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族权后(694)
十一娘与扈氏能够顺理通过门禁,妆容当然极其自然,又哪里至于难以忍受呢?
其实晋王殿下的妆容虽然要比两个女子更加复杂,但相比那位替身苗冬生,每当扮成贺烨时必须在脸上贴一层人/皮/面具,至多一个时辰,便会导致油脂满脸连呼吸都难以顺畅的痛苦,却又要轻松许多。
所以如果苗冬生要长时扮演晋王,那也绝无可能,因为时间太长,人体分泌的油脂便会造成面具脱落,立时便会被拆穿了,更何况就算凭借胡伯炉火纯青的手法,尚且不能光凭目视便制作好“以假乱真”的面具,要想制成人皮脸,少不得被替身者配合,任由胡伯在脸上测量半天,实际上靠着人/皮/面具便能任意让人取代另一个人的易容术,至少眼下还不存在。'
其实若非十一娘亲眼目睹过苗冬生的伪装,也不相信这世上竟然有人当真能够“扮演”贺烨,那可不是糊弄普通人而已,贺烨早便已经用灵药做过试金石,一点没有露馅。
当然,之前还是少不得贺烨亲自出马,将灵药灌了个半醉。
苗冬生这位替身,与贺烨身高相若,五官眉目却又完全不同,否则苗冬生往常出没晋王府,便容易让人将他与晋王之间产生联想,难得的是苗冬生可以将晋王的气度与声音模仿维妙维肖,也只有符合这些条件,才能成为替身。
今日在广阳县这一间客栈,十一娘有幸再次目睹贺烨的另一位“替身”。
午时过后未久,秦明便急匆匆地赶到,他的身后还跟着一个男子,脸上带着青铜面具,可晃眼一看,气度与贺烨却十分相似,故而让扈氏格外惊疑,但十一娘却云淡风轻,因为她已经是第二回见此人了。
正是那年在陆离别苑,与晋王殿下比试剑术之人。
这人目前已经成为武威侯义子,人称秦八郎,统领两万先锋军,在旧岁苇泽关一役,立下功勋,受封中郎将,又因他寻常青铜面具覆面不离,多被部下称为青面少将。
秦八郎如今在军中已经有了一定威望,可他在贺烨面前,仍如那时一般恭敬有礼,不带一丝骄傲。
“苇泽关一役,八郎的确让人刮目相看。”贺烨重重拍着他的肩膀给予褒奖。
秦八郎面带愧色:“全靠将军在后协助。”
他口中的将军,是指秦明。
贺烨便也冲秦明展露一个唇红齿白的笑脸,比面对秦霁时真情流露多了:“无郁,别来无恙。”反而没有褒赞之辞。
“终于盼到殿下赴藩。”秦明直到在广阳亲眼见到贺烨,似乎才终于相信了这一事实,虽只是简简单单一句话,语气里的激昂与欣喜倒是显然。
“此事能够如此顺利,皆是因为晋王妃这个大功臣。”贺烨向一旁的十一娘稍稍轻抬下巴。
秦明才进这间客房,当然已经留意见晋王这两个“随从”,却也只是恍惚一眼而已,即便知道必然是殿下心腹,也没有紧盯着打量,万万想不到其中一位居然是晋王妃,虽心中觉得震讶,当然更不能够直盯着看,连忙起身见礼。
心中却不无忧虑:殿下将王妃带来苇泽关,又坦然引见,又哪里会对王妃有任何戒备?柳三郎与长安五子都是殿下臂助,若有一日,晋王志向达成,又怎么会辜负王妃而立霁娘为后?晋王对武威侯府固然信重,对霁娘却始终有所保留,否则也不会让王妃易装随行,分明是告诫自己,王妃随行之事当向父祖隐瞒。
这说明什么,说明殿下根本无意让霁娘得知王妃其实是同盟,而并非太后耳目。
霁娘将来绝不可能是皇后,但愿她将来能够接受这一事实,而不要祸及家族。
“有劳无郁,先安排王妃往先锋营帐。”贺烨这样说,进一步证实了秦明的判断。
晋王驾临苇泽关,当然要见武威侯父子,王妃虽然易装随行,晋王却显然示意避开武威侯等,这无疑是对王妃的保护,晋王明知武威侯父子极为怜爱秦霁,当然要有所戒备。
秦明这时十分清醒,他之所以被晋王另眼相看,是因为他是武威侯府唯一懂得进退之人,他不能违逆晋王的意愿,否则秦氏一族将来的处境,就当真是吉凶难卜了。
把以他并不犹豫,而是斩钉截铁应诺:“卑职遵令。”
贺烨也不多话,只示意秦八郎随他去了另一间客房,未几,两人已经互换装束,那张青銅面具这时盖在了晋王的脸上,扈氏眼见秦八郎的面貌并无损伤,方才恍悟过来秦八郎这个替身的作用。
途中,却仍然忍不住向王妃求证:“殿下难道是要借用青面少将之身份,领军作战?”
十一娘肯定了扈氏的猜测:“殿下志向,从来并非仅只权位,亲自领军与潘部决一胜负,才是殿下一直以来期望,武威侯虽然已经向殿下投诚,然而军心所向,也不是那么简单便能收服,殿下若不征战沙场,将来仅凭武威侯,也难以让诸军臣服。”
她知道坐享其成绝非贺烨所愿,而晋王虽然也是满腹城府,却不失热血之勇,他其实不甘于仅凭阴谋诡计便夺得权位,这也是十一娘当初选择拥护晋王时,重要原因之一。
因为十一娘从来都不认为耗废心血扶助一个窝囊废,抑或是只重私利者,能够有利于达成她之愿景。
第658章 突袭
苇泽关并非一处孤隘,而是一座关城,燕赵未陷安东王军之前,这里只有守军驻防,朝廷为了节省军资,鼓励苇泽关“自负军饷”,若无战事,守军除了日常操练之外,其实也行为稼穑之事,更有不少守军家眷迁往关城,耕耘劳作,为守军提供粮食供给,但如今面临战事,增兵数倍,仅凭关城粮产,自然不能让数十万大军自给自足。
而这一座关城,又座落在山明水秀之处,长见飞泉如虹,纵然是严寒之季,万木凋枯,然而楼台高耸、气宇轩宏,自有雄壮之势,并不会让人感觉萧索颓凉。
跟着秦八郎前往先锋营,十一娘自然不会游赏雄关景色,一路之上都如走马观花,但心情也难免激昂,只一想到苇泽关外已经沦陷,这样的心情自然又会增添几分复杂,关隘虽然坚固,奈何执政者无能,锦绣江山已然是面临狼烟烽火,在这里驻守的军民,可谓朝不保夕忐忑难安,自然景致再好,也不值得称颂。
柳彦显然是见过秦八郎的真容,冷不丁瞧见他居然没带面罩,不由怔愕当场。
倒是根本没有认出秦八郎身后那个侍从打扮的“少年”,竟然是他的十一妹。
直到营房之内,被十一娘伸手重重敲了一下脑门儿,柳彦方才犹犹豫豫地问了一句:“十一妹?”
得到再一个爆栗作为答复,柳彦方才肯定了猜测,却仍然疑惑不已:“听闻殿下赴藩,料到他会迫不及待来关城巡视,只没想到十一妹竟然也随行。”
当然会问起韦太夫人以及家中亲长安康,这么扯了一段家常,贺烨便与秦明两人进来,于是寒喧就此结束,秦明打开一张與图,三个男人便商谈起军务来。
十一娘在旁听了一阵,了解到旧岁时武威侯虽然挫败了潘辽联军,暂时缓解苇泽关之危,但由于云州增兵一事没有太大进展,武威侯不得不分出一半军力援助云州,事实上前不久,潘、辽也总算探知新厥人弃守北境,立即集结兵力以期攻陷云州,多得武威侯援救及时,方保云州不失。
在这样的情况下,武威侯自然不敢攻出苇泽关收复燕赵失地,可数十万大军驻守在此,消耗之钱粮可不是一笔小数,这也是毛维质疑武威侯“消极不战”的主要借口,实际上太后也对武威侯多少有些不满。
但对于军事,十一娘并不熟谙,所以她并没有多话,听了一阵后,便退辞出去,向秦明的心腹佐将打听大军所需确实粮用,盘算起在新制成功推行之前,需要往广阳甚至云州输送的粮草军需,颇觉一筹莫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