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八十年代嫁恶霸(151)+番外

不过周蓉说的不是别的,就是叶婉清对她的各种帮助。

程颐又了解到了不少资料,对此很满意。

不过,她带着笑意看向一脸尴尬的叶婉清,忍不住打趣:“叶同学,你和你室友的感情很好啊。”如果不是这么好,也不会这么急切帮她说话吧?

一看就是生怕她不够了解叶婉清,在报道里乱写的架势。

叶婉清汗颜:“还好,还好。”

“什么还好,是非常好!”赵灵仙立刻挽住她的手,不过她又对程颐重申,“但我说的都是认真的,天地可鉴!”

程颐:“……”

年轻真好。

——

程颐临时提出到叶婉清的手工作坊里看一看,其实抱着一种“突击调查”的心态,当叶婉清答应下来的时候,她心里是很期待的。

并且她也做足了充分的心理准备,无论是好的还是不好的。

可是,当她走进富源村这个平平凡凡的小院子,看到里面正在忙碌工作着的妇女们,还有她们工作的环境,依旧被深深的惊讶到了。

外面天寒地冻,房间里温暖如春。

一个个烧得火红的炭盆被放在角落里,烤得房间里做活的妇女们红光满面的。她们一个个都熟练地踩着缝纫机,手速很快,表情愉悦,工作状态非常的不错,看得出很有幸福感。

叶婉清带着人过来,她们没有露出什么异样的神色,纷纷热情地跟叶婉清打招呼,看样子很习惯叶婉清时不时过来看看的情况。

带着程颐进了一个房间,别的房间只是在门外走了一圈,叶婉清就让程颐自己四处看看。程颐对此没有任何异议,反而觉得更好,更能挖掘到真实的情况。

程颐在窗外看了看,发现每个工作间的妇女工作状态都好。

还有人从自家带了烤红薯丢在炭盆里,干活累了就几个人围在一起吃烤红薯休息一会儿,吃完擦干净手继续工作。

这个工作间的人对此习以为常,程颐觉得她们平常工作多半就是准许休息下的,但这些妇女的积极性也很高,并没有在工作时间内故意磨洋工。

这是为什么呢?

难道是叶婉清的个人魅力,让这些妇女干活特别积极?

程颐对此很好奇。

当她走到其中一个房间,转了一圈之后,发现有个人一边做着活计,还一边嘴里念叨着什么。

她故意走近了一点去听,发现那人正在数数:“68,69……”

敏锐地察觉到这可能是一个新闻点,程颐不好意思地打扰正在干活的妇女,问道:“这位大姐,可以采访一下您吗?”

“采访我?”干活的大姐惊讶一抬头,满脸不解,“采访我什么哦?”

“就是我听到您刚才在数数,您是在计算什么呢?”

程颐这话一出口,被她问到的大姐还没有说话,其他人就笑了起来,纷纷为她答疑解惑。

“哈哈哈,她是在算她今天绩效工资有多少呢。”

“咱们这里工资福利可好了,每月保底十块钱,做一个发卡提成一分钱,一个发圈提成两分钱,坠个小珠子又能再多拿一分钱……算清楚了,干活可有劲儿了!”这人言语间很自豪,很是骄傲。

“就是,就是!”

“真是要感谢婉清,我们现在的日子过得可好了,以后还会越来越好!”

有人还问:“这个女同志,你也是想来上班吗?我告诉你,我们婉清说不招人了啊,等以后咱们规模扩大了,你怕是也排不上呢。”

“为什么啊?”程颐问。

“还能为什么呀?”说话的人带着一脸自豪,“因为咱们这里好啊!光是富源村就不知道有多少婆娘眼巴巴盼着进来做事,富源村的轮到了,那还有周边村子的婆娘盯着呢!对了,你是不是跟婉清认识啊,你不会要插队儿吧?我刚看婉清带着你进来的。”

“不是,不是。”程颐摆着手,笑道,“我是湘南日报的记者,今天是来采访叶婉清同志,顺便来她的作坊看看的。你们要是有什么想说的,也可以跟我说说,这都可以上报的。”

一听到可以上报纸,房间里工作的女人们顿时兴奋了,你一言我一语就热闹地说了起来。

程颐求之不得,连忙拿出笔记本开始记录。

等到她写得手都酸了,从一群女人热情的言语中抽离出来一看,发现自己写了一本子叶婉清的各种好话。

程颐:“……”

她刚才的好奇,现在得到了充分的解答。

叶婉清这人不仅有个人魅力,她还很厚道,对这些做活的妇女们好。她不仅给工人们创造舒适的工作环境,给她们很高的工资和福利,这谁不喜欢?

说叶婉清是剥削者,但如果一个剥削者对被自己压迫的人这么好,故意很多人都愿意被她剥削吧。看看吧,富源村里还有人等着,旁边村子里也有女人在盯着呢。

人都不是傻子,如果没有好处,谁会这么心心念念呢?

然后,程颐算了一算自己的工资,再算算叶婉清作坊里一个普通女工的工资,顿时整个人都沉默了。

不嫉妒,不嫉妒……

对了,现在收回之前说的要客观的话,在报纸上抹黑叶婉清一把还来得及吗?

——

叶婉清拿到登了自己事迹的湘南日报的那一天,刚好她的成绩单也到了。

这时候没有什么先进的通信手段,湘南大学会把成绩单按照学生留下的地址寄给每个人,让每人尽早了解到自己的成绩。

成绩好的可以好好过个年,考得差了,那还不努力学习、奋起直追,良心不会不安吗?

好在叶婉清考得不错。

虽然不是年纪第一,但年纪第二的名次也对得起人了。

要知道她虽然是湘南省文科状元,但学校里的状元也不止她一个呀,这个结果还是很合理的,并不意味着她就退步了。

而程颐撰写的报道,叶婉清看了看,觉得也很满意。

虽然程颐说是实打实的客观报道,但手工作坊里的女人们实在是太给力了,硬拉着程颐说了一两个小时的话,把她给吹上了天,把程颐的耳朵给折磨得不行,甚至差点给洗脑……

所以,这篇报道实际上还是偏向她的。

有这篇报道做舆论引导,叶婉清相信那些反对的风浪打到她身上的时候,应该会轻不少。

想想那天被作坊里热情的女人们给缠得脱不开身的程颐,叶婉清还是有点幸灾乐祸。

不过,为了“补偿”被摧残的程颐,她那天还是很好心地请程颐吃了个晚饭,也没啥心理负担。

比较上心的两件事都已经告一段落了,叶婉清也准备踏上去上海的列车了。

上海还有生意等着她呢。

第79章

去上海之前, 叶婉清把家里的事情先给处理好了。

湘南大学和其他大学相继放假,学子归家,意味着美食街失去了大量的人流量。生意下滑严重,一天卖不出多少量。

看着其他摊主纷纷停业了,叶婉清也干脆把小摊子给停了。

学校门口那边的甄味生意同样受到了不小的影响,每天备菜都减少了分量, 不过因为刘丽秀和卫兰的坚持, 还开着店。

不说每天收入多少, 忙起来她们才觉得舒服。

叶婉清看她们坚持,便也没有强硬要求她们回家休息, 总之, 不要太累到自己就行。

至于手工作坊, 叶婉清征求了大部分妇女的意见之后, 让她们做到小年那天, 然后大年初六再上班。如果有特殊情况的,也可以提前请假。

叶婉清从上海回程的车票是14号,除夕夜当天才能赶回来。怕时间来不及,她把过年给作坊员工的过年礼物准备好放在家里。

万一到时候她没有及时回来,便让卫兰带着也要来湘城过年的卫军和卫红一家家去登门送礼, 务必让员工们过一个开开心心的年。

至于家里的年货, 那就让卫怀农和刘丽秀来操办, 相信他们一定会安排得妥妥帖帖的。

上一篇: 江南城殇 下一篇: 神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