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之必然幸福(1176)

作者: 我不白 阅读记录

“既然拍了,把几个小的抱出来吧?”

唐老爷子道。

“还没满月,不能见风。”冯老爷子道,“要是想拍,得在室内。”

“那就室内,机会难得。”唐老爷子拍板。

家里人很少有这么全乎,也很少有这么时间充足的时候。

于是,呼啦一下,大家又到了客厅。

两位老爷子坐在沙发上,中间搁着拂晓,他们一人抓着拂晓一只手,笑得灿烂。

冯念和唐政站在两位老人身后,抱着俩小的。林微抱着被吵醒之后哭唧唧的小儿子,唐慎半抱着林微,就这么照了一张全家福。

老大唐元,老二唐周,沉沉稳稳,怎么折腾也没哭,于是被家里人抱着,单个来几张合照。

至于小三儿唐律,被林微抱着,继续哭唧唧。

只是看表情,怎么都不像是难受的样子,反而有点儿舒服?

林微一言难尽地看着他。

这小子该不会是生错了性别?

拂晓这丫头都没他能折腾!

唐慎抱臂等了一会儿,才趁空当从陈护士长手里拿过相机,含笑看着自家媳妇儿,抓取一个时间点儿,“咔嚓”一声。

嗯?

林微有些迷茫地抬起头。

刚才那声音是从她周围传出来的。

“媳妇儿,笑一个?”

唐慎拿着相机,从眼睛边儿微微移开一些,含笑道。

“给我拍啊?”

林微说着,嘴角便翘了起来,眼睛看着他,笑得弯弯,无奈摇摇头,“你帮爷爷他们拍吧。拍完了,好让他们去吃早餐。”

就这个拍照,折腾的有一个半小时了。

等会儿吃了早饭,就得开始准备中餐了,再这么下去,恐怕时间不够,得下午一点多吃饭了吧……

“好。”

唐慎说着,又给她拍了两张,才去了拍照拍的兴起的两位老爷子身边儿。

拍了大约十分钟,正准备提醒他们去吃饭,就见汪洋和小钱进了院子。

见此一幕,汪洋和小钱对视一眼,有些踟蹰地往前又走了几步,凑到唐慎身边。

汪洋:“队长,啥时候去接人?”

见两人回来,几个人也明白过来,把相机收了,孩子放回去,赶紧去吃饭。

小钱又把汪洋之前的话,拿到唐老爷子跟前,问了一遍。

“不着急,十点四十再过去。”

说完,唐老爷子去看王姐,“小王,十二点前,这饭能做个差不多吧?”

“该炖上蒸上的,早上买菜回来我就弄上了。”王姐笑道,“其他菜做起来也方便。”

就是凉菜,她也准备的差不多,浇上糖醋汁拌一下就行。

“行,那就定了,十点四十你们去接人。”唐老爷子大手一挥,“把人接回来之后,汪洋去亲家饭店去带饭菜。具体带啥,你们问一下微微。”

“是。”

小钱得到明确的时间和指示,心里松了口气。

他就怕耽误事儿,现在知道具体时间倒是没什么了。

这边儿热热闹闹的,唐颖那边也在准备着。

一家子穿上干干净净的衣服,就等着唐老爷子派人来接他们。

首都这几年变化尤其大,天桥有了,新修的道路也多了不少,路上再也不仅仅是自行车,汽车也掺杂其中,竟然还不少。

看着,竟然有种熟悉的陌生感。

那天去大院儿,她又重新查询了一下路线,才敢上路。

今天爷爷要带他们下馆子,要她自己去找,她心里其实有些没头绪。

“都准备好了么?你看着我这穿的还算得体吧?”

刘华飞有些紧张,唐老爷子是老革命家,又是出去吃饭,不能穿的过于随意,也不能穿干部服那么正式,着实怕给媳妇儿丢脸。

第1506章 几分

这衣服是唐颖给刘华飞搭配的,中规中矩,没什么出格的。

她看了一下他的领口,点点头,“没问题了。”

然后又去看两个孩子,再次叮嘱道,“记得,妈妈喊了爷爷,你们就喊太姥爷,知道吗?”

“知道。”

“知道。”

两个孩子点点头。

唐颖吐出一口气,把准备好的红包递给婆婆,“娘,这是我准备好的红包,等到了地方,你来给孩子。”

刘母看了一下手里的红包,不着痕迹地捏了捏,捻开,“四个?”

“嗯。”唐颖点点头,“我哥有四个孩子。”

她结婚早,当时没赶上计划生育。

后来觉着一儿一女足够了,便跟丈夫刘华飞商量了一下,俩人都结扎了。

只是结扎这事儿,从没跟公公婆婆说过。

她哥赶上了计划生育,但却比较幸运,儿女双全。

“你之前不是说,你嫂子还在月子里么?”刘母道,“难不成是四胞胎?”

不然,那就是超生了。

“不是,之前一个女儿快一周岁,上个月生了三胞胎。”唐颖板板正正地回答完,便跟刘华飞说道,“咱们两个,由我来给孩子红包,你觉得如何?”

“可以。”

刘华飞点头。

他一个大男人,总不好往嫂子跟前凑。

刘母听见,脸上还是笑眯眯的,“要我说,这人与人的来往,就是有意思。就拿这见面礼来说,不过就是左边的口袋,换到右边的口袋罢了。”

真说起来,唐颖哥哥嫂子掏两个红包,大伯大伯娘掏两个,老爷子再掏两个,也比他们少了两个红包。

唐颖笑笑,看了刘华飞一眼。

她这个婆婆从来不跟她撕破脸,说的话看起来也没有任何矛盾点,可却总是话里有话。

好在要脸,她不搭理她,憋得内伤的人也从不会是她。

刘华飞脸上有点热,“娘!”

他娘是做财务的,穷日子算计过来,即便是现在日子好了,也没改了之前的毛病,一说到钱,先就算一遍。

“行了行了,我不说了成了吧?”刘母不耐烦地摆摆手,“这是以前养成的习惯,我也改不了,你们多担待一些。”

刘父等她说完,才道,“知道这个习惯不好,你就改一改,恶语伤人六月寒!”

“我伤着谁了我?”刘母不乐意了,“让你们父子俩挤兑我!”

“你自己好好想想。”刘父满脸严肃,“儿子儿媳孝顺,把红包都给你准备好,你别身在福中不知福,损了自己的福气。”

见他沉了脸,刘母软了,嘟囔了一句,便不再说话。

“你娘说话不好听,我代她给你道个歉。”刘父笑呵呵地对唐颖道,“她呀,嘴坏,可也知道你这个媳妇儿是没得挑的,所以怎么都想跟你们一起生活。”

“爹你干什么?娘这习惯我又不是第一天知道,不当回事儿的。”唐颖笑笑,“一家人,不用道歉!”

这个婆婆,直到她家儿子四岁,她才找到对付她的方法。

如今,生闷气的再也不是她。

刘父看刘母带着两个进了卧室,笑笑,“这钱本不该你们出,不过掏都掏了,我也不说什么了。下周俩孩子去少年宫,我掏钱,你们也别跟我争了。”

他们夫妻之前都在镇上工作,俩都有退休工资,给孩子掏个上兴趣班的钱完全没有负担。

真说起来,他们年纪这么大,本不应该离开家乡的。但是三个儿子儿媳妇看下来,也就老二夫妻俩比较平和孝顺,也不盯着他们这点儿退休工资。

思前想后,就趁着老二调职,跟着过来了。

他觉得,既然过来,那就当成一家子过,少一些计较。

“爹,你的钱你留着,有啥想吃的就买买。”刘华飞道,“我和唐颖的工资可以承担孩子的学杂费用。”

唐颖很赞同丈夫的说法。

正说着,便听见敲门声。

唐颖笑着去开门,见是两个陌生小伙,有些疑惑地问道,“请问你们是——”

她确定她没见过他们。

小钱上前,笑着解释了一下自己的来意,还把证件给她看了一下。“这车不是很大,怕挤着你们,他们就都家里等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