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六小姐的婚宴才吃完,娘家不知怎的了,给这个女孩儿的嫁妆又翻了一番,生怕银子没处花用似地,一抬抬的嫁妆抬出去,实在让人花了眼睛。
陈夫人方氏自己出嫁时才六十六抬嫁妆,这一辈的女孩儿们虽然说日子好过了,可是却也商量过了的,家里最多出八十八抬嫁妆。
今天眼看着,却远远超出这个数目了。
光是床就陪嫁了两张,一张千工拔步床,里头雕着石榴葡萄,另一张是紫檀木的月洞门架子床,俱都精巧大方,看的人心头不能不起艳羡。
她到现在都还没从娘家的富贵里头反应过来,可丈夫忽然却说这样的话了,她还有些摸不着头绪。
陈大人便看了妻子一眼,并不瞒着她:“我是个怎样的人,你是知道的。你也是同样的人,方家这门亲,是不能要了。”
陈夫人怔在原地,背靠着车壁,缓缓的从铺好的地毯中坐起来,看着陈大人,半响才问:“出了什么事了?方家,是不是做了什么错事?”
她最清楚自己丈夫不过,现在隆庆帝生了儿子,这孩子又是方皇后生的,丈夫这样支持正统的人,原本只有更亲近方家的。
就算不亲近,也该是极力的约束好家人,让他们别去给方皇后和皇子添麻烦的。
可他现在,直接就算断了这门亲。
要不是发生了不可挽回的大事,他是绝不会说出这样话来的。
陈御史觉得眼睛有些酸痛,抬起手擦了擦眼睛,面不改色的告诉她:“的确出了些事,你没发现你娘家发了一注大财吗?”
自然是发现了的,方氏有些麻木的点了点头:“是啊,我也觉得有些不对。”
“我们是夫妻,便没什么好瞒着你的了。我老实告诉你……”陈御史倾身握住妻子的手,皱着眉头极为厌烦似地甩了甩头,才说:“大舅兄心大了,自从皇后娘娘生了小皇子,他就觉得他自己真是国舅了。可再是国舅,该做的能做,不该做的,也不该做。他偏偏不懂这个道理,竟然还敢伸手接端王的钱!”
端王?!
陈夫人惊疑不定,垂头定了定神,才示意他接着往下说。
“这回盐政亏空案,圣上为什么一查到底,京城动了多少人!还不是为的借着这个名头,把端王名正言顺的料理了?!”陈御史冷笑出声:“可偏偏大舅兄见钱眼开,不知死活,竟真的敢伸手去接端王送来的银子,而后竟还进宫说通皇后娘娘,让皇后娘娘开口说情!”
陈夫人登时倒吸一口凉气,被陈御史这么一说,她真的连后背的汗毛都竖了起来,只觉得冷风从四面八方的往她的脖子里灌,整个人都呆住了:“他们……他们疯了!”
圣上要杀的人,他们竟然也敢救!
陈御史冷哼一声。
可不就是疯了么,要不是疯了,怎么敢自己把自己抬的那么高?
但凡方皇后有点理智,她就不该答应娘家这么荒唐的要求,不但不该答应,还该直接就把娘家人这个想头给掐灭才是。
她丈夫为了给他们的儿子铺路处心积虑的在清除后患,可是没想到她却在背后拆台,隆庆帝的愤怒可想而知。
这是方家给隆庆帝出了一个大难题。
隆庆帝是皇帝,他怎么可能忍得了?!
可笑方家却还看不清楚形势,还在为自己竟能得到这么一笔大财而沾沾自喜。
陈夫人靠在车壁上,终于觉得身子都软下来了,看了丈夫一眼,半响没有说话。
她也知道丈夫说的是,隆庆帝再怎么样到底是皇帝,这些人,是真的疯了,被钱财迷了眼了,也不想想他们靠着方皇后才是个勋贵,才有这份脸!
杀鸡取卵,目光短浅……
怪不得陈御史说要断了这门亲了。
陈夫人只觉得满嘴的苦涩,家中已经富贵已极,聪明的,就该比从前更加安分才是,他们安分了,娘娘那里才能没有后顾之忧,才能更稳,哪里晓得,他们竟然连这一点都看不透。
娘娘也是个糊涂的,竟能答应家里这个想头……
她心里譬如倒翻了一个五味瓶,酸甜苦辣咸种种滋味都有,许久许久之后才怔忡的点头:“我知道了,就按照老爷说的意思去办。”
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她如今已经是陈家的人,总不能为着娘家,就把自家也赔进去,她还有儿子女儿的,她还有一家子要照管,怎么能陪着方家去疯?!
何况该做的都做了,是方家不听劝,她们说的再多,那也只是惹人嫌而已,既然如此,趁早收手才是正经的。
------------
第372章 斥责
盐政亏空案给京城上空带来的阴霾总算过去,原先还缩着头的官宦人家眼见的确没有秋后算账的意思,终于松了紧绷着的弦。
过了清明便是端午了,趁着端午前后,结亲的办喜事的络绎不绝,成日里都是爆竹噼啪声,不知道的,还当今年的年比往年晚了几月过。
有高兴的,便有不高兴的。
长缨公主府就已经连着几个月没开过公主府的大门了。
往年到了这个时候,公主府必定是要办雅集花会的,公主最喜欢那些个鲜艳妩媚的女孩子,说她们都像是枝头上的花朵儿。
可是今年公主府却毫无动静,冷冷清清的。
长安长公主叹一声气,蹙眉一样样的把礼单都给对好了,交给管事的姑姑,又问长史:“送过去了?”
公主府的长史便点一点头:“都送过去了,只是并不曾见到长缨公主,听说是病了。”
确确实实是病了的,李韶是长缨公主的半条命,如今儿子这么仓促间死了,她哪里能一时缓过来呢,长安长公主面上忧色更重,许久才说一声知道了,让长史按照人家,一户户的上门去送端午的粽子。
回头见着女儿,朝她招一招手叫到跟前来:“明天便带你进宫磕头送节去,你准备好了没有?也该好好预备起来。”
她替仙容县主整理了衣襟,看看女儿手腕上带着的一对绞丝双环白玉镯,衬得女儿的手愈发的晶莹圆润,便笑了笑:“多过去看看桂娘,她如今遭逢变故,恐怕一时缓不过来,你们从前向来是要好的,可不能就这么生疏了。”
长安长公主总是事事都这么周到,从不拜高踩低。
仙容县主看她一眼,咬着嘴唇低声应了是,隔了会儿才犹豫的问她:“是不是…是不是桂娘这事儿,就不成了?”
李桂娘家出事出的这么急,这是她并不曾想到的。
不过就是一二月之间的事,长缨长公主府的地位就一落千丈,到现在,还降成了公主府,李韶的死对于长缨公主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可更加恐怖的是,李韶的死还让隆庆帝对于长缨公主府的不满更上一层-----李韶是偷偷跑回京城的路上死的,要是他不死,就真的跑回京城来了。
可他跑回京城,岂不是在跟隆庆帝故意对着干打擂台?
仙容县主倒不觉得有什么可惜的,李桂娘就是个蠢货,三言两语的,从来禁不住挑拨。这样人,长缨公主和李韶若是管得住也罢了,他们偏偏要纵着她,纵着纵着,便纵出事来了,谁也怪不得。
长安长公主替女儿抿了抿额前的碎发,大有深意的看她一眼,懒懒的往后靠在座椅上笑了一声:“你说呢?闹到如今这样,圣上敢把她给谁?”
这枚棋子眼看着就这么完完全全的废了。
既然已经废了,自然什么用处也没了。
倒也不是没有,自家女儿友爱姐妹的好名声,倒是还得靠着她传出去。
长安长公主笑一笑,又道:“得啦,娘知道你心里在想什么,必定让你如愿的。”
仙容县主羞得红了脸,挽着母亲的胳膊一句话都说不出来,半响才低声瓮瓮的应了一声是。
可等到第二天提前去宫中送礼,长安长公主竟没能见到皇后,反而见的是德妃,不由大为吃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