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继室子的为官路(136)

作者: 戚华素 阅读记录

谢笙点了点头:“多谢姑姑。”

这话是谢朱王妃的宽慰, 也是谢朱王妃的用心。方才她将皇帝赶到前头去的用意,谢笙是知道的。

后宫里的事情不好在自己这个外人面前说,这是其一。其二就是皇帝要是被当面下了脸面, 朱王妃是皇帝的枕边人, 尚且有缓和的余地, 谢笙可什么都不是。

皇帝此时正在气头上,迁怒起来,又或是事后想起来,知道这事儿的谢笙都是要倒霉的。

虽说有背后的势力在, 谢笙也倒霉不到哪里去,顶多就是皇帝眼不见为净。可谢笙却有可能会因此而被阻碍前程。事件的严重程度,端看皇帝心眼的大小。

皇帝怒气冲冲的从前头回来,正好见了谢笙在看朱王妃的首饰匣子。

皇帝将自己心里的怒气收敛了一些,问:“这是做什么呢,小满什么时候也对这些感兴趣了。”

“这回的事情实在委屈了大姐儿,我就想着叫小满帮我挑几样物件,好给他姐姐带回去,可是您瞧,他挑出来的都是些什么东西。”

朱王妃没好气的指着一旁简单的蝶恋花翡翠步摇,和一些小珠花,“这些东西平时给姑娘们带着玩也就罢了,是能赏人的吗。”

“可是我瞧着很好看啊,”谢笙拿起那对翡翠步摇,“姑姑您看,这底下的花娇艳欲滴,蝴蝶也是振翅欲飞,步摇更是做得精致,一颗颗米珠都是一般大小,我还觉着是我姐姐占便宜了呢。”

朱王妃没好气的点了点谢笙的额头:“叫你好好挑,你怎么就这么不识货呢。”

见谢笙脸上露出些冤枉神色,皇帝的脸色也缓和了不少。

他尽量压住脾气,温和的对朱王妃道:“既然小满挑上了这对,给他就是,看他拿回去给小五媳妇之后,小五媳妇不说他。”

这圣旨都还没下,就叫上儿媳妇了?谢笙苦了脸道:“姑父,这还没成亲呢,您不能这么叫我大姐。”

显然这是闹得开了,都忘了喊皇帝,姑姑喊惯了,直接秃噜嘴把姑父叫出来了。

朱王妃扑哧一声笑了出来,对皇帝道:“可不是吗,皇上您连婚都没赐呢,什么信物也没有,空口白牙喊人家姐姐是小五的媳妇,不行不行,这没名没分的,可不能成。”

“谁说没名分,”皇帝道,“朕方才已经亲自拟旨赐婚,此时已着人备案去了,想必至多明日就能宣旨。”

谢笙听了这话,心里顿时有些复杂起来。

皇帝见他脸上神色不够欢喜,有些冷淡的问:“怎么,朕瞧着小满你不高兴?”

“高兴啊,皇上您亲自拟旨,这是多大的荣耀,”谢笙说话的语气可半点听不出来高兴的意思,“可是一想着皇上您这圣旨一宣,我姐姐就快要成人家的妻子了,心里就有点不得劲。”

朱王妃也道:“这孩子和他大姐姐关系要好着呢,听红玉说,他要好好考科举,就是为了未来姐夫不能欺负他姐姐。”

“可现在不行了,”谢笙有些沮丧的道,“要是以后五殿下对姐姐不好,就算我当上了首辅大臣,也不能打上门去啊。”

皇帝一怔,紧接着便笑了起来:“你放心,小五性情柔和,定不会和你姐姐红脸的。我和你姑姑都看着他呢,他不敢的。”

谢笙听了这话,当即眼前一亮:“谢谢姑姑姑父!”

坐在皇帝身边的朱王妃唇角的弧度稍微抬了几分,而后很快回落下来。

“好了好了,既然皇上已经这么说了,金口玉言,可是没有假话的,你就放心吧。还不快来挑东西,可不能再像方才那样挑拣了,不然你姐姐出门时,可怎么戴出去。”

“既然小满觉得那蝴蝶簪子好,梓童你给他就是,”皇帝道,“朕记得内库里还有一套适合未出嫁的女儿家用的八宝累丝头面,再添一套那个吧。”

“也好,”朱王妃状似不经意道,“这宫里传得满城风雨的,皇上您赐了东西下去,才能真正封了这些人的口呢。”

皇帝听了这话,当即便沉了脸,可碍于谢笙就在跟前,他也没有多说。

朱王妃道:“小满,你和钱公公一道去取,也顺便瞧瞧那套东西,到底有多好看。”

谢笙起身:“那我可就有眼福了,能头一个看见它。”

等谢笙走了,朱王妃才道:“其实我这心里七上八下的,总没个准头,生怕就这圣旨颁下去之前,会出什么事。”

皇帝岂能不知道朱王妃的意思。太子和其他两个皇子为了得到大姐儿,或者说得到大姐儿背后的势力,可都做过不少事情呢。如今眼看着大姐儿要嫁给五皇子,他们即将前功尽弃,他们能甘心?

其实朱王妃早就已经从自己埋下的钉子处得了消息,高贵妃和淑妃贤妃都不准备动作。

虽然以前的布置浪费了很可惜,但五皇子这个人选的巧,他谨小慎微,从不偏向于任何一方,就连在同课室进学的六皇子,也未必和他交心,唯一一个和他要好一些的,也就只有他的未来小舅子谢笙。

对于这些人来说,大姐儿做五皇子的妻子,总好过成为自己对手那边的人。何况五皇子没那个雄心,更没那个资本争位。以后他们这些兄弟对他好一点,说不定他就要感恩戴德的了。

朱王妃可没傻得将这些汇集而来的消息告诉皇帝,她只会以一个不知情人的角度,来讲出自己的合理担忧。

朱王妃并没有怀疑到什么人的身上去,可皇帝却会下意识的顺着她说的话去想。朱王妃对皇帝的想法是把握得比较准确的。

皇帝心里有火气,却知道不能对着朱王妃发,便道:“朕这就下令,即刻起,叫太子他们三个都不能出宫。”

朱王妃一怔,道:“您哪里值当和他们生气,何况几个孩子也大了,这样限制着,只怕不好吧?”

“能有什么不好,朕是他们的父皇,”皇帝道,“一个个的胆大妄为,要是再不管束,只怕下一刻,就能将名声毁得朝野皆知!”

“可到底都长大了,也未必会如我们担心的那样去做,”朱王妃为太子等人辩驳道,“你我总不能去恶意揣测。”

“好了好了,”皇帝拍了拍朱王妃的手,“我知道你心善,都这种时候了,还帮着那几个逆子说话,若他们当真能放心,那太子妃是怎么去的?还有老三老四,虽然没下明旨,可他们也是彼此之间有了默契的。”

“要说他们真喜欢上谢宁的女儿,或也无妨,可偏偏他们从没见过谢宁之女,”皇帝越说,越是把原本的火气都给勾了起来,“梓童,此事你不必再劝,朕心意已决。”

朱王妃定定的看着皇帝,终于做出妥协的姿态:“既然如此,皇上您的理由也得改一改才是。小五一向不怎么出宫,唯有二郎不得不出去。”

“过会儿我叫人去温相处告假,既然他几个哥哥们不能出宫。这些日子,二郎也不必出去了。”

“这和二郎没什么关系,何必拘着孩子,”皇帝以为朱王妃是想要换一种劝解的方法。

哪知道朱王妃摇了摇头道:“皇上此言差矣。您是皇上,一举一动都有多少人看着呢,这边才下了旨,那边二郎就出了宫,总归不好。”

“毕竟这内中缘由,也不好明着说出去,外人便只会觉得是皇上您偏心。不免就要以最大的恶意去揣测,事实上,您是最慈心不过的了。”

朱王妃的话字字句句都说到了皇帝的心坎上,面对着朱王妃的善解人意,皇帝自然只能同意。

这一回,因着朱王妃的话,皇帝也再不是随便找个由头便罢,而是仔细的考虑一番,择了为长辈祈福的名头。

既然是祈福,自然不能出去乱跑,得好好呆在宫里,而时间长短,可以是短短三五天,也可以是一两个月,端看皇帝的意思。

皇帝看向朱王妃道:“梓童,朕向你保证,不会耽搁太久。”