了。

谨彦想了想,觉得堂妹也真是够惨的,之前是被两个堂姐连累。

现在呢,又被表兄抛弃。

虽说还没有成亲,可是已经订了亲,连成亲的日子也挑选了出来,现在被退亲……

虽说这表兄在谨彦看来也不是什么良配,可至少她自己喜欢不是?

也不知道到时候谨慧会不会来呢!!

“娘,到时候,我要么在宫里找找看,有没有哪个侍卫大哥还没成亲啊啥的,当然了,你也和二伯母说下看,男方家里条件或许会差些,但咱挑人品。”

谨彦对这个堂妹的感情还是不错的,而且她也觉得,倘若不是因为受谨沅的连累,那时候,丁氏或许在和林家订亲的时候,还会再考虑一二吧?

倘若再考虑多些日子,指不定,那个高姑娘就下手了。

堂妹最多伤心不能嫁给心上人,但名誉上至少不会有所损害了。

也不会影响到她的婚配了。

而现在,谨慧的婚配明显会有大问题,至少两三年内,这退亲的事没有淡下去之前,不会有男方愿意和她订亲了。

哪怕是两三年后,订亲啥的,也只能找外地不知底细的那种。

她就比谨彦小几个月,都是同年。

谨彦有女官待着,将来的婚事还不好说。

可谨慧就不同了。

大周朝很多的姑娘都是十二,十三相看,十三十四订亲,十五,十六就成亲的。

有些因为家里的原因十三十四成亲的也比比皆是。

因此,谨彦就有个不成熟的想法。

大内侍卫也不是个个家里条件都好的。

御前侍卫的工作是有银子也买不到,可是三等的侍卫这种的,说穿了,也就是守大门,站岗的。

家境肯定是比一般小门小户要好些,但比起二房家的家境,那是铁定要差远了的。

谨彦能想到的,也就这些,谁叫她现在在宫里混呢?

杨氏听了谨彦的话,表示明天会抽空和丁氏说说的。

现在这种情况,谨慧也就两条出路,第一,就是像谨彦说的,找个家境相对差些的侍卫。

第二,在外地找个家境不错的人家。

人家不知谨慧被退过亲,可同样的,沈家也不知人家的底细,大家互相就知道牌面上的一些事儿。

将来的日子过得好还是不好,那只能看谨慧自己的运气和手段了。

到了第二天,谨彦在谨行的陪同之下,去了外祖父的灵前祭拜了一番。

完了之后,谨行便带着妹妹去了自家铺子哪儿。

“哥哥?这……”

谨彦一下了马车,就看见原先两间的铺面,倒还是两间。

只不过,粮油铺子大概只有一间铺面的五分之二的面积左右。

另外的五分之三点五归到了另一间铺子。

还剩下的零点五则成了一道走廊。

苏清河一看见马车,立马迎了出来,把谨彦二兄妹给迎进了铺子。

兄妹二人坐了下来之后,谨行则开始给谨彦讲起了她不在的这段日子,他是如何规划,然后做出调整的。

之前铺子的两个劳力,还依旧在铺子里干活,不过,基本是提供了给老客送货上门的服务。

而铺子给每笔单子提供了百分之五的抽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