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继室子的为官路(111)

作者: 戚华素 阅读记录

周老爷子被老妻的话一堵,也觉得自己不该这么说,张了张嘴,扭头夹了一个春卷就往嘴里塞。

谢笙和大姐儿见了,都赶忙低头吃东西,其实是借着这功夫偷笑。

周夫人也不说他们,反而亲手又舀了小米粥:“慢慢吃,不急,还有呢。”

“姑祖母,您也别光看着我们吃,您也吃啊,”谢笙和大姐儿都一齐给周夫人和周老爷子夹了吃食。

周夫人忙点头应了,脸上笑意打从谢笙两个进门,就没下来过。

自从谢笙返乡考试,这样家里有孩子吃饭的日子也少了,如今,可算是热闹了些。

就在几人刚刚用完饭,叫人撤了碗碟下去,还没说两句话呢,就有下人来道,说是外头有两个书生,说是从蜀州来的,来拜访周老爷子。

蜀州来的书生?周老爷子还正奇怪呢,就听见谢笙问:“可是沈睿和潘岳?”

“正是,小少爷怎么知道?”那传话的下人觉得很是惊奇。

谢笙扭头对周老爷子道:“那沈睿便是当初蜀州书院山长的弟子沈平安,如今改了名字。潘岳是他表哥,乃是安国侯府游击将军的嫡子。如今两人身上都是举人功名。”

周老爷子难得见到谢笙和大姐儿,怎奈何那两人这时候来拜访。若非两人身份问题,周老爷子是想直接回绝了的。

周夫人见状便道:“既然有人来访,我们娘俩自去说话,等他们走了你们再过来。那两个后生顶多也就是前来讨教,总不会留饭。”

周老爷子这才同意,等周夫人和大姐儿都走了,周老爷子这才许下人去请沈、潘二人进来。

“学生沈睿(潘岳)拜见周祭酒。”

周老爷子面色严肃的点了点头:“不必多礼。”

谢笙本是站在一侧,此时也上来和两人见礼:“沈兄、潘兄,好久不见。”

沈睿和潘岳也带出些惊讶神色,同谢笙回礼。

因谢笙之后便不怎么再说话,这两人当着周老爷子的面,也不好过多攀谈,便只得拿出自己手里的文章,那是他们自认为自己写得最好的一篇了。

原本像这样的文章,直接叫放在门房处便是,只是先前周老爷子在蜀州时和郑山长还算是有几分交情,他的入室弟子来了京中,至少见上一面还是应当。而潘岳虽然是游击将军之子,可要是没有沈睿在,他也进不来。

谢笙像以前一样,立在周老爷子身侧,此时便主动上前,接过了两人手中文章,转到了周老爷子手中。

因念着这两人来的不是时候,周老爷子并不废话,直接便开始看了起来。

沈睿和潘岳今儿其实还是提早出门的,只为了能在谢笙用过早膳出门之前赶到,到时候能得了周老爷子的好不说,还刚刚好是真偶遇了谢笙。毕竟这做事,总有个先来后到。

可他们没想到谢笙比他们更早。

进门之后,沈睿看见谢笙,心里便是一沉,知道今日这是浪费了一次绝佳的机会,所以他和潘岳方才看到谢笙时的惊讶也并非完全是假装。

周老爷子做过几回科举考官,如今更是国子监祭酒,对于这些文章,自然是信手拈来,为他们看其中问题,更如探囊取物一般轻松。

周老爷子拿着笔在上头勾勾画画,三两下便将这两篇文章的问题给点了出来。

不过才过了一盏茶工夫,周老爷子就看完了两篇文章,并且做好了批注。

“你们整体行文倒是没什么太大的错处,有些不足之处,我也勾画出来,你们可自行回去思量。只是你们若有机会,还是应当在民间多走走看看,闭门造车并不可取。”

眼见着周老爷子没说两句,便端茶送客,沈睿两人便也只能上前双手接过文章,向周老爷子道谢。随后便说了他们明年要去考国子监的事情,被周老爷子勉励两句才出了门。

等坐上了回程的马车,沈睿和潘岳对视一眼,都没再说话。

谢笙从听见两人来的时候,就觉得实在太巧,怎么上个休沐日之后才回了他们的帖子,这个休沐日就恰巧在周老爷子这里见着了他们?

他们进京也有不少时间了,若真想来拜见周老爷子,难道就非得等到如今?

见谢笙在两人离开之后,心情大好,周老爷子倒没说他,只是对谢笙道:“日后这两人,你可以相交,却都莫要深交。”

谢笙闻言一怔,等着周老爷子接下来的话。

第66章 双更

听说来拜见的两个士子已经离开,周夫人便领着大姐儿回转。

还没进门, 周夫人便听见周老爷子正在和谢笙说方才那两人, 便停下了脚步。

“那潘岳出身还算不错。心思浅显, 极易看懂。虽然喜欢的人称这是赤子之心,不喜欢的人看着,就是心中没有成算。”

“若是与他相交,固然不必担心背后算计,只是他却并不会看人,日后难免连累于身边之人。”

“至于那个沈睿……”

周老爷子顿了顿才继续道:“当初的他虽也天真, 到底要比潘岳更有成算。他如今变化极大, 却有些矫枉过正。让我觉着其人的外表温文端方与他的文章不合。”

“老师, 他的文章怎么了?”

谢笙不喜潘岳,对沈睿倒是没有太大的恶感。但听了周老爷子的话,他仔细想了想潘岳其人,发现他的确是做事随心。

与其说他于人情上不够通达,不如说他更像是是被家人宠坏,不屑于一般交际的富家子。

谢笙虽然喜欢心思简单一些的朋友, 可因为潘岳那时对于大姐儿毫不掩饰的态度,他也绝不可能与潘岳为友。

谢笙觉得, 一见钟情带来的荷尔蒙效应终会有消失的时候,越是容易一见钟情的男人,就越需要慎重考虑。

他可不会忘记这是个纳妾合法的社会。何况潘岳和大姐儿的身份并不匹配。

至于沈睿其人,许是因着幼年的印象,谢笙总觉得他只是从哪个外表嚣张的少爷, 变成了温润的读书人,内里还是一样的澄澈。所以谢笙对于周老爷子给沈睿的评语,才会更惊讶些。

“他的文章看似四平八稳,也还是暗藏了一些个人想法。虽说少年人总要有些冲劲,”周老爷子眼睛微眯,透露出几分嘲讽之意,“他写的是关于治燕地的法子。”

“燕地主要由安国侯一族镇守,将外敌拒之门外,正因为燕地的军事地位,燕人几乎是全民皆兵,这治之一道,便显得弥足珍贵。这沈睿写这么一篇文章,算是看到了应做之处才是,怎么就不好了?”谢笙有些不明白。

因方才的文章谢笙并没看过,周老爷子也懒得过多解释,便只综合了其中两条说给谢笙听。

“燕地少人烟,若是换了你,要如何处置?”

“鼓励生育、鼓励农耕,以政策吸引一些在其他地方过不下去的百姓去燕地安家落户,同时将燕地的孩子保护起来,不至于叫他们太早上战场。毕竟这些孩子才是燕地的希望。”

谢笙并没太过详细的思考,就说了好几条出来。虽然其中还有不少值得商榷之处,端看他能脱口而出,便能证明他其实也是想过燕地的问题的。

周老爷子满意的点了点头,而后对谢笙道:“沈睿主张从别处采买女子前往燕地。另外,还建议朝中组织贵女下嫁燕地将领,虽则只是一两句带过,还用了若,或等词,可他的主张却十分清晰明了。”

“他是不是疯了,”谢笙听了周老爷子的话之后,震惊是一回事,心里更是突然觉得有些不舒服。

“你可以和他相交,却不能深交,若是可以,只做点头之交吧,”显然,周老爷子也不看好沈睿的主张,或者说,嗤之以鼻。

这个时代采买女奴,若签订死契,那谢笙心里就算不舒服,也只能提出不会被采纳的反对意见,或是当做视而不见。

可贵女下嫁一事,人家不嫁,难道你还要拿刀架在人家的脖子上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