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望族权后(613)

作者: 刹时红瘦 阅读记录

她格外期待,若有一日,当大仇得报,她亲自送韦海池下地狱前,告诉她自己便是裴渥丹……

届时韦海池的神色会多么精彩纷呈,想想都让人心潮澎湃。

只不过这一愿望还远不可及,十一娘当然不会沉浸在假想当中,她一如往常,并不与太后就裴后展开讨论,如太后所愿,表现出暗藏介怀的情态,顾左右而言他:“这些时日酷暑难挨,常生宫人中暑之事,十一便想,莫不将值守之则略作变改,倘若增繁轮守,而缩减当值时长,既不会耽误值守,又可减少当值者疲劳,及时得到休整,补充食饮,便不会有那么多中暑急症发生。”

那些廊下站值的宫人,往往一轮需得站上三个时辰,寻常倒也无礙,但这几日酷热非常,即便不经暴晒,一站三个时辰不能饮水休息,有多辛苦可想而知,如果缩减当值时长,每站一个时辰就能歇息上一个时辰,就算再经轮值,也不会有那么多中暑的人。

这些小事,太后自然不会放在心上,随口就允了:“倒是我疏忽了,多亏伊伊细心。”

“太后操劳国政大事,自然难以顾全琐碎。”十一娘谦虚道。

太后便嘱咐高玉祥:“就这么安排罢。”

高玉祥连忙称诺,心下对十一娘再度刮目相看。

倒不是说十一娘这建议有多高明,相信只要略微留意宫务者,都能想到这个办法,只不过事不关己,谁也不会多管闲事罢了,高玉祥赞赏十一娘也不是因为她的善心,而是颇识进退。

试想这事如果换作谢六娘,必然会当着两个起居舍人的面倡议,以显示她的善良贤德,博得众人赞誉,但会将太后置于何地?岂非反衬出太后这个主人不体谅下人?十一娘却有意避开了闲杂,只当着自己的面对太后倡议,而自己是坚决不会把这件事广为张扬的。

而此事由自己一手操办,十一娘当然更加不会四处宣传是她为宫人请命,众多宫人皆以为是太后体恤悯下,百忙之际并未疏忽下人操劳,自会对太后感恩颂德。

做好事不难,难的是做了好事不享功劳。

十一娘年纪小小却如此明白,对太后喜恶揣摩甚透,也难怪她会在太后盛怒之际,胆敢为自己求情了。

高玉祥更加仔细地打量眼前的少女,心下不由滋生出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遗憾,要是仁宗帝尚且在世,凭其深得太后信重,以及这倾国姿容,说不定有母仪天下的运数,奉此大度和善之人为主,自己这等奴婢岂非少了许多颤颤兢兢小心翼翼,日子也会过得松快许多。

可惜了……

当今天子实在比柳十一娘年幼太多,而依照太后心思,晋王妃必定是在谢、柳二女当中择一,要是柳十一娘最终获选,晋王可是活不长的,即便柳十一娘为晋王诞下子嗣,太后也绝不会允许晋王一系血脉存活于世,晋王妃迟早也是一枚废棋而已,注定不得善终。

只是高玉祥虽然对柳十一娘心存感激,感恩图报的心思却也相当有限,他是决不会提醒十一娘太后真实企图的,高玉祥历来只会锦上添花,倘若十一娘注定只能沦为废棋,那么他当然会避之千里。

希望这位小娘子能够避开厄运,纵然不能入主后位,将来若能一直留在太后左近,至少还能荣华富贵。

这位太后信宠正自以为是的为他人操心,眼角的余光忽地又睨见了一个宫人绕过槅挡,示意他有事禀奏,高玉祥退着步子过去,听那宫人低声说了几句,微微一挑眉梢,又回太后身边,笑禀道:“义川王妃正在殿外候见。”

“这般酷热,今日她怎么又入宫了?”

见太后并无不愉,高玉祥会意,示意宫人将小韦氏请入内室。

十一娘自是要起身相迎,却见小韦氏沉着一张脸急步入内,身边还跟着一脸好奇的谢莹,不无讨好地轻托着小韦氏一边手臂,当与太后四目一遇,轻轻摇首略咬唇角,示意没有打听出来小韦氏究竟是何来意。

第578章 预示

谢莹真没想到她才刚盘算怎么算计小韦氏,小韦氏便风风火火入宫来,要说这位也不算稀客了,因着具有直通禁内的资格,一月间总有七、八回不告而访,只不过太后没那么多空闲应酬她,小韦氏多数都是直扑紫宸殿。

天子眼看就要满七岁,当然不再好比从前一般任人摆布,对太后的畏惧也有所改善,表现得甚是温顺,只不过这非但没有让太后放心,反而更添不满——这都是因为小韦氏在旁教导,太后当然会耿耿于怀,这才是亲生母子呢,小韦氏的一句话,胜过旁人多少劝导。

只不过因着天子态度的逐渐改变,太后到底不好对小韦氏更多苛责,以防心怀叵测之人利用来挑唆她与天子的“母子”情份。

故而倒也没像早些年一般,禁止小韦氏前往紫宸殿见圣,不过母子两个一言一语,自然逃不过太后耳目。

谢莹原本对小韦氏不以为然,并无过多尊敬,只不过察觉到太后对小韦氏的处处防范,故而才转变了态度,逐渐与小韦氏热络起来,意图取得她的信任,挖掘出小韦氏的心思企图,及时告知太后。

但今日她却没有套问出小韦氏心急火燎入宫究竟是为何事,于是开始暗中使绊:“王妃莫不是听说近日以来常有宫人中暑,心忧圣上龙体?王妃不需焦急,姨祖母虽然政务繁忙,并未疏忽圣上安康,早就交待了太傅,暂停了授课,待天气略微凉爽再说。”

这话里有不少陷井,小韦氏若是没有否定,一来承认了自己刺探禁宫之务,二来岂非质疑太后不够关怀圣体?但小韦氏一贯自以为是,她与太后是同胞姐妹,血缘至亲的关系根本不惧外人离间,虽然得夫君义川王明言,小韦氏却使终不那么相信太后会对她如此绝情,只不过仍然对义川的话言听计从而已,并不把谢莹看在眼里。

是以这时她压根没有搭理谢莹,也没有否定自己其实并未听说宫人中暑,更加没有否定心忧天子,而是直冲冲地说道:“阿姐,贺淘也不知中了什么邪,硬是要与赵氏和离,郡王斥他荒唐,他干脆叫嚣着要以无子之名休弃赵氏,不顾我与郡王喝阻,已经把赵氏送回了娘家去,阿姐,赵氏可是你为贺淘择选之世子夫人,可得拿个主意。”

十一娘一听是义川王府的家务事,再兼太后没有其余嘱令,知情识趣地退避出去,谢莹目送着十一娘悄然退离,偏要插嘴:“莫不是世子与世子夫人闹了矛盾吧,那时姚姬意图陷害世子夫人,世子可是维护得很。”

她说完便看向太后,见太后并未不满,也没有任何示意她退避的表现,谢莹暗暗得意,岂不证明太后对她比柳伊水更加信任?她大可不必如同柳伊水一般处处小心。

“贺淘与我一贯不睦,赵氏初嫁时,倒还对我言听计从,正是因为那姚姬背后唆使,赵氏倒与贺淘夫妻齐心了,我哪里知道他们两人有没有矛盾。”小韦氏轻哼一声:“赵氏为贺淘所恶,论来我也称心,只不过要是赵氏真被休弃,就怕贺淘再娶权贵门第女儿为妻,矮郎对这长子一贯有些愧疚,许多事都顺着他,阿姐,这事究竟应当如何,还得你来拿个主意。”

又说十一娘,虽说及时退避了,但就凭小韦氏那一番话,已经猜到了贺淘在打什么主意,其实贺湛的耳目早就报知,贺淘与贺淇素来便有交往,贺淇已经在筹划兵变,十之八九会把贺淘拉下这趟浑水。

贺淘在这关键时刻坚持要与赵氏和离,大约也是防范事败,不愿牵连无辜。

义川郡王恐怕并没意识到贺淇已经步入太后陷井,就要狗急跳墙了。

这也并不算得奇异,义川虽然早怀野心,一直以来都在暗中私蓄人手,或许也在各处安插有不少耳目,然而仁宗帝崩逝之前,义川并未将贺淇这个自作聪明的侄子放在眼里,只怕根本没有在汝阳王府安插暗线,待得宗政堂组立,要再想安插耳目进汝阳王府,也不是那么容易了,不比得贺湛早在多年前便与十一娘商量计定,激生汝阳王的野心,早早安插了人手在汝阳王左右,自然对汝阳王的行动有所了解。

上一篇: 重生蛊虫男配 下一篇: 前尘应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