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皇后娘娘在现代(8)

作者: 岳十九 阅读记录

可没等她想好对策,老庄已来到了逍遥镇。他找到逍遥一中,问刘兰芳在不在。

此时学校里都放假了,除了几个年轻教师,连个人影都没有。

“刘兰芳?”守门的大爷想了半天,“你没记错吗?一中没刘兰芳这个人啊。”

老庄郁闷了,他千里迢迢跑到这个不起眼的小镇中学,就为了见心仪的作者一面,人家却告诉他没这个人!

“不过有个叫刘金芳的,你是不是记错了?”大爷热情地把刘金芳家的地址告诉了老庄。

刘金芳家在逍遥镇十里外的刘家村。此时的交通工具主要是自行车,老庄当然没自行车骑,只好徒步十里走到了刘金芳家。

刘金芳刚从师范毕业,今年刚到逍遥一中任教,看到风尘仆仆的老庄,虽然赶路一脸的汗水,但丝毫没有影响来者的清俊儒雅。

只是,好可惜,她并不认识这个人。

老庄看着刘金芳满脸茫然地看着他,只好问她认不认识一个叫刘兰芳的人。

“刘兰芳?我姐就叫刘兰芳,不过她已经嫁人了。”

“你姐多大了?”老庄不死心地问。

“四十了,我外甥都上中学了。”

老庄一喜,不顾赶路的疲劳:“快带我去。”

老庄赶到时,刘金芳的姐姐刘兰芳正在家里喂猪,四十岁的农村妇女,腰大膀圆,正跑着抓院子里的一只小猪。

老庄心里那个睿智平和的女知识分子形象一下子坍塌了。

但他千里迢迢跑来一趟,岂能无功而返?第二天不死心,找到县教育局,问有一位教语文的教师刘兰芳没有。

教育局的人本来不屑理他,看了看他的工作证,一看是京城来的,态度立马大变样,把逍遥一中的教师名单找出来,细细看了一遍,摇头说没有。

老庄有些后悔,没有让刘兰芳留下电话号码。他曾经问刘兰芳要过电话,但刘兰芳说学校里只有校长室有一部公用电话,不方便。因此二人平时只是信件联系,这时想找她如大海捞针。

他坐在颍河县简陋的宾馆里百无聊赖,忽然看到记者采访孟冉秋和卢三友的新闻。

他看着电视里的漂亮女孩,还有那让旁人恨不得拔掉的刘海。语文成绩考第一?眼睛忽然一亮。

第二天,老庄一早爬起来,又跑到逍遥一中,对守门的老大爷说找卢三友。

老大爷一看还是昨天的小伙子,热情了许多:“你找三友啊,他跟他媳妇回娘家了,要到开学才回来。你有什么事吗?”

老庄想着回京的车票是下午五点,走之前怎么也得问出个眉目来,便同老大爷闲扯了半天,最后不经意扯到今年的中考上。

今年中考的全县第一名是逍遥一中的,老大爷虽是个看门的,也有荣焉,当下便竹筒倒豆子,把知道的全告诉了老庄。

在老庄的旁敲侧击下,最后老大爷把孟冉秋与张大伟的恋爱轶事,以及孟冉秋为情所困,跳河自杀的事都抖了出来。

老庄听了半天,没找到与刘兰芳相联的一丁点儿痕迹,总编的电话又一直催他回去,没办法,只好踏上了回程的列车。

一回去,老庄便给刘兰芳又写了一封信。只是这封信寄到逍遥一中时,孟冉秋已离开学校,准备上高中,她写作的事只有卢三友知道,别的老师并不知道刘兰芳是谁,信又被退了回去。

作者有话要说:哈哈,看出男主来了吗?十九就喜欢清俊儒雅、文质斌斌的男主!

☆、报到

颍河一高的报到时间和颍河二高一样,都在八月上旬。孟冉秋与杜丽丽约定一起去县里报到,可这天早上迟迟不见杜丽丽的身影。

孟冉秋去杜丽丽家,刚走到门口,就听到杜丽丽在哭。

杜丽丽的父亲在一旁道:“这刚上高中的学费就快到一千了,还要上三年,三年后要是考不上大学,这不是白花钱了吗?别去了,再复习一年,明年考个中专或者师范,出来就能分配工作,多好。”

杜丽丽的声音带着哭声:“我想上大学。”

“上大学,大学有那么好上的吗?你要是考上一高了还好,听说一高的学生都能上大学。但你考得是二高,二高每年考不上几个学生,你去了有什么用?”杜父丝毫不为所动。

“可我和冉秋约好了的。”

“你还好意思说冉秋?”杜父叫道,“你俩一起上学,她咋考了第一?听说学校把学费都减免了。你呢?你看看你!上个破二高还要交一堆钱!”

杜丽丽下面有一个妹妹和弟弟,杜父一直想让杜丽丽上个中专或者师范,三年后就工作了,而上高中再上大学得等七年,不说这么长的时间,光上高中和上大学的花费就是好大一笔,杜家只是普通农家,三个孩子都上学的话,杜父光种地肯定支撑不住。

杜母在一边叹气,杜丽丽只是哭。

孟冉秋的脚迈了又迈,最后又退了回来。

她这一年写稿的稿费总共得了三千多元,除去平常的花费,剩下两千多元。颍河一高和二高第一次交费除了每学期二三百元的学杂费,第一次还要另外交五百元的建校费。

颍河一高的名声在外,今年又出了个省状元,因此考上一高的学生即使家里贫穷,周围的亲戚也愿意借钱让他读书。在颍河县人民的心中,考上颍河一高就意味着进了大学。而颍河二高就不同了,只是个普通高中,每年考中大学的人两只手数得过来,加上许多人对女孩子的偏见,认为女孩子上了中学学习会不如男孩子,因此杜丽丽的父亲不愿意女儿花钱读二高。

刘兰芳见女儿又回来了,忙问:“今天不是要报到吗?咋回来了?忘带啥东西了?”

孟冉秋把杜丽丽的情况说了一遍。

刘兰芳叹了口气还没说话,一边的孟军义道:“要我说,女孩子读那么多书干嘛。反正早晚要嫁人,读个中专师范,有个工作就不错了。咱们这样的人家,扒得太高,到时鸡蛋没有,母鸡也丢了!”

孟冉冬不明白父亲的意思,跑到跟前道:“爸,啥叫鸡蛋没有,母鸡也丢了?”

“去,一边去!”孟军义对小女儿手一挥,转头对孟冉秋道:“按我的意思,你报个师范,出来当个老师,不很好吗?干嘛去读那么多年书?出来都二十好几了,嫁人都麻烦。”

刘兰芳道:“他爸,二丫上学也没花家里的钱,你又说这些做什么?二丫她老师来我们家都说了,二丫将来会很厉害!你当爸的,就不能盼点儿孩子的好?”

“好,好,我等着二丫也考个状元,让村里的人不再笑话我!”孟军义一跺脚,愤愤道,“考个状元有什么用?将来也不姓孟。”

“等二丫考个状元,我看你还怎么说!”刘兰芳冲着丈夫的背影喊,转头又对女儿说,“别管你爸,他现在这样,小时其实很疼你们的。怪就怪妈没给你们生个弟弟,让他抬不起头来。”

孟冉秋咬咬唇:“妈,你放心,将来我会让你过好日子的。”

刘兰芳笑道:“妈知道。你这次考上一高,还考了全县第一,不知有多少人羡慕我生了个好女儿呢。你姐读书是不成了,你和冉冬要好好学习,争气考上大学。”

“妈,丽丽上学的事,她家人如果不愿意让她上学,我想从我稿费里拿出来些,帮她交学费。”

刘兰芳沉思了一会儿道:“你帮她交学费没什么,可每个月也有不少的生活费,咱们家生活也不富裕,她们家要是一直不乐意,怎么办?还有万一到时丽丽大学没考上,这后果我们怎么承担?做了好事让他们家仇恨,这乡里乡亲的,见面了可不好说。再说了,丽丽和你一样大,她不一定愿意接受你的帮忙。”

孟冉秋想了想,如果是自己,也不会只追求自己想要的东西而与父母翻脸,上世被送进宫掩泪度日,也没想过要反抗父母,反抗太后的懿旨。恨只恨自己挣得太少,不能帮杜丽丽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