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和沿海一带闹倭患的事卫老太太自然知道,当年卫大老爷还曾去福建驻守过,可是近年来倭患愈演愈烈,已经从之前的小打小闹发展到动辄屠村屠县,朝廷对倭患头疼不已,下了死命整治,军饷粮食不要钱似地撒下去。
谁知道竟没半点儿用处,这回郭子星三千人马竟败在四百个倭寇手里,还让沿岸的百姓们损失惨重,怪不得隆庆帝大怒。
卫老太太没有说话。
彭大夫人压低了嗓门又叹了一声气,这一回比之前还要悠远绵长:“还有……那天我家小六或许也是被这件事惊得回不过神了,对着郡主恐怕说了些不该当说的话,我这心里实在是怕得罪了郡主,小六自己也懊悔的很……因此特意上门来跟老太太您和郡主赔个罪……”
事实上,彭采臣回家就被彭大老爷给打了一顿,气的更甚,哪里是什么懊悔不已?彭大夫人一想起便觉得头痛不已,面上却还是笑的很是和煦:“我是极喜欢郡主的,娘娘也是……”
卫老太太似笑非笑的摇了摇头打断她的话:“担当不起娘娘的盛赞,不过是个小孩子,沾了生辰的光才有这郡主的封号罢了,您也不必太高看她。”
卫老太太顿了顿,才又道:“她现在年纪还小,处事的确难免有不周到的地方,昨天的事我都听说了,她这样不给令郎面子,着实不是大家做派。”
彭大夫人面上便有了微笑。
卫老太太转瞬又沉下脸:“可说句或许叫您不高兴的话,贵府公子和姑娘也的确是失了礼数了-----什么话不该说,什么话不该说,大家公子,大家姑娘,大家心里都有杆秤。他们那样做派,的确有损人闺誉之嫌。”
彭大夫人面上有些挂不住,惊疑不定的看着卫老太太,卫老太太说的这样明显了,她一时竟不知该说什么。
卫老太太便下了结论:“寿宁是个直来直往的性子,教引嬷嬷们怎么教的她,她便怎么做,毕竟年纪小,还不知变通,您别跟她一般计较才是,只是以后两家往来,也要有个限度,免得让人误会了,倒是不美,也妨碍了令郎前程。”
话已经说到这里,彭大夫人就算是再能言善辩,也一个字都说不出来了。
卫老太太这是明晃晃在借题发挥,说他们彭家没有礼数不知道规矩,彭采臣痴心妄想,可他们偏偏还说不出什么不是来。
毕竟有卫安在凤凰台的冷言冷语在前,彭家主动亲近的事实就已经在前了,卫老太太现在再反过来说彭家的态度不对,太过于亲近谄媚,她连可以反驳的话都没有!
总不能说,我们家没那个意思吧?
如果这么一说,卫老太太就更有话说了-----既然没那个意思,岂不是就更过分了?没那个意思还叫那么多人误以为彭家卫家要做亲!?
她头一次领会到卫老太太的难缠,这种被人打了脸,还得笑着把话给遮掩过去的难堪,真是叫人连呼吸都快呼吸不过来。
------------
第444章 兵败
彭大夫人回去就砸了杯子。
一屋子的人屏气凝神,一个个的惊得连动也不敢动,生怕哪里会再惹得彭大夫人生了气发了火。彭大夫人表面上看上去如同一尊菩萨,从来没有生气的时候,可是她要么不生气,一生气起来,就算是菩萨像就摆在跟前,也是阻止不了她泄愤的。
伺候的人战战兢兢,眼见着彭大夫人的怒气久久未消,都脸色尸白,生怕下一个就轮到自己倒霉。
幸好他们也没有提心吊胆太久,彭大老爷就回来了,让他们能狠狠地松一口气。
大夫人生起气来不管不顾,也唯有在大老爷跟前,她岂能压抑的住自己的脾气,不管过后怎么样,至少现在,命是保住了。
等大老爷进了屋子,彭嬷嬷朝伺候的大丫头绿玉使了个眼色,绿玉便会意,上了茶之后便领着一众伺候的人都鱼贯退出了屋子,自己打横坐在回廊处做针线。
这也是……绿玉缓缓叹了口气,轻声喊了彭嬷嬷一声:“姑姑,好端端的,做什么呢这是?”
府里原本好好的,怎么就为了个五少爷的生辰,就忽然闹出这么多事来?
先是六少爷气冲冲的回来,跟妹妹在大夫人这里闹了一场,被彭大老爷直接下令上了家法,后来就是彭大夫人去定北侯府赔罪,再这样气急攻心的回来。
原本跟卫家相处的不是好好的么?
怎么忽然就闹出了这么多事呢?
彭嬷嬷就轻手轻脚的往她头上拍了一下,瞪了她一眼:“这些也是你能问的?!好好做你的事,别问那些不相干的,小心到时候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彭嬷嬷是绿玉的亲姑姑,绿玉向来是对她又怕又敬的,闻言便连连点头不敢再问,竖起耳朵听了听屋里的动静,悬着一颗心,半响才长长的吐出一口气来。
彭大老爷自然也看得出彭大夫人的怒气,可是他却不必为了这怒气发愁害怕,见彭大夫人气的不轻,还笑上一声:“你从前可是什么苦都忍得的,怎么现在越老还越是活回去了?那老太婆说了什么难听话不成?”
彭大夫人冷笑了一声。
何止是难听话,卫老太太根本就不给人说话的机会,每句话都若有所指,让她难堪得下不来台-----都是人精,谁说的话是什么意思难不成还听不出来不成?
可恨卫老太太把话说的那么难听,可她偏偏却还只有听着的份,连反驳都不知道如何反驳。
她压住了心里头的火气,在深秋这样的天气了,手里还握着一把团扇猛地煽动了几下去了心里头的燥意,问彭大老爷:“到底怎么回事?好端端的,锦衣卫怎么去抓人呢?”
这也太影响风评了,人家不知道的,还以为彭家怎么了呢。
彭大老爷摸着胡子笑起来,半点儿发愁的意思都没有,嘿了一声道:“烦什么?你们这些女人就是太容易怕事了,是郭子星那个家伙……”
彭大夫人觉得右眼皮猛地跳动了几下,好似有些明白了。
半响见彭大老爷没有说话的意思,才试探着问:“是福建那事儿?…可是……”
彭大老爷便睁开了眼睛,语气狠绝的说:“没有可是!事情已经迫在眉睫,只能寻个替罪羊把这事儿遮掩过去了,否则还能怎么着?我去死不成?!”
彭大夫人就不吭声了,许久才幽幽的出了一口气,问他:“可是郭子星虽然是兵败了,却未必肯认罪啊,三司一旦会审……”
通敌卖国这么严重的罪名,一定是要惊动三司联合会审的,何况郭子星上头未必就没人。
在彭大夫人看来,福建的事固然要紧,可是一个郭子星,恐怕远远不够拿来填坑的。
彭大老爷很是冷静镇定:“先拿出来当挡箭牌吧,以后的事,以后再说。出了这么大的事,三千士兵被一网打尽,震动了福建和两广那边,内阁也重视的很,再让他们查下去,很快就要查到我们头上了,这个关头,只能先发制人,把责任都归结在郭子星通敌卖国这一节上。”
他顿了顿,看了彭大夫人一眼,温和的道:“你也别太过担心,罪证我都准备好了,郭子星这回是难逃一劫,到时候就是一个死字。他认了罪,自然还能再抵挡遮掩一阵,别慌,出不了什么大事。”
他说着就脱了自己身上的大衣裳,去问彭大夫人:“老太婆说什么了,招惹的你这么生气?”
彭大夫人回过神来,想起卫老太太那不屑的态度便更加怒从心来:“这阵子在她家身上下的功夫竟全都白费了,人家压根就没把我们放在心上,明里暗里的,让我不要痴心妄想,说我们家高攀不上他家。还说什么,若是外头有流言蜚语传出来,就是我们家的责任……寿宁郡主……”
彭大夫人敏锐的皱起了眉头:“那也不是个省心好对付的,看她那样,谁能降服的住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