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族权后(127)
不能放纵,那么意思是……柳茵如惨白了脸,匍匐膝行,哀哀拉着太夫人的裙摆:“大母,孙女这回是真知错了……”
“知不知错,原本不在嘴上如何。”韦太夫人闭目,沉吟略久。
她虽然预料到柳茵如会牵涉进这桩事态,可实在没有想到后果就这样惨重,荧玉虽然有错,但毕竟是个稚龄孩童,因而丧命让她这个见惯生死早已心硬如铁的人都难免嗟叹,茵如不过豆蔻之龄,眼睁睁看着姐妹被害却完全无动于衷,今日诬篾十一娘时那番唱念俱佳的表演,实在让太夫人感觉齿冷。
早先想到的处治,对茵如而言实在太轻。
她若真心悔改还好,不过假若只是心怀饶幸以为将来只要将事情计划得更加完善不露痕迹就能得偿所愿……那就真成养虎为患了。
可要是完全不给孙女生机……这孩子到这样地步,也确实是失教所致,乔氏固然是主要责任,她这祖母也的确是有疏忽。
韦太夫人考虑良久,终于又是一声长叹:“亲仁坊一支出族一事已成定局,今日在场,这么多族人见证,这事情遮掩不住……将来,只怕你也不能在姐妹面前立足,茵如,我知你历来觉得生为庶女十分委屈,你却从没想过,好歹生在富贵之家锦衣玉食,已比这世上诸多贫苦更加幸运!”
柳茵如从这话中完全听不到一点希望,这时连哭都哭不出声来了,前所未有的恐惧像一只坚硬冰冷的巨掌,拽紧她的心脏。
“今后,我只当没你这个孙女……你听好,倘若你当真知错有悔改之心,到你及笄,我至少会为你寻一门富足之家实诚后生,不至于让你受饥寒之苦,倘若你再有叵测之心……就终生在田庄待着罢,不过我京兆柳从不会让子侄流落在外,只要你能靠劳作养活自己,至少衣食无忧。”
太夫人说完,也不去考虑柳茵如是否能理解她这番苦心,唤入曹媪:“明日便将茵娘带去京郊田庄,交给陈三良夫妇,对闲余就说是咱们府上部曲遗孤,认三良为义父,叮嘱三良,让他别再将茵娘当作金尊玉贵小娘子娇养,他家子女寻常如何劳作,茵娘也是一般,衣食起居也不可有差别。”
这、这是要把她当成部曲奴婢!
柳茵如简直有若五雷轰顶,可她也情知再也无法挽回,只得失魂落魄跟随曹媪出去。
第116章 鸡飞狗跳
十一娘得知柳茵如的处治结果是在次日清晨辰课后听韦太夫人直言告诉,而太夫人之所以告知十一娘,主要是因为需要交待小孙女一个重要任务——关于柳茵如是执迷不悟抑或改过自新,全权由十一娘监督,因而自从这日起,每月望日都由十一娘差遣仆妪往田庄打听茵如表现,直到茵如及笄,十一娘再行判断茵如能否恢复柳氏女儿身份。
十一娘还来不及好好消化这一桩职责,就听曹媪入内禀报——亲仁坊那边闹起来了。
昨日十房族老尽在,已经全票通过将柳直一支出族,柳直当然拒不接受这个结果,然而一听源平郡公提警若不服气只好上报官府处理,非但柳直夫妇按律需服徒刑,两个儿子好不容易到手的官职说不定也难保住,柳直立即泄了气。
不过关于出族一事尚且不及向族人宣告,也没必要为此劳师动众,顶多等到祭祖时随口一提罢了,外人更不可能立即知情,那么能这么快得到消息并闹上门去的人,大约也只有武威伯府了。
昨日秦氏果然没有再回亲仁坊,只央告萧氏借助一辆车,孤孤单单就回了武威伯府,可无论是和离抑或义绝,要解除婚姻关系都不是一走了之这样便宜,武威伯府当然要与柳直交涉,秦氏为武威伯嫡女,即便父亲秦步云以及长兄不在京都,伯夫人以及次兄、侄子们也不会任由秦氏受欺,大早闹上门去也是情理当中。
太夫人当然会布置下去密切关注亲仁坊动态,是以这时只问曹媪:“可是武威伯府为丹娘和离一事起了争执?”
曹媪笑道:“武威伯府固然会为女儿讨回公道,却落后一步,反而让沈家占了先机。”
莫说十一娘觉得诧异,太夫人也是满脸惊谔:“沈家?沈家为何闹事?”
“是沈娘要与柳主薄和离呢。”既然出族,曹媪也改了称呼,再不将柳达宜按排行称为郎君,只称官职。
十一娘昨日并未多少留意柳直长媳沈氏,印象当中,沈氏至始至终也未发一言,却没想她竟然这样果决,一看出族已成不可挽回的事实,居然立即就送信回娘家闹着和离。
这时又听曹媪说道:“沈家非但要将女儿立即接回娘家,便连嫁妆也要一并清点拉走,柳主薄气急,要动手打人,反而挨了沈家人拳头,柳郎主倒没苦留长媳,叫嚣着要写休书,人可以放回去,财物却不能交还,又指责沈家不仁不义,一听他家遭难就翻脸不认姻亲,从前富贵时怎么没有逼迫和离?枉为诗书之族,简直就是寡廉鲜耻……沈家郎君们声称,柳郎主为祖不慈害杀孙辈,甚至欲污儿媳杀人,虽然这回没有涉及沈娘,难保今后不会暗害,再说,亲仁坊富贵时沈家也没沾光,只不过为免沈氏女儿今后受辱才提出和离,既然将聘礼返还,柳主薄当然要退回嫁妆,反指柳郎主意欲强占沈氏家财。”
曹媪早就不满亲仁坊一支对嫡宗心怀恶意,这时尤其兴灾乐祸:“正不可开交,武威伯府也赶到,倒没说要讨回嫁妆,嗤笑道横竖这些年,秦娘嫁妆已被翁姑贪剥不少,大约也所剩无几了,却提出要将八娘接去伯府抚养,今后八娘婚嫁由伯府作主,并要求柳郎主写下保证书,今后不能苛待七郎,万一七郎受虐,武威伯府必须将七郎接走。”
韦太夫人冷笑道:“这么一比较,丹娘到底还牵挂着子女,沈氏却只保自身,她也有两子一女,两个儿子也就罢了,六娘眼看过两年就要议亲,她这母亲竟然也放心将女儿将来置之不顾,当初柳直为达宜婚配可不少挑拣,废尽心思才求娶到沈家女,得意非常,自认为嫡长媳也是名门闺秀,可沈家虽与他联姻,这些年来却一贯冷淡,武威伯府那样提携照顾,丹娘却始终不如沈氏受重,武威伯虽然因战败受贬,可爵位还在,柳直竟就迫不及待要让丹娘顶罪,想借这机会让志宜休妻,另攀富贵,这下可好,两门姻亲都保不住,将来达宜、志宜想要再娶贵女,无疑痴人说梦。”
曹媪也笑:“可不是这话,秦娘子虽然对族人尤其嫡宗有些蛮傲,在翁姑面前却始终恭顺,娘家不过略有波折,竟落得这样下场,仆也甚为秦娘子不平抱屈,沈娘子往常看着虽然温和有礼,不想却凉薄如斯,才真是知人知面不知心……眼下虽还未闹出结果,可柳郎主有把柄在两家姻亲手上,若真不依不饶,传扬得人尽皆知不可收场,御史们还有不落井下石之理?柳郎主只有妥协,才可能保住自身及儿子们官职。”
十一娘大以为然。
果然就在当日傍晚,曹媪又打听来最新进展:“沈家到底还是略有退让,没大张旗鼓把笨重器物拉走,只清点了文契细软,算是给亲仁坊留了些颜面,武威伯府也如愿拿到和离书,并将八娘接走……只不过,荧小娘子生母却当着武威伯夫人面前出言不逊,大约不知就里,还以为荧小娘子是被秦娘子害杀,被武威伯夫人当面拆穿后,那侍妾发起疯来,竟然掌掴主母。”
十一娘:……这侍妾还真有血性,看来柳志宜果然宠纵过度,秦氏那样一个脾性竟能容忍多年,当真不容易。
她忍不住问道:“难道柳世父竟眼看生母受辱?”
虽柳直一支被出族,不过柳志宜始终还算长辈,十一娘也不知道他眼下官职,称声世父并不为过,再缀上姓氏,就区别开来是外人还是亲族了。
曹媪眉弯眼笑:“柳郎主要将侍妾发卖,柳郎君却不愿,为个侍妾膝跪求情,正闹着,侍妾却昏厥过去,柳郎君顾不得太多,亲自跑出去请医,哪知等他回来,侍妾已经受了杖责……”说到这里,曹媪略微犹豫,不知道应不应该直话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