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族权后(542)
谢莹被十一娘打趣了一句,却也不恼,因为她显然也看出了太后对武威侯甚是信任,她的谏言在这时不会有任何效用,要想对付秦霁,还必须徐徐图之,干脆便红了脸,伸出魔爪去掐十一娘的腰:“纵然我虑事不周,冤枉了武威侯,也是我年纪小眼力不够,十一姐寻常一本正经,这时却有心调笑,可见也是假正经。”
却并没有怎么掩示她与秦霁争风吃醋的心思。
十一娘也趁这时机告假:“九姐入宫拜寿,特意提醒了我不久便是她及笄礼,再又有数月未曾与家人、老师面见,还望太后能宽准几日沐假。”
前些时候太后心情不愉,越发离不得十一娘,倒不是说文书事宜真非十一娘不可,太后其实也鲜少询问十一娘对政事见解,只不过十一娘例来安静稳重,这些年来替太后整理文书等事,一丝半件失误都不曾有,换作别人,太后便没那么放心,再兼十一娘寻常虽然不怎么热衷奉承之事,但因博闻广见,知道不少典故,往往还能换成趣谈方式讲解,很能引逗太后开怀,偶尔也会触发太后灵感,解决一、二烦难。
所以上巳节以及萧氏生辰,太后竟都没放十一娘出宫,这回十一娘主动求假,她当然痛快允准。
谢莹便找准时机打趣回去:“十一姐牵挂者,怕不仅仅家人老师吧?听闻萧九郎今秋准备应试,倘若一举得中,可是少年进士,姨祖母,十一姐必然也惦记着这一桩事,急着要回去鼓励萧九郎士气呢。”
十一娘实在没办法演出面红耳赤娇羞情态,也只有垂眸沉默。
太后又哪能不知谢莹那点子心思?当然不会点破,只顺口说道:“萧九郎天资聪颖,又具子建之才,必然能够一举得中,伊伊不需担心,等着好消息便罢。”
谢莹心中一喜,这样看来,太后似乎甚是乐见柳十一娘与萧九郎亲上作亲?
很快便到十一娘出宫这日,巧合的是正遇徐修能亦当换值,两人倒有一段路程同行,见四旁无人,徐修能也提起武威侯府与晋王贺烨这场风波:“说来也是奇异,回回汝阳王挑生事端,临了受益者皆为晋王,让人不得不疑惑,晋王果然时运甚佳。”
这人的感觉才是当真敏锐!十一娘微侧了面孔看向徐修能:“未知徐二郎言下之意是……”
“不知应否提醒太后,谨防晋王。”徐修能这时对十一娘倒是真的坦率直言:“倘若晋王心怀异想,只恐会有隐患。”
“太后又何曾放松过对晋王之警慎呢?”十一娘收回目光,仍旧缓缓前行:“但眼下重要,并非晋王,倘若二郎贸然质疑,只怕反而会让太后疑心二郎别有居心。”
这还是十一娘首回如此坦率的提醒,让徐修能大获鼓舞,但那喜悦之色也只是深藏眼底,反而蹙敛了眉头思索一阵,才道:“太后总不至于疑心我为汝阳王党罢?”
“威胁隐患,何时又仅限汝阳王了?”十一娘更加坦率:“晋王一直在太后掌控当中,而只有太后不能掌控者,才更加关键,比如……宗政堂诸位辅政王。”
南阳郡王也并不怎么参涉朝政,除了汝阳王贺淇之外,还有谁具那份量成为潜在威胁?
徐修能恍然大悟。
只有义川王,就连他都在观望踌躇,未知将来,待天子渐近亲政之龄,又该如何站队。
义川王不比得汝阳王,他可是天子生父,占据着名正言顺。
但先不论将来如何,眼下还必须坚定立场,要是这时就被太后疑忌疏远,而未得高职重权,将来也不需烦恼如何站队了,因为谁也不会在意他是否投效。
徐修能不由一阵后怕……还好他这回没有贸然行动,而是与柳十一娘先行商议,否则……
他不由飞扬唇角,有意低沉了嗓音:“多谢十一娘提醒。”
这样机智的女子,若能得其芳心,争取成为贤内助,可谓如虎添翼,还怕将来不能青云直上,入主政事堂?
徐修能看着少女鸦黑鬓发轻掩下,露出那有若鲛珠般亮润的耳垂,突然觉得心头荡开一阵柔暖,那有若春阳的曛热,一下子便侵漫整片胸怀。
第514章 江迂遭惊吓
虽然因着林昔挑头,汝阳王贺淇在后推动,不少言官纷纷弹劾晋王烨,力争要将他逐出宗政堂,然而武威侯忽然站了出来,反为晋王说话,坚称自家孙女并未失贞,反要追责诸言官中伤污篾,这场风波几乎是立即便平息了。
连当事人都否定“骗奸”,不再追究,只凭风言风语,当然不能落实晋王罪责,御史言官纵然有风闻举劾的职权,但朝廷可不会仅以风闻治罪,再说涉及“奸污”之罪,一贯是不告不究,古今亦同。
总不能因晋王与女子私见,拒绝求爱,险些导致女子伤心自尽,言官便就这把柄不依不饶,要治堂堂亲王罪责吧?
到此为止,秦霁之计大获功成。
江迂都忍不住感慨:“虽然老奴也甚怨愤秦氏女意图攀高、心术不正,却不得不佩服这女子尚有几分智计,颇能运筹帷幄,既达成目的,又无礙大局。”
贺烨这时正歪在一张榻上,手里握的是秦明所书布阵记要,闻言后不以为然:“她这法子其实并非十成把握,倘若贺淇不是小肚鸡肠,一门心思针对武威侯府,秦氏也不能利用贺淇逼迫太后抉择。”
“那大王为何不提醒武威侯?”江迂愕然。
贺烨扫了一眼江迂:“我为何要提醒,我只关注秦氏之计是否有礙大局,成功与否与我何干?”
江迂:……
也对,殿下原本就甚介怀秦氏企图,只怕巴不得她计划落空,到时武威侯也怨不着殿下不给颜面,拒绝他示好联姻之意了。
贺烨却坐正了身子,闷闷抛下手中书卷:“但就结果看来,秦氏似乎果然有些时运。”
江迂下意识颔首,突然又怔住了,难以置信地看向主人:“殿下……殿下莫不是打算,真打算……将来立秦氏为后?!”
这话看来问得十分突兀,似乎毫无根据,然而江迂却对晋王十分了解,决不会因为孺人之位,就道秦氏果有时运,这位忠诚的内宦因此格外震惊,把话问出口后,甚至热切期盼着主人当胸一脚踹来,喝斥一句“休得胡思乱想”……然而他却看见晋王虽然拉长着脸,又微微颔首。
不会吧,怎么会?江迂沮丧不已,他虽然赞同主人顾全大局纳秦氏女为姬妾之一,却压根没想过要遵奉秦氏为主母,那女子并非倾慕大王,只是为一己私欲而已,哪里配得上皇后之位?秦氏怎么比得上他心目当中的准王妃,机智美貌的柳小娘子?
“倘若有朝一日我真能得那九五尊位,武威侯府必然立有汗马功劳,秦氏倘若从今以后不再惹是生非,而一心一意相助大业,将来我又怎能薄待她?”贺烨又再拾起兵书:“武威侯的确精熟兵法,秦无郁更是有勇有谋,又为正直忠耿者,将来我若夺位,定会给予重用,秦氏因是他胞妹,便有资格立为皇后。”
“可是殿下,你分明不喜秦氏……”
贺烨扫了一眼江迂,这下子才有些诧异了:“谁说皇后一定要为心悦者?倘若我今后一直没有心悦者,难道后位就要空悬?”
江迂:……
“崔后心愿之一,便是殿下能得良人为偶,夫妻恩爱子女双全,殿下又怎会一直没有心悦之人?”
贺烨轻哼一声:“多少大事等着本王筹谋策划,哪有闲心顾及儿女私情?再说将来晋王妃必为太后党族,难道不立秦氏为后,反倒要立她为后不成?江内侍,你确定你不是太后安插在我身边间佃?”
江迂:!!!
好吧,他知道大王最后一句是玩笑话,他不与大王计较。
不过晋王妃必为太后党族?那可不一定!
只不过江迂这时也懒得与晋王争辩,谁让他这主人直到现在还心心念念,打算成全萧九郎与准王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