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已经苍老憔悴的不行,可是他的那个五弟却还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
先帝到四十岁上才得了的临江王,向来捧在手心里疼着宠着,偏偏临江王又争气,自来就是先帝的宠儿。
从前是他压着临江王登了帝位,可是等到现在,想要压也压不住了,到底是让临江王如愿了。
林淑妃握着他的手,安抚似地跪在他的龙榻边低声劝慰:“圣上别想这样多……”
隆庆帝摇了摇头,看着仍旧如花似玉的林淑妃,低声笑起来:“淑妃,这么多年,朕身边没人能陪朕久一些,朕从前总觉得是旁人的错,明皇后贤惠,朕觉得她软弱偏娘家,方皇后明艳,朕又嫌她不识大体,反正朕总是对的。可是等到现在,朕却忽然明白了,不是那些人都有错,错就错在她们跟着的是朕罢了,朕不是个好丈夫,也不是个好父亲……”
人病的久了,就总爱回想从前的事,以前想不通的事,现在过的久了,也慢慢的就想清楚了,那些女人一开始也都是好的,也都有吸引他的地方,要么温婉贤淑,要么明艳大方,可是到后来,却无一例外都变得面目可憎。
若是只有一个,那还或许是别人的问题,可是等到所有的女人都成了这样,那就不能再自欺欺人了。
他苦笑了一声,见林淑妃似乎要说话,便摇了摇头:“你不必安慰朕了,朕心里心知肚明,落到现在这个地步,也是朕咎由自取,朕不是生不出儿子,只是朕不配当父亲,那些孩子都因为朕的缘故死了…现在只剩下了小五和小六。小五没有法子,朕当时气急了,做的太绝,叫天下人都知道了,他是没有指望了,可是小六不同……”
林淑妃跪坐在榻前替隆庆帝递帕子,垂下眼睛忍不住叹气:“臣妾不敢奢求太多,只望小六能平安长大…就好了。”
这个愿望也太朴实了,隆庆帝深深的看了她一眼,垂下头情绪不明的道:“你这样想,是好的。再贪求更多,就容易惹祸了。”
形势比人强,形势也压得人不得不低头,隆庆帝看着被奶娘抱回来的六皇子,朝他招了招手,一下子便笑了起来:“快过来。”
六皇子蹬蹬蹬的从一进门处跑到隆庆帝榻前,胖胖的身体灵活的上了龙榻,上前亲昵的搂住了隆庆帝的脖子,轻轻的喊他:“父皇。”
隆庆帝心都要被他融化了,他有许多儿子,可是因为种种原因,等到孩子们稍微大些,要么是夭折了,要么是被他冷淡了,唯有六皇子,是他喜欢也亲近他的孩子。
他摸了摸六皇子的头,很是和蔼的问他:“从哪里来?”
“跟表哥去摘梅花了,给母妃插瓶用。”六皇子笑起来像足了隆庆帝小时候,有两只酒窝,胖胖的脸格外的喜庆憨厚。
隆庆帝喜欢他的紧,闻言便也跟着笑起来:“是么?沈琛那小子是个闲不住的,你跟着他,可得小心,不许摔了,告诉他,若是让你受了伤,朕可不能饶他!”
六皇子天真的握了握拳头:“表哥厉害呢,他爬树都不必爬,往旁边石头上一跳,就飞上去了!不会叫我摔倒的。”
林淑妃温和的替六皇子擦额头上的汗:“这大雪天的,跑出一身的汗,这一冷一热的,可别叫冻着了染上风寒!”
隆庆帝便皱起眉头来,急忙吩咐黄庆:“快些,叫奶娘将六皇子呆下去,换了衣裳,叫太医过来瞧瞧!”
黄庆急忙答应了,抱着六皇子小心的下去交给了奶娘。
隆庆帝便跟林淑妃说:“你说的是,现在我们也不要奢求更多了,孩子现在这么小,能平安长大已经就是福气。不管怎么说,老五总算比成王他们几个要成器多了,就如同你弟弟说的那样,有沈琛在,他总不至于跟个孩子一般斤斤计较,朕知道该怎么做了,会尽量的叫孩子和你以后的路途过的顺遂一些。”
他说完了这句话,便重新又剧烈的咳嗽起来,半响都喘得厉害,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来。
林淑妃的眼眶便红了,急忙站起来替他轻拍着后背:“您慢些说,慢些说……”
隆庆帝挥了挥手,平复了情绪之后便跟他说:“再过一阵,朕让人去寻人去,把郑王给找回来,朕的兄弟们之中,实在只有他是最老实的,他又跟老五关系好,他要是回来,日后说不得还能照拂照拂你们。”
林淑妃哽咽着应了一声是,又让他:“您保养好身体,小六儿还小,臣妾……臣妾一人也实在是惶恐,我们都要靠着您呢……”
隆庆帝便深深的叹息了一声,他这回倒是真心实意的想要好好对六皇子和林淑妃,可是来不及了。
------------
第1170章 变天
林淑妃出了御书房的时候天已经黑下来了,外头四处都是明晃晃的灯笼,在月光下散着昏黄的光。
她从旁边的林嬷嬷手里接过了伞,亲自撑着下了台阶,便吩咐林嬷嬷:“明天一早准备些东西,送到定北侯府和郑王府去,就说是赏赐王妃和侯府老太太的,这回的事,叫她们受了委屈了。”
事情再也起不了变化了,兜兜转转这么久,该死的藩王都死光了,隆庆帝的身体又已经全然坏了,只是在熬日子。
能跟临江王争的人已经没有,楚景盟跟楚景迁甚至都只是废人了,临江王眼看着炙手可热,现在她更是只能对临江王等人礼敬有加。
林嬷嬷在旁边轻声答应了一声,见她心情似乎不大好,便安静的陪着她走了一段路,才劝道:“娘娘也想开些,其实…我觉得三少说的也有道理,咱们六皇子实在是太小了,真的不必去趟这趟浑水。”
林嬷嬷是林淑妃身边得信任的心腹,平时林淑妃有什么事都是经过她的手去办,她最知道林淑妃的心思,也知道林淑妃是因为隆庆帝这些年来对她愈发的隆重的恩宠而开始变得有些舍不得。
倒不是舍不得权势和富贵,而是人都是有感情的,隆庆帝这些年对林淑妃母子的确是极好,她难免会对隆庆帝生出感情来,进而觉得有些愧疚。
她劝林淑妃:“事已至此,您也想开些吧,三少说的是,圣上现在对您好,说明不了什么,那只是因为他已经老了罢了,您要是放在十年前,未必就能平安把六皇子带大,他身边的哪一位有好下场的?再说…再说若是他知道了您替临江王办的事,那就更没有回头路可走了。”
林淑妃抿了抿唇,眼里有些泪光一闪而逝,过了许久才点了点头:“本宫知道了,从此以后,这些话都不要再说了。”
既然没有希望,那就当这件事从来没有发生过。
就算是临江王现在是个宽容大度的人,当了皇帝以后,也未必能一直如此,该注意的,现在就要注意起来了,省的日后徒添是非。
林嬷嬷松了口气,她是林三少的人,什么事都是听林三少的,林三少叫她劝着林淑妃得打消不该有的念头,她就怕林淑妃会钻牛角尖,现在她能想通,那自然是再好不过的了。
宫里定下了基调,外头也很快就能看出风向。
陈御史审案子的进度进展得极快,临近年关才开始审案,一连好些天都吃住都在大理寺,跟其他几个主审很快就将蒋松文的罪名给整理了出来。
最后等到三司的人将结案的奏折递到了他面前,他一看便摇了摇头:“你们这样的奏折交上去,只怕是不能如愿了。”
一同审理这个案子的还有徐安英,他是最要蒋子宁死的,蒋家父子压得他够久了,压得人心头难受,让他连喘息的机会都没有,这便实在是不能容忍了。
他也是当了多年官,在内阁里办了这么多年事的老臣了,可是结果却连自己的女婿都护不住,女婿为了保住官位,竟然还得给蒋家父子上贡,那是多少银子?!
真是可笑至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