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之必然幸福(764)

作者: 我不白 阅读记录

而林微也在屋子里问冯念,她是不是要给金花准备红包。

“不用了,你们年纪本就没差,我和你爷爷给就成。”冯念说着,也起身,“你好好睡吧,我去给金花一下红包,也去睡了。”

他们都是难得休息的人,还有一个孕妇在,便不准备守夜,什么时候睡到自然醒,什么时候再起来吃饭。

冯念先把盒子拿回卧室,然后才去金花的房间,给了红包,便回到卧室。

“给你看看。”

冯念把盒子递给唐政,“儿媳妇送的。”

她真是很喜欢啊,而且连红色的绳子都准备好了,那红色的绳子就有八条,每种绳结还都不一样,光是绳子都看起来极为赏心悦目。

当然,还有八条黑色的绳子,那黑色的绳子上的绳结跟红色的绳结一样,是配对的。

唐政看完,本想说点什么,但见冯念开心的表情,便点了点头,“很好看。”

“从结婚到现在,你送我的礼物可是越来越少了。”

冯念睨他一眼,“现在就罚你当回苦力,把玉葫芦给我串好。”

怕他把绳结穿错,又提醒道:“绳结仔细看,别弄错了。”

都是成双成对的呢……

“知道。”

唐政有些无奈。

他好歹曾经也是全能兵中的尖兵,这些年虽然不再像年轻时候那么频繁地出任务,可学到的东西都印在骨子里,成为一种本能了,怎么可能忘记掉呢?

绳结八对,无非就是从里面找出来相同的罢了。

唐政坐起来,找出一对看起来比较简洁大气一些的绳结,慢慢串好,然后招手,“要不要现在戴上?”

“那肯定要戴了。”冯念本就站在他旁边看着,见他如此,自然走的更近了一些,“明天过年,还要去看孩子外公,这玉葫芦我肯定得戴着。”

不然被亲爹嘲笑了怎么办?

“你也戴上。”

冯念见他给她戴上,也拿起来另外一个,“你总是不愿意戴什么,以前结婚的时候,也没有那么多讲究,再说你这个位置也不好戴着一个金戒指晃悠,现在这玉葫芦能塞到衣服里面,就当是咱们的戒指了。”

不光他,就是她,也不能戴着戒指,上手术台都是分分钟的事儿,取个戒指下来,那耽误的都是人命。

唐政再怎么不愿意,听见冯念这么说也软了态度,配合地戴上,然后感觉不自在,还又调整了一下。

“睡吧睡吧。”

冯念如了意,也高兴了。

第983章 给钱吗

终究是新年,虽然没有守夜,但是听着外面喜庆的鞭炮声响,大家睡到两三点也就醒了。

把睡前做好的饭菜放在蒸屉里热一下,凉菜重新拌好,一一端上了桌。

除了清蒸鲈鱼,粉蒸肉,梅干菜扣肉,红烧带鱼,笋干红烧肉,酱牛肉,烧鸡块,凉拌猪耳朵这些肉菜,还有醋溜辣白菜,凉拌菠菜,焖豆角,香煎豆腐这些素菜。

当然,也少不了一道甜汤。

林微主厨,冯念和金花打的下手。

虽然说不如刚做好的时候新鲜,但是蒸一下对于老年人的牙口也是比较好的。

“酒呢?”

见桌子上没有酒,老爷子看了冯念一眼,“我和孩子爸就喝两盅应应景儿。”

冯念抬眼,不信:“就喝两盅?”

“说好了喝两盅,就是喝两盅。”

老爷子赔着笑,保证道,“绝对不多喝。”

“那行,我给你们去拿酒。”

冯念起身,等回来的时候,手里不仅有烧酒,还有一个水果罐头。“他们俩喝酒,咱们就倒一些水果罐头糖水应景。”

等每个人的杯子都不空着的时候,唐老爷子举杯,“这过年啊,就图吃好喝好,整一年都能过上好日子,岁末有余粮有余钱。咱们日子过得比很多人都好,所以也不说其他了,就祝愿咱们国家能蒸蒸日上,人才济济,有航母,有飞机,有军舰,有尽可能多的导弹!”

说完,一饮而尽。

几个人也随着老爷子喝了,不过那个水果罐头有点凉,林微只是小喝了一口。

“吃吃吃!都吃吧!今年这个年过得最舒心!”老爷子笑眯眯地看了林微一眼,“能添丁进人口,再没有比这更好的事儿了。”

而且今年的菜色也是最丰盛的。

老爷子夹起一块粉蒸肉塞嘴里,细细嚼了一会儿,咽下去,朝林微点点头,“好吃,手艺不错。”

“那您就多吃一些。”

林微笑道。

林微喜欢鱼,但有种说法是过年的时候完整的鱼得长辈动第一筷子,长辈不动第一筷子,小辈们不能碰。

虽然不知道这里面有没有什么典故或者寓意,但是既然有这种说法,她也是愿意遵守的。

就当是尊重长辈了。

老爷子吃了一口粉蒸肉,就把那条完整的鱼夹了一筷子。

至此,餐桌上算是不用再忌讳什么了。

几人都吃的满足,到了最后,每个人碗里的饺子也都应景儿地剩下那么几个。

年年有余嘛,老百姓最朴实的愿望。

吃了饭,饭菜就是重新放进笼屉里盖着,省得有老鼠爬上去,至于碗筷,筷子清洗,吃饺子的碗却是留下的。

见收拾完,冯念道,“天还没亮,你再去睡一会儿,等天亮了咱再去你外公那儿。”

“妈,你呢?”

林微问她。

冯念一愣,随即道:“我不困了,多年养成的习惯,一旦醒了,那就立即脑子清醒,短时间内也睡不着。你去睡吧,我在客厅里走走,打发一下时间。”

上手术台,那是病人把命交给她,她怎么能不负责?

所以哪怕是在休息,也会以最快的速度让自己清醒。久而久之,这习惯就养成了。

“我也不怎么困。”

林微笑道,“刚吃完饭,我走走消化一下。说不定,等会儿院儿里的孩子都要成群结队来拜年了。”

说起这个,她赶紧往卧室走,还扭过头来跟冯念道:“我前两天准备了一些零钱,忘记装红封里了,妈你等会儿帮我装。”

红封现在还在她挎包里呢,还有那些零钱。

林微拿出来一叠子红封和零钱,快步往客厅走,“我不经常在大院,也不知道大院现在有多少孩子,就估摸着给准备了一些。”

钱不多,但相对普通百姓,也不算少。

以前在旺山村的时候,压岁钱大多就是五分钱,一毛都算很多了。到了城里,也只是听说,给个一毛两毛什么的。

当然,那是不太亲近的,比如说邻居家的小孩儿,亲近些的也有个五毛以上的出来。

林微想了想,有些拿不定,只好问冯念。

“妈,一块的和五毛的,您看怎么包比较好?”

“大院里小孩儿不少,一块不必给。多了,说出去别人脸上不好看。”冯念直接道,“全部包五毛的。省得那群小屁孩儿互相攀比起来闹得头疼。”

说起这事儿,冯念忍不住笑,给林微讲了一个小笑话。

前几年,有个新媳妇儿给压岁钱,有的少,有的多,最后少的直接找上门,问为什么,不得已,那新媳妇儿只好给补上。

大院里这群孩子无法无天,淘气的很,也直接的很。有时候,也可爱的紧。

无差别给,那肯定是最省事儿的。

林微受教地点点头,把一块的收起来,这才坐下来跟冯念塞红封。

等俩人弄好,将剩余的钱收好,正想着做点什么好的时候,门被敲响了。

“漂亮小婶婶新年好!”

“给小婶婶拜年了!”

“小婶婶新年快乐!”

“小婶婶越长越漂亮!”

“小婶婶恭喜发财!”

……

林微一开门,瞬间被一群喜气洋洋的小孩子包围,一个个喜笑颜开的跟她说着吉祥话。

哄然之后,又瞬间安静下来,一个个期盼地看着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