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春闺密事(306)

李桂娘不好,可是她哥哥李韶却难得的聪明敏锐,而仙容县主好,可偏偏她哥哥又是个草包,还是跟沈琛和楚景吾亲近的草包。

当真让人头疼。

他再看众人一眼,见这群纨绔们都不再笑了,才放松下来,自己轻笑出声:“阿韶都已经死了,他最爱重的便是桂娘这个妹妹,咱们作为他的兄弟,背后议论人,成了什么?何况到时候也让景综难堪不是?以后这些话,不要再说了。”

气氛有些凝滞了。

袁洪文不大高兴,为了叫他开心些,彭采英咳嗽了一声卷起手,说起了他们之间关心的话题:“说起景综,过几天是景综的生辰,听说景综今年做寿要大宴宾客了。”

楚景综是端王世子,端王小心谨慎,楚景综自幼因为长得肥壮而不喜出门见人,端王干脆便也依着他,他长到现在,出门的次数恐怕都有限。

连同在京城长大的楚景行,跟楚景综也说不上多少句话。

这回他却要一反常态大宴宾客,楚景行挑了挑眉。

楚景综如今这处境可尴尬的很-----方家究竟是为什么败落,想必端王清楚的很,还不是因为收了他那烫手的银子才落得如今的下场?

那现在…

端王想必是要借着这场儿子的生辰告诉隆庆帝,他对隆庆帝赐的这门婚事的满意,也告诉隆庆帝,从今以后,对于端王府来说,雷霆雨露皆是君恩?

他笑了笑,垂下了头。

端王府对这门亲事倒是没什么太大意见,他们也的确不敢再有意见----自方家的事过后,隆庆帝紧跟着便申饬了端王,说他纵容属地官员贪赃枉法,尸位素餐,还削了他的护卫,护卫军从五千降成了两千。

他已经很明白,隆庆帝不把盐政亏空案的事再往下查,是因为还顾忌着方皇后,顾忌着小皇子的面子,而要是他再有什么错处被拿捏住,等着端王府的,即将就是灭门之灾了。

心里有鬼,儿女亲事上头吃些亏,就没什么好说的了。

端王妃还亲自劝儿子:“这有什么好委屈的?一个妻子罢了,实在不喜欢,那就供着摆着,再多纳些妾侍便是了。”

端王府能想的通,可是李桂娘却无论如何也想不通了。

哪个少女不怀春?楚景行相貌俊朗是个翩翩佳公子,又没有其他纨绔身上的那些不良习气,那是真正的良人。

可是楚景综呢?

那是一个胖的跟猪没两样的胖子,从小到大脾气便暴躁,端王府说他是病弱不肯出来见人,其实是因为他脾气自幼便暴戾。

先皇当年还在的时候,那时候这些人都还是皇孙,不必缩着尾巴做人,楚景综没少因为这暴戾的脾气打杀宫人。

别人不知道,可是一起长大的这些人,哪里有不知道的人?

李桂娘惊得面色发白,握着母亲的手连话也说不出来,眼泪如同断了线的珠子。

长缨公主脸色亦极差。

沈家拒了婚,她已经开始为李桂娘想别的退路,谁知道就在这个时候,隆庆帝会下这个旨意!金口玉言,圣旨已下,根本没了更改和活动的余地!

她把女儿搂在怀里,耐心细致的揉着女儿的头,下巴搁在李桂娘的头顶,目光里俱都是阴狠和复杂。

这头肥猪原本应当是任何人的,却绝不该是李桂娘的!

一步错,步步错……

她闭了闭眼睛,轻声在女儿耳边安抚:“别怕,别怕…阿桂你别怕,娘绝不会叫你吃这个亏的……”

倒是一直浑浑噩噩的李桂娘清醒过来了,眼里带着绝望干巴巴的摇头:“不是的,没有法子了……圣旨都下了,还有什么法子呢?”

谁也改变不了她要嫁给楚景综的事实了。

她以后一辈子就要跟这个肥猪一块儿过了。

------------

第402章 大事

外头还有栀子花的清香透过微风渗进屋内,李桂娘面色惨白的坐在原地,难得的竟懂事起来,她摇摇头,看着母亲,有些呆滞又有些茫然的道:“没法子了,母亲让我嫁吧。”

她顿了顿,苦笑了一声,竟就认了命的模样:“阿晟说的是,我再任性下去,恐怕坏事还要一桩接着一桩,还要一件接着一件……”

“我已经给母亲添了这么多麻烦,再闹出什么惹舅舅不开心的事,舅舅也不会再理会母亲了。”李桂娘神情重新又变得坚定起来:“可是母亲要是得罪了舅舅,以后又凭什么立足呢?哥哥都已经死了!”

她说到哥哥都已经死了的时候,声音猛然变得凄厉起来。

知道是火坑,可是却连迈步走开都不敢了------她懂事了,可长缨公主宁愿她从不懂得。

她闭了闭眼睛,把李桂娘搂在怀里,轻轻的拍拍她的头,嘴角忽然挂上了一抹诡异的笑:“阿晟?”

她笑了一声,把这个名字又咀嚼了一遍,轻声似乎惆怅似地叹了口气:“阿晟可真是懂事啊。”

现在就来劝李桂娘认命了。

来的可真是又及时又巧妙呢。

长缨公主冷笑了一声,弹了弹袖子上并不存在的灰尘,柔声吩咐石姑姑把李桂娘带下去休息。

在带李桂娘下去休息之前,她握住女儿的手,认真万分的告诉她:“不必担忧,好好歇着。”

等石姑姑回来时,她已经洗漱好了,正懒懒的靠在大红猩猩毡的靠垫上,看着垂下来的牡丹花纹的帐子发呆,见了石姑姑,才掀了掀眼皮问她:“睡了吗?”

石姑姑轻声应是:“哭累了,我让伺候的人点了安神香,很快便睡过去了。”她看着衣架上已经挂起来的织金的广袖锦衣,不由有些惊讶:“端王府世子生辰,您要去吗?”

长缨公主凉凉的撑着头看了那件衣裳一眼,笑了一声:“能不去么?”

赐婚的旨意都已经下了,眼看着已经是姻亲的关系,四时节礼的礼数都要按照姻亲之家的关系走起来,否则的话成了什么样子?

到时候看在有心人眼里,又不知道会生出什么是非来。

石姑姑没有再说话,往香炉里重新撒了一把百合香,便轻手轻脚的上前接过了小丫头手里的美人锤,轻轻替长缨公主捶起腿来。

长缨公主闭目小憩了片刻,过后便睁开眼睛下吩咐:“往长安长公主府送的节礼,今年较之往年再重一倍。过几天陈夫人家不是说要往普慈庵去做法会吗?她既做法会祈福…若是长安长公主府也有人去,便告诉我一声。”

夜深了,不独长缨公主未睡,卫老太太也还未闭眼睛,她正听崔嬷嬷说起最近姑娘们的课业:“都极为不错,十一小姐仍旧认真……”

崔嬷嬷抬起眼睛看了卫老太太一眼,不卑不亢的道:“十一小姐能屈能伸,将来是能成大事的。”

卫玉珀仍旧没有放弃要学宫中规矩的念头,时不时的旁敲侧击的提起来,崔嬷嬷按照卫老太太的吩咐,也已经连消带打的拒了她的要求。

崔嬷嬷是宫中的老人儿了,教导那些新进宫的女官们也是使得的,对着一个侯府千金也并不畏首畏尾,有些话说的并不客气。

至少足以令那些没经受过什么挫折的千金们明白利害了。

可是卫玉珀却始终能面上带笑,不管眼睛里透露出多少难堪,可面上的养气功夫却着实算的上好,竟硬是咬着牙低声跟她说一声嬷嬷说的是。

而后针线荷包和衣裳又流水似地送往她房里-----照旧连孩子的也没落下。

连崔嬷嬷也不由感叹一声卫玉珀能成大事了。

光是这份韧性和这个脸皮,就的确是常人所难及的。

卫老太太挑了挑眉,半响才嗯了一声,轻声道:“假以时日,嬷嬷看,能不能令她打消不该有的念头?”

崔嬷嬷便垂了头:“这番皇后娘娘给诸位藩王世子们做媒,想必十一小姐也听见消息了,她是个聪明人,会懂的。”

卫老太太便眯了眼睛。

上一篇: 星际第一大法师 下一篇: 弄死那朵白莲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