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贵女当家(82)+番外

作者: 佛前青莲 阅读记录

庆丰帝虽然说过,谨彦下去大理寺是郭槐安的意思,毕竟走走过场还是需要的。

可杜大人对郭槐安带着谨彦的到来,还是有些怕的。

孙女杀人,那是肯定没有的。

孙女什么德性,什么胆子自己知道。

可孙女也确实被人抓到痛脚和把柄。

倘若这事儿扬了开去,到时候别说孙女了,杜氏一族的姑娘……

杜大人在书房招呼郭大人,谨彦便跟着杜姑娘的母亲去了杜姑娘的闺房。

一路上,杜夫人说自己的女儿平时如何如何乖巧懂事,如何如何贤良淑德,如何如何乐于助人。

闺中蜜友遍布整个京城上流社会等等诸如此类的。

对于杜夫人所说的言下之意,话里话外的,谨彦都懂。

可是懂又如何,她也是奉了命令来的,缺斤短两的事儿,她可没办法干。

更何况,表面上,以她为主,因为她官职高。

可实际上呢?

那杜夫人眼睛是不是有问题,没看到自己身后有个助手似的妇人在吗?

人家才是主角好么!

谨彦在心里叹了口气,只能以微笑回以杜夫人。

谨彦跟着杜夫人到了杜姑娘的闺房之后,便被安置在了客厅。

至于杜夫人则去里屋叫醒正在熟睡的杜姑娘。

而谨彦则抽空打量起整个屋子和院子的布置。

她过来,也是做了两手准备的。

郭大人给的几个问题,她觉得最重要的还是看那个跟来的妇人。

至于自己,则有另一个计划。

虽然很冒险,不过,这是一个最有效,最快速知道杀人凶手是谁的办法。

方案自己已经有了,只待回去之后好好完善一番,然后郭大人同意,自己就能找人操作了。

杜姑娘在杜夫人的搀扶之下披着件外衣走了出来。

杜夫人表示,她女儿的身体还是很虚弱,所以,最多只能坐一刻钟。

谨彦笑了笑,心道,只要你跟你女儿配合,一刻钟足够问完郭大人所有的问题了。

“杜小姐,你是否介意让杜夫人出去稍待片刻?”

谨彦坐了下来,刚想开口问问题,便看见杜夫人虎视眈眈的盯着自己,便开口说道。

而站在一边的妇人执着笔,在那册子上不知写了啥,然后则皱了皱眉头。

“那不行,我女儿身体虚弱得很,我哪里能丢下她,我还不知道你们会问什么问题呢。”

杜夫人也没等女儿说话,立即声色厉疾的拒绝道。

谨彦笑了笑,也没看杜夫人,只和杜姑娘道,“倘若杜姑娘想每天三次,一次三刻钟的见到本官,本官不介意让杜夫人在的。

杜姑娘是个聪明人,应该知道,阻挠本官问话,呵呵……”

谨彦也不继续说下去了,只管自己端着茶碗喝水。

谨彦的话杜姑娘也知道其中有诈,毕竟,光是谨彦来,她祖父,压根不会让自己见她的。

郭大人也不可能别的事情不办,每天三次的来杜府。

倘若真是这样,那郭大人和杜家的梁子也就结下了。

但是,谨彦每天三次的上门,或者长驻于杜府,还真的是有可能的。

倘若是这样,她在别人看来,也等于是杀人凶手了。

哪怕事后事情解决了,京城的所有人,也会觉得,因为祖父的面子,才找了个替罪羊。

反正该说的事儿,是一定要说的,那么,索性一次性说清楚的好。

“娘,你先出去吧,我和沈少卿是老熟人了,她不会害我的。”

谅她也没那个胆扣屎盆子在自己头上。

因此,杜姑娘轻声的和自己的母亲说道。

“这……”

杜夫人还是有些不放心。

谨彦又给自己满了一杯茶,然后笑着对杜夫人道,“本官奉旨问话,杜夫人还是配合些的好,一刻钟的时间眨眼就过……”

杜夫人在杜姑娘的再三保证下,便怒气冲冲的甩袖离开,临走前还狠狠瞪了谨彦一眼。

谨彦哪里会正眼看那杜夫人,盯着杜姑娘道,“杜姑娘,那咱们就正式开始吧!”

第一百章 不是黄花大闺女

郭大人和谨彦离开之后,杜姑娘便去了杜次辅的书房。

杜姑娘把谨彦的问话再加上她的回答一一叙述了一遍。

她说完之后,便乖乖待在一边不出声。

而杜次辅则问几个儿子,他们对于谨彦的那些问题,有什么看法。

郭槐安会在前一天事先告知,说明人家是肯定有所行动的。

他和郭槐安共事多年,知道郭槐安的个性,绝对不是那种来宝山走空的主儿。

相反,杜次辅还极为的欣赏郭槐安走纯臣的路线,还有望进内阁的本事。

而谨彦的那些问题一开始全部是吃喝拉撒睡,哪怕后面的一些问题,在杜次辅看来,也是挺无关紧要的。

那么,既然是如此,郭槐安带着沈谨彦来干嘛?

或者说,他们真正的用意是干嘛?

虽说杜姑娘的父亲觉得,那郭槐安会不会接收到了庆丰帝的旨意,只不过形式上走一圈。

毕竟,总得做做样子给江北的展家,内阁的林大人,还有朝堂上的朝臣们看的。

可杜次辅却觉得事情没这么简单。

相比较杜次辅的书房,大理寺这边的讨论就有些热烈了。

首先是周泊桐严厉了“批评”,你说你是个配角儿,是个挡箭牌,郭大人叫你问话,那你就直接问那些问题好了。

问那么多吃喝拉撒睡的事儿干嘛?

你知道人家杜姑娘这么多吃喝拉撒睡的事儿,有用吗?

对破案一点帮助也没有好么。

郭槐安倒是在一边不说话,谨彦瞧了瞧郭槐安的神色,然后道,“郭大人,你也觉得,谨彦问的那些话是废话吗?”

郭槐安呢是觉得,谨彦的那些吃喝拉撒睡的问题吧,还真的一点用也没有,相对,还挺浪费时间的。

毕竟,离庆丰帝给的时间也有限了。

不过,这事儿不发生也发生了,自己也没必要多说什么了。

人家小姑娘懂什么?

朝廷给自己银子那是叫自己来破案的,可不是来教别人家女儿的!

因此,郭槐安笑而不语,抬了抬手准备示意跟着谨彦去的妇人,宋妈妈,和他说说她的高见。

谨彦见郭槐安如此,便上前一步又很坚持的说道,“郭大人,你真觉得我做的是无用功?”

要知道,虽说自己那套运用得不是特别得心应手,周泊桐和那妇人看不出来是正常的。

可是,郭槐安不是自称破案高手,清官么,不是应该懂,或者看得出来吗?

郭槐安本来想答句是,可后来转头一想,觉得,以谨彦的智商倘若做的真是无用功,那么这句话也就不会问了。

因此,便低下头思考起来。

周泊桐见状,便道,“问那些有用?别逗我了。”

“你怎么觉得就没用?我一开始问的都是些简单的问题,也不用她多想,就是她的日常琐事。

属于她完全可以张嘴就答的那种,可当时的情况呢?想来宋妈妈应该还记得的吧?”

宋妈妈点了点头,“杜姑娘都是沉思熟虑之后才答。”

所以,宋妈妈才会觉得浪费时间。

“所以,那就对了!!”

谨彦点了点头,一本正经的说道。

“什么对了,你什么意思?”

周泊桐觉得,倘若谨彦再瞎胡扯,自己还是把她给拎出去的好。

省得浪费大家伙的时间。

“敢问郭大人,大理寺在审案的时候,倘若问犯人一些简单易答的问题,对,一开始的犯人确实会提高警惕,可那些简单的问题多了,他是不是会放松下来?”

郭槐安听了谨彦的话,细细想了想,道,“这个倒未曾试过,一般我们问话,都是直入话题,不招,那就用刑。

正所谓,人心似铁非似铁,官法如炉真如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