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望族权后(544)

作者: 刹时红瘦 阅读记录

可转而她又会为自己的想法感到羞愧,舅父一心为她考虑,她却怀疑舅父的动机。

真正让婷而心生警惕的是,世父柳东野的态度。

自那一任万年县主薄之后,世父候缺至今并未得授职,故返回祖籍,一直也在霍邑。

她是柳氏女,若在长安,婚事虽可由太夫人作主,但在霍邑,当然还需世父出面,霍邑令不会认舅父一面之辞。

经过许多事件,婷而当然知道世父不会再对她有任何情份,当年柳娉而是因她算计成为卢锐姬妾,卢锐眼下被晋王殴残,娉而的日子不会好过,世父世母必对她恨之入骨,哪会容她顺顺利利“攀高”霍邑令?

只要世父世母将她“命硬克煞”这话一声张,这门婚事必定会不了了之。

然而出乎婷而意料的是,世父世母这回格外宽容,问名、纳吉之礼竟然无比顺利。

她越觉忐忑,终于打算拜托太夫人安排在霍邑周全照顾那管事,察察霍邑令之子是否还有什么不可告人之缺陷。

结果让婷而十分震惊!

原来霍邑令之子已经许久不曾现身人前,管事废了许多心机才买通霍邑令交熟之医者,惊闻其子居然得了疮毒之症。

这不是普通的疮症,医者声称霍邑令之子一度频繁留连勾栏妓家,与其熟络之妓子正是因为身染疮毒全身腐烂而死,霍邑令之子也是相同症状,但因为诊治及时,还没有恶化,但已经不能治愈,最多两年寿命,霍邑令显然是欲在儿子病死之前为其留下子嗣,以免儿子后继无人,原也没想着找个门当户对的世族闺秀,只是拜托交熟者替他寻一户平民出身女儿,婷而的舅父,就是霍邑令交熟之一。

而据那医者声称,这种疮毒之症非但无治还会染人!

真相于婷而而言,可谓五雷轰顶。

她终于知道世父为何会乐见其成了,同时固然难以置信,她却已经笃断舅父必然不是瞒在鼓中。

甚至正是为了这么一门亲事,舅父才下定决心将她接返霍邑。

那个曾经亲善慈爱的长辈,原来也是这样一副险恶的心肠,婷而不知是她从一开始就没有认清舅父的狰狞面孔,还是随着时移日长,随着贪婪渐增,人心已变。

这都不重要了。

她没有与舅父对质,她选择不告而别。

离开霍邑时,她想除了谦儿,她真的再也没有血缘至亲了,她怀抱着美好的憧憬归来,却心灰意冷绝望离去。

有时候她也在想自己究竟做错了什么,为什么至亲之人都会如此恶毒的算计她?

有时候她也会释然,毕竟太夫人等等亲长对她是真心怜爱,她还曾经拥有那样一个温柔体贴的爱人,对她一心一意,似乎也没什么好自哀自怜的,相比这世上许多人,她也算是幸运了。

毕竟,衣食无忧,毕竟,能够这么轻易就摆脱厄运。

这时的婷而长长叹一口气,收回目光,又再专注于手中活计。

“阿姐!”柳谦却在这时挑帘而入,本是面带笑容,当看见婷而手中衣料时,却铁沉了脸色:“阿姐怎么又在做这仆从之事?阿姐难道真不在意人言议论?”

婷而坦然迎视着气恼不已的弟弟,微蹙了眉头:“你我这些年来口中之食、身上衣着,尽为族亲施予,我不过做些力所能及之事略偿收容之恩,哪需在意人言议论?”

“京兆宗族庇教之恩弟弟不敢忘却,将来必会报偿,却不愿阿姐行此仆从之事。”

“阿弟既懂知恩图报,更应理解阿姐亏欠难安,倘若连这些微力所能及都不行为,实在无颜再当亲长照顾周全。”

柳谦无法说服姐姐,却并不甘心,还在盘算说辞,却又听得一声“婷姐姐”。

十一娘微笑入内,持礼相见。

婷而与柳谦连忙还礼,婷而笑道:“十一妹回来了?九妹昨日还在念叨,担心太后不允休假呢。”

一番见礼后,十一娘跽坐下来:“方才在帘外听见婷姐姐与八兄争执,并非有意,还请勿怪。”

想到那些话被十一娘听了去,柳谦多少有些不自在,婷而却仍旧坦然:“是谦弟莽撞,十一妹并非有意,何过之有?”

十一娘便笑道:“婷姐姐若觉如此方才安心,并不需计较人言,只是不要太过劳累,否则大母与母亲反而会过意不去了。”

十一娘虽然从太夫人口中听闻了婷而过去一年的经历,也很为她唏嘘,但却并没打算劝解婷而回心转意,她甚是理解婷而的心情,并非是因婚事不顺才心灰意冷,追根究底,其实还是因为难忘旧人,倘若就算再得合适姻缘,婷而依然郁郁不乐,甚至会对喻四郎心生愧负之意,还不如尊重婷而自己的决定,毕竟这世上,并非嫁人生子才算美满,有些遗憾,更加不是嫁人生子就能补偿。

她这次来,是与婷而商量柳谦的事。

“这些年来,世父与阿耶都要操忙政务,八兄也只好寄读族学,八兄年已十五,经史文学已经有些根底,若想进益,其实应当出外游学再拜名师。”小九已经决定今秋应试,但柳谦一来起步更晚,天资也不如小九,这时应试当然不会取中,因此十一娘认为不如出外游学,一来可以增长见闻,二来也有望得到名师指教,对于将来前程才会有所助益。

婷而姐弟两都眼中一亮,但婷而却另有担忧,是不放心弟弟独自在外,但她一个闺阁女儿,跟去非但没有任何助益,反而还可能会造成负担,因为各大书院可不会许可女子寄住,但她若独自寄住在外,柳谦必然不会放心。

十一娘也知道婷而在担心什么,为她打算得别外周全:“四姐夫时任越州录事参军,四姐也随他在任,正巧薛六兄家中子侄也有两位打算往江南游学,八兄可与他们随行,到了越州,有四姐、四姐夫照顾周全,婷姐姐不用为八兄衣食住行忧心。”

柳谦已经喜不自禁起身行礼,谢过十一娘为他废心考虑。

婷而自然也是心怀感激,默默地拉了十一娘的手,那感谢的话,却一时不知该从何说起。

第516章 小九姻缘

柳九娘的及笄礼,做为外祖母的董夫人当然要出席,虽然也为九娘成年而喜悦,但董夫人因为心中记挂着另一件要事,观礼时难免有些心不在焉,尤其当见儿媳张氏频频看向十一娘那满带惋惜的目光,她心里更加有些不愉。

还是在旧岁时,董夫人便跟女儿通了声气,意欲亲上作亲,为渐入求娶外孙女九娘,但女儿也不知怎么想,竟然坚持十一娘与渐入更加合适,这让董夫人大觉懊恼。

她也明白女儿的心情,只因对姜姬姐妹有所亏欠,一贯视十一娘为己出,与七娘、九娘并无差别,但嫡就是嫡庶就是庶,十一娘再是才华不俗,庶女的身份终究不会改变,倘若不是渐入,换成另一嫡孙,董夫人或许不会过于计较,然而渐入天资聪颖,虽非长房宗嗣,却是被家族寄与重望之子弟,怎能任他娶一庶女为妻?

偏偏连张氏也更加偏向十一娘,并不如何热衷促成萧家二老看好这门婚事,当然也不敢违逆,所以只能用这惋惜的眼神表达遗憾。

董夫人实在想不通儿媳是怎么考虑,纵然渐入与九娘看似不睦时常争执,那也是孩子气的表现,两个孩子自幼一处长大,本就有青梅竹马之谊,成婚后哪里至于相互嫌恶,在董夫人看来,两个小九才是天作之合。

萧公显然与妻子一般看法,所以这回特意嘱咐董夫人避开女儿,直接与韦太夫人商量,只要两家长辈达成一致,女儿、儿媳也无可奈何,九娘已经及笄,眼看婚事在这一年半载就将议定,倘若他们再无行动,说不定便被外人抢占先机,京兆柳嫡女可不愁嫁,九娘之所以如今还未定亲,也是太夫人有些不舍她这么一位嫡亲孙女早嫁。

因此这日九娘笄礼告毕,太夫人邀请董夫人同席,眼看着女孩们都不在跟前,董夫人便主动挑起话题,说的却是十一娘。

上一篇: 重生蛊虫男配 下一篇: 前尘应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