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之必然幸福(298)

作者: 我不白 阅读记录

所以,供销社的人就想了这么一个点子,大家想买成挂鞭炮的,就先登记,然后先交定金。后来统计下来,见旺山村买成挂鞭炮的人比较多,所以就说进了鞭炮,就到大队大院那儿等着大家。一手交剩下的钱,一手给鞭炮。顺便再给大家讲讲安全知识。

近些年,白色炮皮子的已经不多了,大都是红色炮皮子的。过年的时候关门炮和开门炮各放三颗,除夕去上坟的时候在坟地里也点几颗,好给祖宗们知道知道,他们的后代来看他们了。

总之,往年过年,每家每户顶多也就买十来颗鞭炮备着。

也正是因为如此,每到除夕上坟的时候,一些半大孩子就缠着要去,为的就是家长能发发慈悲,让他们也点上一颗过过瘾。

至于关门炮和开门炮,这些小孩子想都没有想过。过年,是一年中的大事儿,放鞭炮那是身为一家之主的男主人,才能做的事儿。

“陈嫂子,你也预定了啊?”

程曼挽着陈嫂子的胳膊,笑道:“预定了几挂?”

鞭炮不仅仅是过年的象征,而且还带着对来年的无限期许,所以今年,但凡有点想法的,也不会循着往年的例,就买几颗。

程曼话音刚落,陈嫂子就笑了一声,“我们买了两挂,红色炮皮子的,都是一百响。”

红色炮皮子的是一分钱两颗,一百响那就是五毛钱。

两串,那可是一斤肉还要多了!

“陈嫂子,这一块钱,可是听听响儿就没了,你就不心疼?”程曼看着大队大院在望,笑着调侃道,“咋不多买一挂?上坟还得用呢!”

“那都是先人,咱们礼数到了就成,再多的,他们也不挑剔。”陈嫂子爽快的笑了两声,“除了这一百响的鞭炮买了两挂,我们还买了几分钱散的,足够这段时间用了!”

除夕和大年初一上坟的时候放几颗,到了初五破五的时候再放几颗,这一年,也就齐活了。

陈嫂子笑眯眯地看了程曼一眼,“你还问我呢,咋不说说你自己,你们家买了多少?”

不等程曼说,又开了口,“今年你们家俩孩子考上大学,孩子爸身体恢复不赖,还跟公婆分了家,临到过年又分了那么多的猪下水和猪血,不买上三挂一百响的,还真是不对头!”

今年,估计过得最滋润的就是她们林家了。

“买了四挂。”程曼也没啥好隐瞒的,“今年确实是该庆祝庆祝。”

除了这些,家里的账都还清了,闺女说要找的缝纫机也已经预先给人家说好了,啥事儿都是朝着舒心的方向走,买几挂鞭炮让自己心里敞亮敞亮,没啥不好的。

“对了,听说咱们镇上要开个什么社办食品加工厂,是你闺女出的钱,真有这回事儿?你可别唬我,昨天晚上镇长和革委会的人都去你家了!”

陈嫂子说着说着有些意动,“真要是招工,你看我成不成?”

程曼想起自家闺女说的话,闻言笑笑,“陈嫂子,咱们个人是不能办厂子的对吧?所以我家闺女就出个钱,其他事儿都由镇长和革委会工交办的同志来负责。所以啊,这个招工,到时候得看镇长咋说,要是条件符合,不拘男女,都能进厂。”

还能这样?

“你们出的钱,你们自己还不能插手?”

陈嫂子看看程曼,心里颇有些不是滋味。以前,他们两家谁也不比谁强到哪里,结果才不到半年,人家装钱的口袋就那么深了。再加上人家家里的俩大学生,估计以后这日子他们也只能眼红看着。

“对,就连我,也不知道能不能进厂呢。我孩子爸受过伤,不用咋说,肯定是进不了厂子的。”

程曼倒是不介意告诉她这些,乡里乡亲,能说的,没藏着掖着也没意思。

毕竟,以后还是要见面的。

陈嫂子有些信了,程曼这个人,没影儿的事儿从来不说。她既然这样说了,估计厂子里招工的事儿是真做不了主。

一时间,倒是有些尴尬起来。

好在已经到了大队的大院门口,俩人就顺着队伍往后面一排。

大队大院的门口摆着两张桌子,一张桌子面前坐着个拿着纸笔,不时喊着谁人名字的供销社人员。一张桌子上右边放着拆解下来的鞭炮,左边放着摞的高高的成挂的鞭炮,一个人就在桌子后站着。

俩人分工明确,村民秩序井然,倒也没出什么乱子。

除了村里几个男孩子躺在地上哇哇哭着,嘴里嚷嚷着要炮,倒也还算和谐。

孩子不傻,知道这成挂的炮大人肯定不会拆开的,所以只能用撒泼打滚来买个一分钱的炮玩玩。

第385章 我摸过你

这些孩子多半不会得逞,除非家里特别疼孩子的,才会花上那么一两分钱给孩子买个高兴。

陈嫂子看着,“啧啧”两声,“家里有男孩儿的,就是这点不好,一到过年就要炮,不买就撒泼打滚,弄得大人头都大了!女孩儿就好说了,不给做新衣裳也不闹,炮仗也不要,买个红头绳儿都能高兴一年。”

一听陈嫂子这么说,旁边的人也应和起来,嘴里说的,脸上表现的,不是对女孩儿懂事儿的欣慰,而是对甜蜜负担的男孩儿的隐隐自豪。

程曼有些不懂,都是自己肚子里掉下来的肉,怎么能偏心到这个地步?

她知道家里有几孩子的,很难做到一碗水端平,但照她们这样说的,那心简直偏到没边儿了!

都是女人,都是从女孩儿做起的,以前吃的苦,受的罪,还要让亲闺女再尝一遍?

所以,她们说着,程曼就笑笑不说话。

只不过她不说话,不代表别人放过她,“志远家的,我们可没说你闺女,你闺女厉害着呢。不仅能上大学,这才半年功夫,还了你家的账不说,还能出资办厂。这十里八乡,谁不说你闺女能干?”

“对啊对啊,大家都说呢,要是当初你们能同意赵翠去上学,说不定咱们镇子上就能弄两个食品加工厂了呢!”

“是啊,有文化就是不一样。那赵翠当年因为你们关进去,过几天放出来,还不是要当老师了?可惜啊,要上学的孩子的爹娘去学校闹,结果人家只能回家种地。”

“也不是种地了!她不是嫁给孙黄满了吗?那孙黄满的爹娘是个能耐人,哪能让自家儿媳妇去种地呢!”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根本不给程曼说话的机会。

程曼憋着一肚子火,趁着第一个说话的人被喊去领鞭炮的间隙,冲着其中一个女人怒道:“什么叫我们当初要是能同意赵翠去上学?赵翠是我闺女吗?她是我啥人啊!我能做得了这样的主?你这样为她抱不平,干脆就认她当闺女,让她给你开个食品加工厂去!嘴上抹油,溜得没边儿了是吧?!多大的人了还不会说话!”

程曼声音不低,因此当初看了个全部的人忍不住站出来说话。

“那谁家的,你说话也得凭凭良心。赵翠啥都没有去首都,她要是出了事儿谁负责?被子被子没有,衣服连个厚实一点的都看不见,路费他爹娘也不给,那一副无赖的样子,你是没看见,活像人林家就是冤大头、小肥羊!”

说起来,那赵翠头上还有虱子……

老头说着挠了挠头,消去心里的痒意,这才又说道,“我看你们啊,心酸人家有个好闺女,见不得人见过得好罢了!哦,对了,你们中间有谁收到人林家的回礼和利息了吧?那么甜的东西都堵不上你们的嘴啊……”

几个人被这么说一通,谁也不敢怼回去。

那老头不是别人,赫然就是昨天分肉的时候,其中一个称肉的老头。

陈嫂子这会儿也觉得尴尬,朝着程曼歉意地笑笑。

这事儿是她起的头,刚才她要是不说什么男孩女孩的事儿,估计也不会有这一桩事儿了。

几人正沉默着,就听见一个流里流气的男声钻了过来,“不好的人是赵翠的爹娘,你们咋就揪着赵翠不放呢!果真是长舌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