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科举出仕(士)(31)

作者: 黄姜 阅读记录

不过黎江本人并不着急他的亲事,他还等着‘兄凭弟贵’呢。

时间来到三月底,距四月中旬府试开考的时间已经很近了。

府试,童生试中的第二关,在管辖浯阳县的临淮府治所临濠进行,由知府主持。参加府试时,报名、结保、考试场次、考试内容与县试相差无几,但是结保的癝生要多一名。

黎水村及周围村子里,就只有族学先生黎槿一个癝生,想要结保还要另外找人。最后是黎槿出面,带着二两银子请了县城里一个同年癝生,才签好了结保文书。

有了上次县试时去迟的教训,一进入三月下旬,先生黎槿、族长以及同村的亲戚们,一看见黎镖家的人就会催一句‘赶快动身去府城,不要又像上次县试那样’。

早早赶到府城有好处也有坏处,不早不晚的时候到是最好的。爷爷黎镖在专程登门问过先生黎槿之后,搞清楚了赶到临濠快则三天、慢则五天,最后决定于四月初五动身,预计最晚四月初十可以到达,再休整两三天就刚好府试开考。

四月初五那天,村里面不忙的亲戚都聚到村口,送别黎棋和黎池父子两。

在朝日初升的时候,黎棋和黎池挥别站在村口大核桃树下的村人亲戚,背着铺盖卷和行李包袱、揣着五十两银子,踏上了去往府城赶考的道路。

是的,黎池他们背着铺盖卷,并且是用脚步行的。

为什么说封建社会又是聚居宗族社会?就是因为这时的人们安土重迁,轻易不肯离开家乡,自然而然就聚居而成了宗族。而为什么不轻易离开呢?除了故土情怀外,或许出行不易也是很重要的一点原因。

和前世‘村村通’不同,这个时候的道路交通条件尤其差。每年服徭役的一项主要内容就是修桥修路,修的不是小道、而是官道,防止路面被路边疯长的树木荒草掩盖了。官道如果隔一年不修,就有被荒草淹没的风险,这道路情况可想而知。

黎池他们规划路线时决定尽量走官道,这样会安全许多,除了贼人拦道抢劫的几率小点外,还有就是猛兽出没的危险要小一些。

走官道的人烟相对更多,而且修路时有要求官道两旁的一定距离内不准有树木,因此路两旁的草丛草堆里基本都藏不住大型猛兽。

即使碰见溜达到路边的猛兽了,也能更早地看到,到底是硬面刚还是转身就跑,都能更早做准备。官道的路况要好一些,路更宽,跑起来也跑得快。

要是走小道,走着走着,猛然从路边的树林里蹿出一只老虎、豹子、野猪什么的蹿,真是跑都没地方跑。

除了路不好外,像马呀、牛呀、驴呀这类可以载人驼物的牲口,都是贵重物品。整个黎水村就只有两头牛和一头驴,更别说马这种战争物资和奢侈品了。整个村子就只有两头牲口,犁地、驼重物什么的都要它们做,自然不能分出一头给他们当交通工具。

于是最后,黎棋和黎池父子两只能背着铺盖卷、行李包袱和干粮,步行上路。

出门带着干粮很好理解,万一饿了的话可以吃点充饥。为什么要带铺盖?那是因为有些路段一两百里的范围内,都没一户人家,万一错过歇脚的地方,就只能露宿荒野。

结果证明,他们带铺盖卷带对了。

在赶路的第二天晚上,因为路程估算有误,在天快黑的时候,他们还在一个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于是只能在官道旁找了个背靠悬崖的开阔地方,生起火堆、铺开被子,露宿荒野。

那一夜,不管是黎棋还是黎池,一整夜都没闭眼。因为耳边时远时近的野兽咆哮的声音,让他们担心一旦睡过去、就会进了它们的肚子。

睁着眼睛等到了天亮,两个人心中都有种劫后余生的感觉。

幸好除了第二天晚上外,其余晚上都找着了住宿的地方。

因为最近这段日子,正是学子赴考的时候,学子们都会尽可能走官道,于是官道沿途村镇的住宿的地方,接待考生也很熟练了,好言好语地接待着就是。

黎棋和黎池他们这一路上,猛兽只闻其声不见其影,贼人是声息都没见到,也没碰上黑店,还算是顺利了。

第四天中午的时候,黎池他们终于到达了目的地——临淮府治所临濠县,或者说临濠城。

如果浯阳县县城与临濠城相比,那就是是偏远小县城和二线城市的区别。当然,只是相比较而言,临濠城自然是比不上前世现代的二线城市的,它们完全不在一个时代,不能相比。

临濠城位于淮水旁的冲积平原上,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河水资源丰富,地理环境有利于发展种植业,因此还比较繁华。不过猜想一下,应该不会有江淮行省的治所元淮城繁华,那可是坐落在南北大运河与淮水交汇处的城市。

临濠城内,往东南西北方向延伸的大道非常宽阔,和四车道公路差不多宽。通往厢坊的道路就要窄一些了,宽度有一个车道或两个车道不等。

道路两旁多是青砖黛瓦的二层木石楼房,或大或小、鳞次栉比状排列开去,在方正威严和温柔婉约之间找了个平衡点,形成了恰恰好的古色古香。

黎池他们到得不算早,却也不算晚,很多客栈都还有空房。

习惯性地货比三家之后,黎棋最后选择了鸿运客栈,倒不是它价钱最合算,而是讨一个‘鸿运当头’的兆头。

因为只有他们父子两个男性,最后就要了一间中等客房,足够他们两个人一起住。

客栈小二将黎池他们带到房间后,临走时问:“二位是来参加府试的?那你们要尽快提前去将名报上去了,今年和以往都不一样,不能等开考后直接拿着文书去核检入场,而是要提前去报名登记。”

“多谢小哥提醒了。”黎池谢过店小二的提醒。

第23章

黎池他们落脚鸿运客栈时已经中午了,这一路四天三夜的时间里,每天都只能简单洗漱一下,真可谓是风尘仆仆。

因此两人一放下行李包袱,就叫小二提来热水,先后好好地泡了个澡。

洗去一身尘土后,整个人都感觉轻了好几斤!

这一路上,白天赶路时体力消耗大,饿了就拿出干粮——烙馍馍来啃几口,只有晚上入住客栈了,才会吃上一碗汤面,嘴里感觉真是没味儿。

于是黎棋难得大方,叫来小二哥点了一盆姜香茱萸水煮鱼、一盘醋溜白菜丝儿,以及一盆白米饭,总共花了50文钱。

“这一顿饭,就相当于吃去了两斗米啊。”黎棋倒也不是舍不得,只是感叹府城的物价昂贵。

“俗话说:城大,居不易。府城这样的大城,是和我们县里村里不一样,一样的东西,缺能昂贵许多。”两斗米换算后约为25斤米,自家煮米做饭的话,25斤米够他们两个人吃上二十多天,的确是很奢侈了。

黎棋的儿子都长这么大了,他却还是第一次走出浯阳县,原以为县城里的东西就很贵了,没成想府城的还要更贵,更别说省城和京城了。到时小池子去省城和京城赶考,花费肯定更多,可也不能委屈了他,不然影响考试的话就亏大了。“小池子,你吃,多吃点。”

黎池接过他爹夹的鱼片放进嘴里,这水煮鱼味如其名——有生姜的香味和茱萸的辣味,吃着非常生津开胃。“爹,你也吃。”

“你多吃点,读书耗脑力,爹吃了也没用。等吃完这顿后,我们就隔上几天再吃一顿。”黎棋又给黎池夹了一大块白白嫩嫩的鱼肉。

“这府城的花费太大,一间中等房一个晚上就要200文钱,这相当于一令纸的价格了。虽然我们带了五十两银子,可那是为了以防万一的,若是大手大脚地花完了,你八月份再来参加院试时,就要手头拮据了。”

“爹,我一个人也吃不了这么大一盆啊。”这水煮鱼它贵的确是贵,可也很实在,装了满满一大陶盆。“您这一路上也很劳累,应该吃些荤腥补补,身体是本钱,若您的身体熬得亏空了,我和小溏子都还这么小,我们可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