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有个空间男[重生](115)+番外
虽然距离春试还有一个多月,但是每年的这个时候却是所有村里读书郎最烦恼的时候,因为他们要忙着凑考试上路的盘缠。
家境稍微好点的时候则早早省吃俭用准备,家境不好的平日节省现在也还要到处借。
这还只是考秀才,去的是郡县不算远,要是想上京城去考状元啥的,那路费盘缠需要得更多。
所以乡下读书人就跟国宝熊猫似的珍贵,因为供一个读书郎实在太烧钱了,普通家庭真的很恼火。
本来霍大伯这边也是要愁的,不过现在好了,霍承毅提前分的60两果酒分红足够他家二小子当盘缠,还绰绰有余了。
所以村里讨论春试说得热闹,霍家没什么动静。
倒是郑石海这边给他俩儿子说亲遇到了点事儿跑来求他。
其实也不是什么大问题,就是郑石海的大儿子瞧上个姑娘,聘金聘礼他家自己都能解决,但姑娘家里好像挺在意面子的,要让他们找个有身份的人一块儿去下聘。
可郑家就是个小猎户,哪里认识什么有身份的,一般这种就是请德高望重的族老出面,但他们跟着霍承毅把村里的族老都得罪光了,肯定行不通。
所以想来想去,郑家就想到了霍承毅,他现在在十里八乡也算得上一号人物了,出面绝对不会掉份儿。
“行,定的什么日子郑叔您告诉我,我把手上的事情交代一下就跟您去。”
霍承毅答应得很爽快。
郑石海一家以前没少照顾原主,这段时间跟他相处也不错,郑家求的这点事情不算什么。
再说这种喜事人家请他也是看得起他,就跟着跑一趟也耽搁不了什么。
.
第90章 晋江文学城首发
.
郑石海两个小子年纪都不小了, 以前家里穷没法给俩儿子娶亲,现在手上有了银子,这事儿是无论如何都不能再拖下去了。
而他家两个小子其实也早就有看上的姑娘,只是一直愁银子,所以这会子郑家银子拿到手就开始急急忙忙的想把婚事定下来。
老二郑天青的婚事很好办,姑娘就是黄溪村的,人也勤快本分。
只不过家里有个不怎么好相处的后母,导致姑娘要嫁人就非要倔脾气带着小妹一块儿嫁, 要夫家多养一口人,以前郑家太穷两个年轻人虽有意, 但没结果。
不过现在好了, 郑家有了银子, 又跟霍家关系好,姑娘家里的人简直巴不得这门亲事赶紧成,没什么问题。
倒是郑家老大郑天军这里有点小问题, 姑娘是外村的,听说长得很漂亮。
所以也因此那姑娘家里就傲得起,十分注重面子,不仅聘礼聘金要得多,还得让郑家找个有身份的去下聘崩面子。
不过郑天军非要娶那姑娘,这些要求郑石海当爹的也只能尽力的去办。
霍承毅对这事儿没啥评价, 反正他觉得郑家三父子都挺不错的, 他出个面不是难事,这等喜事他去也算沾沾喜气。
小白听说倒是很想跟他一起去的, 少年性子就喜欢凑热闹。
但自从知道他有了,全家人都把他当成了易碎品,不要说出远门,就是在村里晃悠一圈都得有个人跟着他。
周大花更是放下了所有的事情成天跑霍家来看着她的宝贝儿子。
霍承毅没那么严重,不过郑家提亲的外村姑娘住得挺远,要翻山过去,山路崎岖不好走,他自然不能让小白跟着。
所以小白的愿望就被大家一致无情的剥夺了,可怜巴巴了好几天。
霍承毅被他夫郎的小眼神看得心软,好说歹说答应过几天专门带人出去透透气才把人安慰下来。
.
三天之后,郑家这边聘礼东西全部准备好,他们大早上的就出发。
这次郑家准备的聘礼可以说真的不少。
聘金霍承毅没有问,但满满的六担聘礼可谓凑在了六六大顺的吉利数字,什么巧果喜椰、布匹柜子、手镯项链耳环全都准备齐了的。
首饰不便宜,东西加起来怕是至少得二十两吧,这种聘礼别说在乡下,在镇上都是挺不错的聘礼了。
而且按照这等聘礼的规格,那姑娘家要的聘金怕是更不能少吧,郑家娶这门亲算是下了血本。
他们自己人就算了,知道后面还有不少的果酒分红银子以后郑家不会穷,不在乎这一二十两的。
可在外人眼中郑家只是个刚赚了点小钱的猎户,郑家还两个儿子,那外村姑娘家光是聘金聘礼就要了这么多,着实有点狮子大开口的味道。
霍承毅心里有点咂舌。
如果对方姑娘是个好的也就值了,怕就怕遇到那种把人当冤大头宰的亲家,那可就闹心了。
不过他一个外人也不好说,毕竟人家的事情只有人家自己才晓得值不值。
所以他也只有抱着往好处想来祝福,聘礼聘金是其次,两情相悦的喜欢就行。
可看郑天军木着脸的表情,霍承毅莫名觉得对方一点都没有新郎官该有高兴……
.
郑家这下聘姑娘的村子距离说太远倒也不至于,但就是去的路比较麻烦,中间要翻过一座山,他们一行人又抬着担子走得还蛮艰辛的。
大早上的出发,一路颠簸直到下午他们才到目的地——何庄。
何庄与河庄同音,其实何庄以前还就叫河庄。
据说这个村子所在的地方以前是一条大河流,因为生活在周边的穷苦百姓心诚感动天地,老天爷就把大河流给收走了,空出一片肥沃的土地给大家生活。
当然,这个‘据说’肯定是带着神话性质的,在霍承毅看来大河能够变成土地,其实就是地质原因导致的而已,没那么神秘奇异。
不过也正是因为这个地质原因,当霍承毅跟着下聘队伍到达何庄的时候,一眼就望见了大片大片的黏土!
黏土是什么身为现代人大多数都知道,这可是烧瓷烧砖的主要材料。
事实上何庄就是给铜牛县几个瓷窑提供黏土最大的供源地,何庄的村民除了种田,最大的收入就是靠着售卖黏土生活。
也正是因此,何庄的村民算是周围村子过得还行的,算不上富裕,但家家户户都能吃饱。
因为没接触过这一块,之前周爹烧瓷的黏土都是自己去河边找的,所以霍承毅还真不知道他们这边还有何庄这么个拥有大量黏土资源的村子。
盯着大片大片的黏土霍承毅激动得简直快说不出话了,看周围的土地就跟看金子似的。
他当然不是想做陶瓷生意,这门生意讲求什么百年手艺老瓷窑啥的,基本被镇上的几个瓷窑老板垄断,他去插手很麻烦。
他想做的是烧砖。
这个想法在之前修厂房的时候他就有了,因为当时购买青砖实瓦的建筑材料实在太贵。
特别是青砖,由于全是人工劳力慢慢凿出来的,造价十分昂贵,修座房子的成本太高,像他这种做生意的人不可能把大量流动资金投入到不动产上。
本来他是想能不能找家砖窑用砖头来修,结果找了一圈他才知道这个世界竟然没有烧砖出现。
这简直太意外,烧砖在他原本的世界就是一种很古老的手艺,以他的认知,按照这个世界的文明程度应该有的。
谁知道他大大高估了架空时代的混乱。
难怪这里的人都以谁家住青砖瓦房来衡量其家庭环境,因为能住这种造价房子的还真是有钱人了。
不过想烧砖就需要合适的黏土,而他要修的房子砖头需求量太大,就村子河边的少量黏土根本不够。
没想到何庄竟然就是一处黏土供源地,如此大量的黏土足够他修不少厂房,节约很大一部分银子,实在惊喜。
郑家这趟亲他倒是没有白来,还真沾上喜气有收获。
但现在不是激动的时候,所以霍承毅很快安耐住心情,笑容满面的跟着郑家父子去下聘提亲。
因为这里有事先谈好才下聘的习俗,他们到了何庄村倒不像无头苍蝇乱转,媒婆领路,他们跟着,很快就到了姑娘家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